陶瓷色料的顏色是怎麽樣的?
在陶瓷上使用的顏料的通稱。包括釉上、釉下以及釉料和坯體著色的顏料。在陶瓷生產過程中,這些顏料要經受不同溫度的煆燒,對用途不同的顏料的要求也不同。如釉下顏料要經高溫(1300℃以上)煆燒,要求較高的穩定性,但品種較少,最早使用的是青花、釉裏紅,近年來又制成了紅、黃、青、綠、黑、灰、褐等。釉上顏料只須經受600~800℃的溫度,因而品種繁多,色彩豐富。此外,作為釉上彩飾的還有液體顏料,如金水等,是用金屬與有機物化合成硫化香膏,再加有機溶劑制成。七十年代後又發展了高溫快燒顏料(釉中彩),彩燒溫度1100~1260℃,彩燒時間35~120分鐘,色調也較豐富。陶瓷釉用色料使用常識:瑪瑙紅色料系列:(sn-cr-ca-si)最高使用溫度1280℃。適宜石灰釉和錫乳濁釉中、在此釉中發色較深較鮮艷。mgo的含量超過2%時,色調變淺。適用於含少量硼的鉛鈣熔塊釉中。zno會使色調變黃褐色至無色。釉中al203含量應盡量少。適知用氧化焰燒成(忌用還原焰)在鉛釉和石灰釉中呈色較好。釉中應盡可能少用zno,zno使發色變黃褐色調 ;釉中mgo不可過量,否則燠面呈暗褐色。釉中不可有sno2,sno2使發色變紅使用時不宜研磨過細,否則發色會變淺。用於陶瓷、色釉、釉下彩、搪瓷、搪瓷貼花紙、建築琺瑯板、永久性色標和遠紅外材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