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壹下,劃船時用的像棍子的那個東西叫什麽名字呀?
叫做:“船槳”。
是壹種劃船工具。其上端為圓桿,利於手握,叫握桿;下端為板狀,名槳板,用以撥水,利用了物理學上的牛頓第三定律,通過水波的反作用力,使船前進。
船槳是利用費力杠桿原理模擬魚的胸鰭和腹鰭,起到可以像魚鰭壹樣,壹下壹下地前後劃動,使船體徐徐前進的作用。
擴展資料:
我國是“舟”的故鄉,也是槳的故鄉。在1萬多年以前的河姆渡文化的新石器時代,與獨木舟同時出現,槳也應運而生,並且迅速成型。當時的槳與今天的槳差別很大:握桿比較短,槳板又窄又長。
經專家考證是因為當時人們的劃槳方式與今天相比有很大差別,那時的人們是壹手握著握桿,壹手把著槳板來劃船的。不過,那時的槳已經做得很規整,很美觀,而且還帶有漂亮的雕花圖案。相比之下,中東地區、西歐地區和美洲大陸的先民的槳,做工就比較粗糙了。
到了春秋戰國、秦漢兩朝,隨著海軍的雛形“舟師”的發展,以及皇帝們為尋長生不老藥而多次發動的“東渡”活動,促進了槳的發展。槳逐漸趨於大型化,握桿變長,槳板縮短變薄,用起來更加方便更加有力,加快了水上航行的速度。
晉朝以後,槳在外型上已經基本定型,只是體積和表面積仍舊在不斷加大,用槳的規模也逐漸變大,由原來的壹舟二槳,發展為“壹舟(此時的舟體積已經比較龐大了)槳疊層”,就是用上下兩排槳。因為手工劃槳已經非常不便,所以當時的船上已經出現了精密的簡介控制槳劃動的機器。
百度百科—船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