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國際漫評 - 什麽是電磁測量技術及儀器

什麽是電磁測量技術及儀器

目前地面上的電磁波測距壹般都采用相位測距法。電磁波測距儀根據載波為光波或微波而有光電測距儀和微波測距儀之分。前者又因光源和電子部件的改進,發展成為激光測距儀和紅外測距儀。 早期的光電測距儀采用電子管線路, 以白熾燈或高壓水銀燈作為光源,體型大,測程較短,而且只能在夜間觀測。60年代末出現了以氦氖激光器作光源、采用晶體管線路的激光測距儀,主機重量約20公斤,測程可達60公裏,而且日夜都可以觀測,測距精度約為±(5毫米+1×10D)。70年代出現了通過雙載波測距、自動改正大氣折射影響的激光測距儀,測距精度又有了進壹步的提高。1979年更出現了三波長測距儀,使測距精度達到了千萬分之壹。在發展激光測距儀的同時,60年代中期出現了以砷化鎵管作為光源的紅外測距儀。它的優點是體型小,發光效率高;更由於微型計算機和大規模集成電路的應用,再與電子經緯儀結合,於是形成了具備測距、測角、記錄、計算等多功能的測量系統,有人稱之為電子全站儀或電子速測儀。目前這種儀器的型號很多,測程壹般可達5公裏,有的更長,測距精度為±(5毫米+3×10D),廣泛用於城市測量、工程測量和地形測量。 原理是將測距頻率調制在載波上,由主臺發射出去,經副臺接收和轉送回來之後,測量調制波的相位。確定測線上整周期數 n和相位差 嗘/2π 的原理與光電測距相同。早期的微波測距儀為了測定相位差,使發射的調制波在陰極射線管上產生壹個圓形掃跡;返回信號則變換成為脈沖,它使圓形掃跡產生壹個缺口,其位置表示發射信號與返回信號的相位差。以後改用移相平衡原理測定相位差。從1956年到70年代中期,微波測距儀有了重大改進。它經歷了電子管、晶體管和集成電路3個階段,重量減輕,體積縮小,耗電量下降,並提高載波頻率以縮小波束角,提高調制頻率使測距讀數更為精確。此外,它還有全天候和測程遠(可達到100公裏)的優點,因此是壹種很方便的測距儀器。但因它的波束角比光電測距儀的大,多路徑效應嚴重,地表和地物的反射波使接收波的組成極為復雜,而又無法區分,給觀測結果帶來誤差。此外,大氣濕度對微波測距的影響相當大,而在野外濕度又難於測定。因此,微波測距的精度低於光電測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