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劇評|電視劇《超越》:競技超越 精神傳承
壹片野冰上,幾個半大孩子對教練吳慶紅許諾的隨身聽獎品半信半疑,開始了滑冰比賽……
電視劇《超越》開篇幾分鐘內就把上個世紀80年代末的氛圍真實可信地營造了出來。
1989年16歲的鄭凱新 與 2014年16歲的陳冕 在兩個敘事時空裏遙相呼應。
兩個時空中的短道速滑運動員、教練員的故事由此從容對照、依次交替展開。
點亮人生·信念接力
作為主題性創作,《超越》的立意深遠——闡發冬奧精神、展現運動健兒的家國情懷是題中必有之意。
同時,在時代之變中弘揚 體育 精神的代際傳承與每壹代人對信念的堅守與接力,使作品成為壹部有著深厚精神情懷觀照、走入人心的優秀作品。
鮮活飽滿的運動員、教練員群像是《超越》的重要收獲。
鄭凱新 最初很驕狂、歪門邪道的發財誘惑讓他成了個“街溜子”。
體能、技能的天賦讓他超越普通運動員成為壹名優秀的運動員。
贏得冠軍的道路並不很長,但他的覺知與蛻變卻是漫長艱難的。
有氣度有情懷的 教練吳慶紅 對他的影響深遠而深刻。
吳教練用正氣與榮譽感把壹個少年的心燈點亮。
同時,吳教練又以自己的從容淡泊、能屈能伸進壹步感染著中年的凱新。
讓中年凱新理解師傅那種源自生命的熱愛與信念的熱度,為更多的孩子照亮人生的信念之路。
作品將“強國路、冬奧情、中國夢”的宏大主旨巧妙地融入個體精神成長的故事之中。
樸實深情地講述了壹個生命點燃另壹個生命、開啟人生航船的故事。
而這,也是壹代代教練員、運動員接力信仰、恪守理想的動人傳承。
生動詮釋競技超越精神
《超越》的精神意蘊是豐厚雋永的,與個體成長始終伴隨的還有競技運動的超越精神。
該劇對超越精神的詮釋猶如多棱鏡般生動多維、繁復深刻。
如在過去時空中的 陳敬業 ,他是隊長、大哥,但淘汰賽、選拔賽從來都是激烈的對抗與競爭。
他認為,“賽場上沒有朋友,只有對手”。
然而,集體榮譽感又讓他在關鍵時刻認同了教練的囑托:
“我讓妳不是為了妳,而是為了我們的隊伍,我們的國家。”
主人公 陳冕 的 體育 生涯則是對不斷超越自我、向著更高目標邁進的最好詮釋。
她的拼搏有力地詮釋了競技 體育 的超越精神:
不僅要超越天賦、技能、體能的局限,還要戰勝心理脆弱與身體病痛。
如劇中所表現的,陳冕雖然有壹位運動員出身的父親,但絕非天賦異稟的 體育 童星,從小她就被父親認定天賦不夠而遭放棄。
此後,她憑著壹股子熱愛與韌勁,壹路拼殺,克服重重阻礙、超越短板,做各類針對性訓練提高體能與耐力……
直至角逐世界大賽。
兩個時代、壹個個普通運動員、創作者的平視視角……
這壹切都讓作品超越了宏大既定主題可能落入的幹澀說教,呈現出潤澤動人的藝術光彩。
雙時空遙相呼應
紀實虛構相輔相成
《超越》采用雙時空敘事,在結構上大膽創新。
同時形式又恰到好處地服務於作品精神 情感 的表達,形式與內容渾融和諧。
雙時空敘事不僅拓寬了表現視角和時代景深,加強了 社會 變遷的今昔比照。
兩個時空的故事雖然來回穿插,但不同時空的情節脈絡、起承轉合又是清晰自然的。
這壹藝術效果得益於導演註意把握過去時空與現在時空的情節聯系與人物的情緒潛流,
使之或自然延展或兩相對比或參差映照,
形成作品時隱時現的抒情色彩與哲思韻味,
有力提升了作品的美學層級。
《超越》的精彩設置還表現在主創團隊在每集故事的結尾都增加了壹段對現實生活中運動員、前運動員、教練員們的訪談。
並且每段訪談都突出相關主題。
如劇中表現運動員退役,結尾的訪談話題即以“退役”為核心。
由此和該集正劇故事形成補充或對照關系。
紀實訪談中運動員們的真情講述,如因為“看不到練下去的希望”的無奈止步,離開教練員、隊友們的傷感和遺憾,真切自然,也進壹步強化、印證了劇集的表現內容。
當然,《超越》中人物塑造也有不盡完美之處。
過去時空中的雙生——陳敬業和鄭凱新的兄弟情、芥蒂、心結、成為教練員後不同的訓練理念都表現得十分生動。
相比之下,現實時空中向北這個人物原本很關鍵,陳冕和她之間長久的競爭關系賦予了人物之間很強的戲劇張力。
但作品對這個人物的挖掘卻比較弱,襯托陳冕的意味較強,反不如羅竹君、侯姐、朵朵等人物有特色。
但瑕不掩瑜,《超越》對冬奧精神的詮釋、對運動員、教練員形象的塑造是十分成功、雋永動人的。
評論員:戴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