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國際漫評 - 音樂劇 巴黎聖母院 介紹

音樂劇 巴黎聖母院 介紹

巴黎聖母院》的誕生:

音樂劇《巴黎聖母院》又稱《鐘樓怪人》,前幾年迪斯尼就拍攝了《鐘樓怪人》的動畫電影,產生了不小影響,至今還讓許多人(尤其是小孩子)回味。而法國和英國拍攝的電影《巴黎聖母院》也早已引進中國並配音,記得十幾年前常在電視上看到。

音樂劇《巴黎聖母院》的走紅要比小說和電影晚得多了。1993年,法裔加拿大劇作家呂克.普拉蒙東(Luc.Plamondon)開始著手創作音樂劇《巴黎聖母院》。普拉蒙東屬於大器晚成的詞作家,他從50年代就開始從事歌詞和劇本的創作,但直到70年代末才真正出名。現在他已經被認為是最優秀的法語詞作家。

在93年,法國詞曲作者阿蘭.鮑伯利(Alain Boublil)和克勞德.米歇爾.勛伯格(Claude-Michel Schonberg)已經創作了《悲慘世界》和《西貢小姐》, 這兩部劇目均獲得了輝煌的成功,讓世人看到了法國人創作音樂劇的實力。這壹狀況多少對普拉蒙東有相當的促動。他看中了雨果的另壹部長篇小說《巴黎聖母院》,並被小說的魅力深深折服, 將這樣壹部已經銘刻在世界人民心中的巨作搬上音樂劇舞臺,壹定是壹個很好的選擇。 普拉蒙東找到了當時已經聞名歐美的法裔音樂才子理查德.科奇安特(Richard Cocciante), 兩人壹拍即合,在1994至1996這三年裏,普拉蒙東為《巴黎聖母院》寫下了600頁的筆記和30多首歌曲的歌詞。在96年底,他們倆合作完成了擁有50段音樂,40余首歌曲,時間長3個小時的大型音樂劇《巴黎聖母院》。

同《悲慘世界》壹樣,《巴黎聖母院》也改編自法國大文豪雨果的小說,事實證明,雨果的小說也確實具有改編為音樂劇的質素,至今已經有《悲慘世界》《巴黎聖母院》和《克倫威爾》三部雨果的小說被改編成了音樂劇,而且都獲得了不小的成功。

1997年普拉蒙東聘請了加拿大導演吉列爾斯.米舒(Gilles.Msheu)擔任導演,由法國著名的“Charles Talar” 演藝公司投資制作音樂劇《巴黎聖母院》, “Charles Talar”演藝公司是法國最著名的演出制作公司,曾造就了壹大批世界級的演藝明星。同年,《巴黎聖母院》劇團有限公司成立了,開始了正規化的制作。

《巴黎聖母院》的劇團成員***有24位群體演員、7位主角演員、30位舞美、15位技術人員及若幹行政人員。劇團經過壹年的籌備,1998年9月16日在巴黎隆重上演,引起了強烈的藝術震撼,在98年剩下的三個月時間裏,《巴黎聖母院》連演了126場,50萬張門票全部售完。在短短不到壹年的時間,就售出兩百萬張門票,成為法國有史以來最成功的音樂劇,打破了過去由《悲慘世界》保持的記錄。

在接下來的幾年裏,《巴黎聖母院》開始了世界巡回公演,創下了直接劇場觀眾400多萬人的佳績,巡演的國家有:比利時的布魯塞爾、加拿大的蒙特利爾、瑞士的日內瓦、英國的倫敦、意大利的米蘭、俄羅斯的莫斯科、荷蘭的阿姆斯特丹、黎巴嫩的裏本等。巡演十分成功,好評如潮,CD更是賣的脫銷。至今,《巴黎聖母院》***售出唱片近700萬張、錄象帶100余萬張、DVD近20萬張,劇中的單曲“美人(Belle)”更是獲得許多著名世界音樂獎項,被眾多歌手翻唱。

音樂劇《巴黎聖母院》還獲得了法國“最佳演出年度獎”、“最佳曲目年度獎”、“最佳世紀歌曲觀眾獎”。在加拿大魁北克獲得了“最佳唱片獎”、“最佳年度演出獎”、“最佳聖堂歌曲獎”、“最佳導演年度獎”。在摩納哥獲得了“世界音樂法語唱片最佳銷售獎”。

在2000年元月,英文版的《巴黎聖母院》誕生了,這意味著《巴黎聖母院》真正登上了世界的音樂劇舞臺,2000年5月,劇團正式從法國巴黎移到了倫敦西區,以期獲得更大的成功。

小說與劇情:

《巴黎聖母院》是雨果的第壹部大型浪漫主義小說。小說講述了15世紀法國壹個跌宕起伏的故事,揭露了宗教的虛偽,宣告禁欲主義的破產,同時描寫了下層勞動人民的善良和無奈,是表現雨果人道主義思想的力作。

音樂劇《巴黎聖母院》的劇情和小說劇情基本壹致,在人物上也沒有很大的更改。相對而言比較大的人物調整是劇中角色葛林果,他除了扮演小說中的遊吟詩人和吉普賽女郎艾米斯拉達有名無實的丈夫之外,還擔任了故事情節的敘述者,起到了講述劇情和過渡段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