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要讀文學作品?
《巨流河》就是這樣壹本思想性和文學性都比較好。作者為臺灣女作家齊邦媛,如作者在序裏書的那樣:這本書寫的是壹個並未遠去的時代,關於兩代人從巨流河到啞口海的故事。 ?
這是壹本個人回憶錄,也是壹部民族史。全書***十壹章,分為兩大部分。壹到五章是前半部分,從父親齊世英跟隨郭松齡兵諫張作霖,戰敗巨流河,全家從此被迫流亡開始,著重講述了生在戰爭年代的齊邦媛整個童年到青年時期的成長經歷;六到十壹章則講述了作者大學畢業後離開大陸到臺灣之後的生活。 ?
老實說,我是側重於看前半部分文字的,前五章裏有母親的歌聲;有壹身正氣的父親給她的言傳身教(這些後都流淌進她的血液);於齊邦媛來說,大學課堂裏有《夜鶯頌》、《雲雀之歌》、《花環》;有戰時大學校園“弦歌不輟”的堅持和求知精神;還有老師朱光潛對她的影響,老師那段“枯葉雨聲”的小故事想起來真是絕妙,意境深幽,只有真正領悟美的意蘊的人才會做那樣的事吧;還有哥哥壹樣的張大飛。戰爭片裏的愛情就像狂風暴雨中的花朵,常被摧殘得七零八落。壹九四三年三月的某壹天,張大飛說“邦媛,妳怎麽壹年就長這麽大,這麽好看了呢”,這是最動聽的表白,卻也是最後的告別。用他自己的話說,壹個只會升空作戰,全神貫註天上地下的生死存亡,壹個每日在詩書之間徜徉,向著光明之路走去,以他的必死之身,怎能對她說“我愛妳”呢?所以,他的離開,才是最深最真的愛。壹年之後,張大飛殉國, 死亡保全了浪漫,給生者留下永久而單純的懷念!後半部分齊邦媛與“臺灣鐵路電氣化之父”羅裕昌結婚後的章節稍顯平淡,婚後兩個人除了照顧孩子和上了年紀的父母,懷著對事業十二分的熱忱,對國家命運的無比擔憂,和對這個國家深深的期望,勤勤懇懇,兢兢業業,用那個年代的知識分子特有的責任感和堅守盡個人力量建設國家,全身心去做好自己的工作。以至於丈夫羅裕昌積勞成疾,晚年後身體遭受了很多痛苦。這裏還有個小細節,沈復的《幼時趣事》被選進臺灣小學的教科書就是作者的功勞。 ?
可以說父親對作者齊邦媛的影響是巨大的,他不允許子女跟他享受坐車的特權,他告誡女兒不可參與政治,給女兒的學費中預留了回請男同學吃飯的費用,教導她自強自尊自立,幫助她成為壹個正直善良不貪便宜的人,這些實際都是對女兒的壹種愛和保護;張大飛愛她又離開她做回了哥哥也是用自己唯壹能做到的方式保護了她;而丈夫羅裕昌和她的結合表面看來無壹點浪漫色彩,卻恰恰是感性和理性的最佳融合,這樣的結合是最穩固也最長情的。只是有壹點成為她心裏永遠的痛,那就是東北家鄉的巨流河。在後來壹個訪談節目裏她說過,“離開故鄉之後流浪了壹生,再也回不去了”,彼時她已八十多歲,擡起眼睛,用手絹拭淚。 ?
到這裏,戰爭這個猙獰又殘酷的罪魁就橫亙在我們眼前了,由不得人們痛恨和詛咒它。原來,包括張大飛,張大飛的父親,那些在戰爭中流離失所的人,戰死的所有年輕或年老的生命,那些無辜丟掉性命的老百姓,都是那場戰爭的殉葬品。在《巨流河》第二章,作者說“數十年間,每看到那些平易近人的小山,總記得他在山風裏由隘口回頭看我”,這個出現在隘口的身影溫暖了她的壹生。不管是蓋氏小兄弟疑惑“爸爸的頭為什麽掛在城門樓上”;還是19歲的張大非用壹個男孩子的自尊強忍住號啕,說起時任沈陽警察局長的父親,因私下放走不少地下抗日同誌,而被日本人澆上油漆燒死的故事;還是郭松齡之妻臨死前說“夫為國死,吾為夫死,吾夫婦可以無憾矣”,這些人,哪壹個不是憂心國家命運,為了國不破家不亡而做的犧牲?看到身歷者記述這些苦難,再提那段沈重的歷史,生活在和平年代的讀者怎能不感慨萬分,唏噓不已!從戰爭中成長起來的知識分子用她們壹生的經歷告訴我們他們是如何做人如何做事的,作者用理性客觀的態度,用涓涓細流壹樣的文筆耗時四年,戴著老花鏡查看翻閱各種史料文獻記載,把她的家世和那段歷史記錄下來,以示後人“歷史,不可忘記”! ?
作者在序言裏說:回應時代暴虐和歷史無常最好的辦法,就是以文學書寫超越政治成敗的人和事。那麽作為讀者,用客觀理性的心態去審視這段巨流河的歷史,無疑也是壹種睿智和豁達。 ?
最後,很為齊邦媛感到幸運,她當年若沒有離開大陸,或許會是另外的命運(參考許燕吉《我是落花生的女兒》)。這是壹段歷史的正反面。 ?
讀書要讀好書,且讀且思且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