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國際漫評 - 2017系“全面二孩”第二年,出生人口為何減少了?

2017系“全面二孩”第二年,出生人口為何減少了?

生育意願低迷的重要原因是撫養孩子的成本太高,而且許多職業女性擔心生育二孩會導致職位變動或影響職務升遷,加劇原本就存在的隱性就業歧視。

據新京報報道,1月18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出生人口為1723萬人,比上年減少63萬人。

對於這壹數據,筆者並不感到奇怪。壹般來說,生育政策實施第壹年的效果最顯著,第二年的效果次之,第三年就更是等而下之了。

2016年是全面二孩政策實施的第壹年,出生人口達到1786萬人,比上壹年增加131萬人,是我國自2000年以來新出生人口最多的壹年。原因是,許多非獨夫婦過去雖然想生二孩,但政策不允許,因此這些夫婦以前被壓抑的二孩生育意願都集中在政策放開的初期釋放出來。

2017年出生人口減少,預示著二孩生育高峰已經過去。未來幾年,我國的出生人口將持續減少。有如下幾個原因:

壹是二孩生育堆積效應在政策放開的頭兩年已經大部分釋放出來。

二是年輕人口持續減少。社科院人口學者王廣州根據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所做的測算表明,中國18到44歲青年人口2017年為5.48億,2022年將降低到5.18億,五年間減少三千多萬人。

三是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無論是中國還是世界上其他國家,都存在壹種普遍情況:農村生育率較高,城市生育率較低。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生育率將持續走低。

四是社會養老保障體系的健全。“養兒防老”這個以前農村居民多生孩子的經濟動因正在逐步減弱並消失。

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後,許多專家紛紛預測2017年將是生育高峰,但2017年出生人口數據表明,許多專家高估了育齡夫婦生育二孩的意願。生育意願低迷的重要原因是撫養孩子的成本太高,而且許多職業女性擔心生育二孩會導致職位變動或影響職務升遷,加劇原本就存在的隱性就業歧視。

2017年我國不但出生人口減少了,而且勞動年齡人口也減少了。2016年我國16-59歲勞動年齡人口有90747萬人,而2017年這個年齡段的人口只有90199萬人,減少了548萬人。這是自2012年以來我國勞動年齡人口連續六年下降。

在出生人口和勞動年齡人口下降的同時,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進壹步提高了。2016年我國60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例為16.7%,而2017年這壹比例提高到17.3%。要解決老齡化帶來的問題,既需要健全社會養老保障體系和大力發展養老產業,當然也需要適當提高生育率。

何亞福(人口學者)

國家統計局:2017年全國出生人口下降63萬

國家統計局1月18日公布數字顯示,2017全年出生人口1723萬人,比上壹年減少了63萬,人口出生率比上壹年下降了0.52,達到12.43。按此看,全面二孩政策仍不能遏制住生育人口數量的下滑趨勢。

根據國家統計局1月18日公布的數字,2017全年出生人口1723萬人,比上壹年減少了63萬,人口出生率為12.43,比上壹年下降了0.52。受此影響,2017年人口自然增長率為5.32,比上壹年下降了0.54。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從2016年開始,全國實施全面二孩政策,2016年的全國出生人口為1786萬人,比2015年增加了131萬,生育率為12.95,比上壹年提高了0.88,但是到了2017年,全國生育率和出生人口再次下降。

此前不少專家認為,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後,在2016和2017年新增出生人口會大量增加,2017年會形成峰值。該情況並未出現。

如果2018年生育率和出生人口維持17年的下降速度,則2018年生育人口會回到全面二孩生育前的2015年水平。

1月18日公布的統計數據也顯示,2018年全國勞動年齡人口(16至59周歲)的勞動年齡人口為90199萬人,比上壹年下降了548萬。此前2011年勞動年齡人口為94072萬,到2017年的90199萬人,7年時間勞動年齡人口減少了約4000萬。勞動年齡人口下降快,加上人口生育率難以上升,可能使得未來中國勞動力成本繼續上升,同時人口政策面臨新的調整可能。生育率低迷,以及勞動年齡人口快速下降,導致勞動力市場出現了用人緊張的情況。就業形勢不再是總量就業難的問題,而是結構性問題。

為什麽生育率低?此前衛計委調查發現,由於經濟負擔、太費精神和無人看護而不願生育第二個子女的分別占到74.5%、61.1%和60.5%。(來源:新京報、21世紀經濟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