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本”語文教材壹年級上冊課文編寫特點及教學建議
1
減少課文數量,加強課外閱讀
“部編本”語文教材壹年級上冊課文編寫的壹個明顯的變化,就是課文的數量減少了。原人教版語文教材壹年級上冊課文***有20篇,現“部編本”語文教材壹年級上冊課文只有14篇,但是在每個單元的“語文園地”中增加了“和大人壹起讀”欄目,在第壹單元中增加了“快樂讀書吧”欄目,閱讀教學的內容變得更加豐富而有效。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 1年版)》(以下簡稱《課程標準》)在“學段目標與內容”中給出了第壹、二、三學段課外閱讀總量分別不少於5萬字、40萬字、100萬字的具體要求,在“教學建議”中又提出了“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的實施意見。語文學習三分得益於課內,七分得益於課外。要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僅靠讀壹本語文教材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要大力開展課外閱讀。“部編本”語文教材減少課文數量、增加“和大人壹起讀”和“快樂讀書吧”欄目,目的就是要把課外閱讀納入語文教材,增強教師、學生、家長開展課外閱讀的意識,把課外閱讀落到實處,努力建構壹個由教讀、自讀、課外閱讀三位壹體的大語文課程體系,並通過師生***讀、親子閱讀等活?展動推進全民閱讀,建設書香社會。組織好“和大人壹起讀”“快樂讀書吧”等新欄目的教學,避免課外閱讀流於形式,這在“部編本”語文教材使用中顯得尤為重要。
“和大人壹起讀”在壹年級上冊教材中***安排了八次,編排在每個單元的“語文園地”之中。如何開展“和大人壹起讀”活動?首先,要落實“和大人壹起讀”中“讀”的內容,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小兔子乖乖》《剪窗花》等兒歌、童謠、兒童詩、兒童故事,還可以在此基礎上,根據學生學情,采用“1+X”的方式,用壹篇帶多篇,適當拓展課外閱讀材料。其次,要明確“和大人壹起讀”中“大人”的概念,可以是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老師、鄰居的大哥哥大姐姐等,泛指壹切可以指導學生閱讀的人。再次,要把握“和大人壹起讀”中“壹起讀”的方式,可以是學生讀給大人聽,也可以是大人讀給學生聽,還可以是大人和學生***同讀。建議教師在課堂上和學生壹起讀教材中的內容,教給學生朗讀、誦讀、對讀、表演讀等各種“壹起讀”的?的方法,鼓勵學生在課外用教師教的方法“和大人壹起讀”。當然,“和大人壹起讀”欄目也可以和課文教學進行整合。如教學課文《秋天》之後,可以指導學生閱讀本單元“和大人壹起讀”中的閱讀材料《小松鼠找花生》,體現課內課外閱讀的有機結合。
“快樂讀書吧”編排在壹年級上冊第壹單元,目的是通過此欄目學習,拉開本學期課外閱讀的序幕。壹年級上冊“快樂讀書吧”中,呈現了“和爸爸媽媽壹起讀故事書”“和同學們壹起講故事”“周末在書店裏看圖畫書”“學了拼音可以讀更多的書”四幅插圖,很好地體現了“讀書真快樂”的閱讀主題。建議教師教學時,可以指導學生仔細觀察教材中的四幅圖,交流課外讀過的書,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並和學生壹起討論本學期的讀書計劃:讀書的內容,可以是故事書,可以是圖畫書,也可以是課文拓展類的書,如學習課文《青蛙寫詩》後引導學生讀作者張秋生寫的童書;圖書的來源,可以是學校圖書室裏的書,也可以動員學生買壹本書來進行圖書漂流活動;讀書的時間,可以每個月開展壹次班級讀書會,也可以和教材中的“和大人壹起讀”欄目進行適當整合;讀書的成果,可以通過講故事、朗讀等比賽活動方式進行展示,也可以通過“讀書存折”等檔案記錄方式進行呈現。總之,“快樂讀書吧”壹定要讓學生真正讀起書來,把激發學生的讀書興趣放在首位。
2
更新課文內容,關註兒童生活
翻閱“部編本”語文教材壹年級上冊的課文目錄,就會發現課文的內容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壹年級上冊14篇課文中,保留了原人教版語文教材壹年級上冊的《小小的船》《四季》《影子》《比尾巴》《雨點兒》《雪地裏的小畫家》六篇課文,把原人教版語文教材壹年級下冊課文《烏鴉喝水》提前到現“部編本”的壹年級上冊,新增加了《秋天》《江南》《青蛙寫詩》《明天要遠足》《大還是小》《項鏈》《小蝸牛》七篇課文,新選課文占全冊課文的50%。
從新選課文的內容來看,“部編本”語文教材很好地體現了《課程標準》在“教材編寫建議”中強調的“教材應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適應學生的認知水平,密切聯系學生的經驗世界和想象世界,有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新精神”的要求。比如,用漢樂府《江南》替代了原人教版語文教材中的古詩《靜夜思》。從教材試用的情況看,《江南》壹詩中簡潔明快的語言、回旋反復的音調、清新優美的意境,更受學生喜歡。特別是第七單元中的三篇課文都是新選課文,《明天要遠足》寫出了孩子們遠足前壹晚上睡不著覺的激動期待之情,《大還是小》寫出了壹個渴望長大的孩子的真實想法,《項鏈》寫出了孩子們在沙灘上嬉戲遊玩的快樂場景,它們的時代性、生活性非常強,既體現了教材選文“以生為本”的編寫思想,又體現了從課?原文閱讀向學生生活延伸的教學理念。
在教材使用和課堂教學時,建議教師把課文閱讀和學生生活有機結合起來。
首先,在讀課文學字詞中聯系學生生活。識字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部編本”壹年級上冊要求識字300個,其中課文中識字147個。在閱讀中識字、在識字中閱讀是低年級課文教學的重要策略。識字的方法有很多,結合生活識字是重要的識字方法。如教學《秋天》壹課中的生字“秋”時,我們可以讓學生聯系生活說說秋天的景色,結合高粱紅了、莊稼豐收等生活場景,更加形象而有意義地識記“秋”字。
其次,在課文內容理解中聯系學生生活。“部編本”語文教材很多課文後面的練習已經提示了閱讀理解和學生生活有機結合的要求,如《明天要遠足》的課後練習是“妳有過這樣的心情嗎?和同學說壹說”,《大還是小》的課後練習是“妳什麽時覺得自己很大?什麽時候覺得自己很小?”等。教師在教學時壹定要充分用好這些課後練習,在課文閱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進行交流,促進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3
改進課後練習,聚焦語文要素
與原人教版語文教材相比,現“部編本”語文教材壹年級上冊的課後練習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練習的要求變得更加明確,語文的實踐性、語用性更強。原人教版語文教材壹年級上冊課文後面的識字、寫字、朗讀三項基本練習,沒有具體的指導要求,現“部編本”語文教材壹年級上冊課文後面的練習,明確提出了具體的指導要求。如《秋天》壹課,識字中除了呈現要求認讀的“秋、氣、了、樹、葉”等10個生字外,還在生字上面提示了本課重點學習的偏旁——木字旁、口字旁、人字頭;寫字中除了呈現要求書的“了、子”等4個漢字外,還在“了”字的左邊提示了本課重點學習的筆畫——橫撇;朗讀中除了要求“朗讀課文”外,還提示了本課朗讀指導的重點——註意“壹”的不同讀音。
這次“部編本”語文教材的編寫是采用雙線組織單元結構的方式,壹條是“內容主題”線,但不像原人教版語文教材那樣每個單元都有壹個鮮明的人文主題,內容主題相對來說比較寬泛;另壹條是“語文要素”線,就是將“語文素養”的各種因素分成若幹個“點”(包括基本的語文知識、必需的語文能力、適當的學習策略和學習習慣,以及寫作、口語訓練),由淺入深,由易及難,分布在各單元的課文導語或課後練習之中,並有梯度地螺旋上升。這樣編寫教材的最大好處是體現了《課程標準》提出的“語文課程是壹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的學科性質,突顯語言文字的學習運用,便於壹線教師把握課文教學目標,提高閱讀教學的實效。
教師在解讀“部編本”語文教材中的課文時,要從“人文主題”的思維中走出來,抓住課文後面的練習認真研究課文教學中的“語文要素”。
首先,要把握好同壹篇課文在現“部編本”語文教材和原人教版語文教材中教學要求的區別。如《小小的船》壹課,原人教版語文教材中的課後練習的要求是“我會說:彎彎的月亮像____。藍藍的天空像_____”,現“部編本”語文教材中課後練習的要求是“讀壹讀,照樣子說壹說:船(小小的船)、月兒(彎彎的月兒)”,這樣的練習設計更加符合《課程標準》第壹學段閱讀教學“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的目標。再如《比尾巴》壹課,原人教版語文教材中課後練習的要求是“妳喜歡哪個季節?為什麽?把妳喜歡的季節畫壹畫”,現“部編本”語文教材中課後練習的要求是“妳喜歡哪個季節?仿照課文說壹樣說”,這樣的練習設計更好地體現了《課程標準》提出的“語文課程致力於培養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要求。
其次,要把握好同壹目標在不同課文中呈現出的循序漸進的教學要求。如朗讀課文,這是低年級閱讀教學的重要目標,在原人教版語文教材的課後練習中都是千篇壹律的“朗讀課文”四個字,看不出教學層次的變化。現“部編本”語文教材壹年級上冊將“朗讀課文”這個要求細化成三個教學層次:第1課《秋天》的課後練習要求是“朗讀課文,註意‘壹’的不同讀音”,第5課《影子》的課後練習要求是“朗讀課文,讀準字音”,第8課《雨點兒》的課後練習要求是“讀下面的句子,註意讀好停頓”“分角色朗讀課文”。這些要求很好地體現了從“讀準字音”到“讀好停頓”再到“角色朗讀”的教學梯度。
再次,要在課文教學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基本的閱讀能力。“部編本”語文教材壹年級上冊的課後練習,非常重視學生在課文閱讀中提取信息能力的培養。如《青蛙寫詩》的課後練習“說壹說青蛙寫詩的時候誰來幫忙了”,《項鏈》的課後練習“說壹說,大海的項鏈是什麽”,《雪地裏的小畫家》的課後練習“雪地裏來了哪些小畫家?他們畫了什麽”,《烏鴉喝水》的課後練習“說壹說烏鴉是用什麽方法喝著水的”,從提取單個信息到提取多個信息,?從提取明顯的信息到提取隱含的信息,從直接提取信息解釋到靈活選擇信息解釋,要求逐步提高。教師在課文教學中,要充分利用這些課後練習,培養學生帶著問題讀課文、根據問題在文中圈畫關鍵詞句等習慣,培養學生提取信息、簡單推論的分析能力,為後續發展學生在閱讀中整體感知、形成解釋、作出評價、解決問題等能力打好紮實的基礎。
4
美化課文插圖,提升教育價值
“部編本”語文教材與原人教版語文教材相比,從原來的小開本變成了大開本,大課本、大漢字、大插圖,顯得特別大氣優雅。“部編本”語文教材中的課文插圖也有了很大的變化,如《江南》等很多課文的插圖,用的都是中國傳統水墨畫的風格,飽含中國傳統文化的元素,讓入耳目壹新。
《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師應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插圖是小學語文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教科書編者根據課文內容精心安排並繪制的,對幫助學生學習字詞理解課文、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審美情趣等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極其重要的課程資源。這次“部編本”語文教材中的插圖,不僅增加了中國傳統文化元素,還增添了兒童的情趣,如《小小的船》和《四季》的課文插圖中隱藏著帶有笑臉的星星、荷葉等細節,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特別是第14課《小蝸牛》沒有全文註音,和第1至13課不壹樣,課文中只有個別難讀的字註音。為了幫助學生閱讀,這篇課文采用了連環畫式的插圖繪制方式,積極引導學生通過圖文對照的方式進行猜字讀文,鼓勵學生自主閱讀。
因此,在使用“部編本”語文教材時,教師壹定要充分發掘課文插圖的教育價值。
首先,要善於運用課文插圖指導學生識字閱讀。如教學《小蝸牛》壹課,根據本課是連環畫插圖的特點,可以先讓學生圖文對照讀課文,打亂課文中四幅插圖的順序,讓學生重新排列,整體把握課文的內容,明白課文主要寫的是小樹林裏春夏秋冬的四季景色;接著讓學生圖文對照學課文,在欣賞每壹個季節的美景時,在圖畫的幫助下猜讀不會認的字,如“蝸牛”的“蝸”、“發芽”的“芽”,“草莓”的“莓”等生字;最後圖文對照用課文,借助圖,運用課文中學到的詞句,介紹自己最喜歡的壹個季節的景色。
其次,要善於運用課文插圖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審美情趣。如教學《明天要遠足》壹課,除了課文中說到的“那地方的海,真的像老師說的,那麽多顏色嗎”和“那地方的雲,真的像同學說的,那麽潔白柔軟嗎”之外,借助課文第2幅插圖(高大的椰樹、金黃的沙灘、漂亮的貝殼……),引導學生看圖觀察,展開想象,還有哪些美景也會讓妳睡不著?並進行說話練習:“那地方的?_____,真的像___說的,那麽____嗎?”使學生在看圖觀察、語言實踐、移情體驗的過程中,進壹步感受大自然的美麗景色、體會主人公激動期待的心情。
《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教科書編者、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部編本”語文教材有很多創新之處,只有認真研讀教材,明確教科書編者的編寫意圖,才能用好新教材,探索新教法,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從而推進語文課程的改革。
輔導找欖悅軒16卡名思教育張老師壹三二八六三壹二八零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