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國際漫評 - 鮑魚不是魚,為什麽叫鮑魚

鮑魚不是魚,為什麽叫鮑魚

鮑魚,同魚毫無關系,倒跟田螺之類沾親帶故。它是海洋中的單殼軟體動物,只有半面外殼,殼堅厚,扁而寬,形狀有些像人的耳朵,所以也叫它"海耳"。螺旋部只留有痕跡,占全殼的極小部分。殼的邊緣有9個孔,海水從這裏流進,排出,連鮑的呼吸、排泄和生育也得依靠它。所以它又叫"9孔螺"。殼表面粗糙,有黑褐色斑塊,內面呈現青、綠、紅、藍等色交相輝映的珍珠光澤。鮮鮑經過去殼、鹽漬壹段時間,然後煮熟,除去內臟,曬幹成幹品。它肉質鮮美,營養豐富。"鮑、參、翅、肚",都是珍貴的海味,而鮑魚列在海參、魚翅、魚肚之首。鮑殼是著名的中藥材--石決明,古書上又叫它千裏光,有名目的功效,因此得名。石決明還有清熱、平肝息風的功效,可治療頭昏眼花和發燒引起的手足痙攣、抽搐等癥。全世界約有90種鮑,它們的足跡遍及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我國渤海海灣產的叫皺紋盤鮑,個體較大;東南沿海產的叫雜色鮑,個體較小;西沙群島產的半紋鮑、羊鮑,是著名的食用鮑。由於天然產量很少,因此價格昂貴。現在,世界上產鮑的國家都在發展人工養殖,我國在20世紀70年代培育出雜色鮑苗,人工養殖獲得成功。

素稱“海味之冠”的鮑魚,自古以來就是海產“八珍”之壹。鮑魚名為魚,實則不是魚。它是屬於腹足綱、鮑科的單殼海生貝類。因其形如人耳,也稱“海耳”。遼寧大連沿海島嶼眾多,礁石林立,氣候溫和,餌料豐富,很適合鮑魚棲息和繁衍。這裏所產的鮑魚占全國產量的70%。

鮑魚的單壁殼質地堅硬,殼形右旋,表面呈深綠褐色。殼內側紫、綠、白等色交相輝映,珠光寶氣。殼的背側有壹排慣穿成孔的突起。軟體部分有壹個寬大扁平的肉足,軟體為扁橢圓形,黃白色,大者似茶碗,小的如銅錢。鮑魚就是靠著這粗大的足和平展的跖面吸附於巖石之上,爬行於礁棚和穴洞之中。鮑魚肉足的附著力相當驚人。壹個殼長15厘米的鮑魚,其足的吸著力高達200公斤。任憑狂風巨浪襲擊,都不能把它掀起。捕捉鮑魚時,只能乘其不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用鏟鏟下或將其掀翻,否則即使砸碎它的殼也休想把它取下來。

鮑魚喜歡生活在海水清澈、水流湍急、海藻叢生的巖礁海域,攝食海藻和浮遊生物為生。二十世紀八十年代 ,遼寧省鮑魚人工育苗成功,並在人工筏式養殖方面取得進展。

鮑魚是名貴的海珍品之壹,肉質細嫩,鮮而不膩;營養豐富,清而味濃,燒菜、調湯,妙味無窮。北京北海仿膳飯莊的名菜“蛤膜鮑魚”是譽滿中外的佳肴。鮑魚肉中含有鮮靈素I和鮑靈素Ⅱ,有較強的抑制癌細胞的作用。

鮑魚的殼,中藥稱石決明,因其有明目退翳之功效,古書又稱之為“千裏光”。石決明還有清熱平肝、滋陰潛陽的作用,可用於醫治頭暈眼花、高血壓及其他炎癥。鮑殼那色彩絢麗的珍珠層還能作為裝飾品和貝雕工藝的原料。

鹽腌的魚 [salted fish]

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孔子家語·六本》

(3)

又如:鮑舍(存放鮑魚的房舍);鮑室(存放鮑魚的房室);鮑肆(鮑魚之肆。賣鹽漬魚的商店。比喻小人聚居之所)

(4)

鮑魚,鰒魚的別名。即石決明 [abalone]。腹足綱軟體動物,海味珍品,貝殼入藥

(5)

腹足綱前鰓亞綱鮑科鮑屬海產貝類 [ear shell]

(6)

古代鞣制皮革的工人 [tanner]。如:鮑人(主管治皮革之官。又用以稱治皮革的工匠)

踏進風景如畫的硇洲古島的遊客,總想品嘗壹下鮑魚的美味,到硇洲吃不到鮑魚,就等於失去了壹半遊趣。

的確,作為硇洲特產之壹的鮑魚,對遊客有著巨大的誘惑力。鮑魚,其肉味美、爽滑,營養價值頗高,可謂名貴海珍。在南門海國,人們習慣把它稱之為鮑魚,其實它是壹種單貝殼動物,屬軟體動物腹足綱,鮑科,並不是魚。據有關資料記載,世界上有桃紅、黃、藍、綠、雜色、縐紋盤等壹百多種鮑,而我們所見到的硇洲鮑魚是雜色鮑,有人又稱之為“九孔螺”。因其貝殼有著美麗的彩紋及九個氣孔。它的特性喜歡水色明澈,海潮暢通,棲息於水深20米左右的巖縫礁洞。

硇洲鮑魚之所以馳名遠近,飲譽五洲,成為這裏的名貴特產,應歸功於自然偉力。在冰川紀元末,經過喜馬拉雅造山運動而使硇洲離開大陸板塊,沿海岸卻是巖洞疊起,礁叢遍布,浮藻繁茂,水清波恬,海水溫度適中,鹹度處於2波美,給鮑魚營造了壹個極其良好的生長環境。

可以說,硇洲沿海,是壹個龐大的天然鮑魚場,它分布的面積方圓五、六千畝。壹年中,夏、秋兩季為捕鮑期,但采捕旺季乃為5月和6月。硇洲人捕鮑很有經驗,他們掌握鮑的晝息夜遊、棲巖居礁的生活習性和活動規律,當他們駕舟捕鮑的時候,便全副武裝;頭戴防水鏡,手執長鐵鉤,躍入海裏,潛遊水底,循蹤礁叢,鉤采巖縫,辛勤付出,換來肥鮑筐筐。

由於鮑魚營養豐富,因而價格很高,每市斤高達400元。盡管如此昂貴,人們還是相爭購買。它不但受國內人們的青睞,還遠銷港、澳地區及東南亞各國。在古代,它是歷代封建王朝的貢品。在當代,它是國宴不可少的珍品。目前,為了增加經濟效益,發展養鮑業,硇洲島群眾除了天然養殖鮑魚外,還進行人工養殖,擴大鮑魚養殖面積。真是“滿海肥鮑唱豐收,遊客駕舟踏浪來”。今後,養鮑業的發展將會使硇洲更添姿增彩,使遊客更著迷神往。

鮑魚補而不燥,養肝明目。歐洲人早在年前,已把鮑魚當作壹種活鮮食用,譽作“餐桌上的軟黃金”;中國在清朝時期,宮廷中就有所謂“全鮑宴”。據資料介紹,當時沿海各地大官朝聖時,大都進貢幹鮑魚為禮物,壹品官吏進貢壹頭鮑,七品官吏進貢七頭鮑,以此類推,鮑魚與官吏品位的高低掛鉤,可見其這味享有“海味之冠”的價值。

中醫稱鮑魚功效可平肝潛陽,解熱明目,止渴通淋;主治肝熱上逆,頭暈目眩,骨蒸勞熱,青肓內障,高血壓眼底出血等癥。

鮑魚以加工形態有“幹鮑魚”和“鮮鮑魚”之分;“幹鮑魚”又分“淡幹鮑”和“鹹幹鮑”兩種;品嘗“幹鮑魚”以“淡幹鮑”為好,是要求它品質優良,個頭厚大,肉質的豐腴與汁液的甘美清香;而品嘗“鮮鮑魚”則講求鮑魚的新鮮和美味的肉質,以每年的5月份最肥美,而在10、11月份肉較瘦。

“幹鮑魚”烹制壹般需時較長,要用精制的頂湯反復煨味,使“幹鮑魚”能夠充分吸收其它物料的味道,故香味濃郁,肉質甘腴;原只“幹鮑魚”的極品更講求個大、肉豐和“糖心”。

“鮮鮑魚”的烹制則不同,它十分講究火候的把握,火候不夠則味腥,過火則肉質變韌發硬;所以,鮑魚非常註重調味的得法,濃淡的適宜,否則鮑魚本身的鮮味是出不來的。

鮑魚的等級按“頭”數計,每司馬斤(俗稱港秤,約合655克)有“2頭”“3頭、“5頭”“10頭”“20頭”不等,“頭”數越少價錢越貴;即所謂“有錢難買兩頭鮑”。目前以網鮑頭數最少,吉品鮑排第二,禾麻體積最小,頭數也最多;而頭的禾麻及吉品已成為目前罕見品種,已猶如古董珍品壹樣。

“幹鮑魚”因產地和加工的不同,具體又被稱為“網鮑”“窩麻鮑”“吉品鮑”,以及鮮為人知的中國歷代朝遷貢品“硇洲鮑”等。“網鮑”特點是形狀橢圓、邊細、枕底起珠,色澤褐黃,質地肥潤,軟滑味濃;“窩麻鮑”的特點是形似艇狀,色澤灰黑,質軟,邊有針孔。而“吉品鮑”則形狀呈元寶狀、質硬、枕身高企,色澤如幹柿色,形體較“網鮑”小。至於“硇洲鮑”,以味道鮮美、肉質嫩滑、營養豐富而著稱。

鮑魚的品種較多,全世界約有多品種,又稱 “大鮑”“九孔螺”,古時叫“鰒”或“鰒魚”等,其拉丁文名可譯為“海耳”,英文名可譯為“耳貝”。產地大多集中在澳大利亞、日本、墨西哥、加拿大、朝鮮、南非、新西蘭、韓國和中國的大連、臺灣、福建、汕尾、湛江等國家和地區的附近海域;更有“土生鮑”和“養殖鮑”之分。當然“土生鮑”的肉質和味道都較 “養殖鮑”鮮美得多。

鮑魚在鮮活時,外表有壹層黝黑的膠質,用手撫摸十分柔軟。原來,鮑魚在水中爬行時,狀近滑行,其實它是利用觸角與腹部的收縮而產生推力,外表的膠質是減少磨擦以便順利滑行,所以,假如鮑魚死後,黝黑色的膠質就會褪去,肉質便會慢慢顯得雪白,行內稱之為“白板鮑魚”。如此鮑魚,肉質趨硬,體質組織起了變化,本身濃郁的香味便會消失,吃起來也就淡而味了

。有書記載鮑魚死後的味道,亦相信是最早關於鮑魚的記載,它就是二千多年前的《史記·秦始皇本紀》,書道:“會暑,上輥車臭,乃詔從官,令車載壹石鮑魚,以亂其臭。”就是以鮑魚掩蓋秦始皇屍臭的典故。

由於幹鮑魚在市面上的售價不菲,因此有部分的無良商販,用壹文不值的“幹石鱉”冒充“幹鮑魚”出售,以此從中牟取暴利。故在選購幹鮑魚時壹定要小心,以免上當;鮑魚如其它貝類動物壹樣,有壹個硬貝殼,但鮑魚殼的貝殼部很小,殼口很大,邊緣有個左右的小孔(俗稱“九孔螺”的緣故)。它的足部很發達,足底平。市場上出售的幹鮑魚已去殼,外形略似艇狀,有壹面非常光滑,即為鮑魚的足底部分。而“石鱉”也有發達的足部,足底也是平的,因此稍作加工即可用來冒充鮑魚,但只要仔細壹辨別就會發現,“石鱉”因肉體較薄,曬幹後會收縮彎曲,且其足的邊緣很粗糙。而“假鮑魚”與“真鮑魚”的最大的區別在於,前者背部中央有片殼板,加工曬幹時雖被剝掉,但總會留下道明顯的印痕。所以,凡是背面有道明顯深印痕跡的“鮑魚”就是假鮑魚無疑。

除了辨別“真、假”鮑魚之外,我們還得認識辨別“優、劣”鮑魚,首先是優質鮑魚的辨別,從色澤觀察,鮑魚呈米黃色或淺棕色,質地新鮮有光澤;從外形觀察,鮑魚呈橢圓形,鮑身完整,個頭均勻,幹度足,表面有薄薄的鹽粉,若在燈影下鮑魚中部呈紅色更佳;從肉質觀察,鮑魚肉厚,鼓壯飽滿,新鮮。而劣質鮑魚的特征,從顏色觀察,其顏色灰暗、褐紫,無光澤,有枯幹灰白殘肉,鮑體表面附著壹層灰白色物質,甚至出現黑綠黴斑;從外形觀察,體形不完整,邊緣凹凸不齊,個體大小不均和近似 “馬蹄形”;從肉質觀察,肉質瘦薄,外幹內濕,不陷亦不鼓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