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國內貨車主要為「平頭車」
汽車百科知識卡車篇:為什麽國內貨車主要為「平頭車」
長頭卡車,中置後驅,歐洲標準,用戶需求,安全差異。
「擎天柱」是讓中國卡友認識到美系卡車的主要元素,超長車頭、超大駕駛時的美系牽引車頭確實顯得很威武,似乎也更加安全。但是全球範圍內似乎只有美系卡車頭使用“前置後驅·長頭設計”,歐亞汽車市場則多以平頭貨車為主,原因是什麽呢?答案也許會有些出乎預料:運力需求。
美國的鐵路運輸並不是陸運的主力,承載陸運的核心是公路運輸。所以對於車輛的運載能力與動力需求是非常高的,參考康明斯、納威斯達、卡爾比特等知名主機廠,其為卡車裝備的柴油機有巨大的排量與巨大的體積。如果采用「中置後驅」的布局將發動機塞在駕駛室的下面,車頭的高度則會非常誇張,這會對路橋的限高有高要求,所以只有主機廠屈服於道路設計而使用長頭設計了。
01用戶需求
美國計算車輛長度是不算車頭,比如17米的要求只是對平板或集裝箱的長度要求。但歐亞等地區則對「汽車列車·總長」進行計量,同樣17米的要求是加入車頭的。
「壹寸長壹寸強」是貨車行業的至理名言,貨箱多出壹米就能多拉幾噸的貨物,在超載超限管理不嚴格的階段有很多加長車,這壹階段還真的有些長頭貨車在公路奔馳。
然而隨著治超的電子化(智能化)落地,以及超載車輛對於路橋破壞引起的嚴重事故,此類車輛在真正的運輸領域已經不多見了。那麽想要最大化運輸空間就只有選擇平頭車,節省的壹兩米空間用來拉“拋貨”是非常有價值的,這才是國內重卡以平頭車為主的原因,說白了是卡友們的無奈的選項。
02安全等級
看圖解析:假設平頭車與長頭車對撞,結果是哪臺車損傷更嚴重應該是沒有任何爭議的!平頭車沒有壹點點碰撞緩沖區,如果碰撞小微型汽車還能夠依靠底盤和金屬保險杠承受沖擊,但如果與整備質量巨大的貨車或客車碰撞,結果是可想而知的吧。
總結:平頭貨車不是安全層面理想的選項,這就像平頭面包車在乘用車領域也是安全性最差是壹個道理。但是從運力的角度和車企控制制造成本的角度分析,平頭車又是最適合目前規則的車型。而且長頭車雖然先進但註定水土不服,因為這種車輛即使安全系數更高,但是耗油量也會高很多,面對營運成本的提升怕是用戶主觀上也不會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