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小涓:新型工業化“新”在哪兒
“黨的十六大要求‘走出壹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汙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路子’,這為我國指明了壹條嶄新的發展道路,是‘發展要有新思路’的最好體現之壹。”中國社科院財貿所副所長、研究員江小涓曾多次參加有關工業化問題的討論和研究,壹說起這個話題,她興致很濃,談鋒頗健。
江小涓認為,新型工業化道路中的“新”字,是相對於發達國家以往走過的傳統工業化道路和我國過去的工業化道路而言的。可以說,這條道路有四個“新”。
第壹個“新”是:發達國家都是在工業化之後推行信息化,而中國是壹個後發展的國家,這些年信息化發展很快,我們完全可以將信息化和工業化的進程重合起來,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
江小涓打比方說,信息化甚至能夠使制鞋這樣的傳統產業也變得面貌壹新。江蘇森達集團在國內皮鞋界第壹家建成了企業資源管理系統,董事長朱相桂就深有感觸地說:“以前小批量的訂單,森達不敢接,擔心成本太高;如今有了這個系統,哪怕是壹雙鞋的訂單我們也能接。因為只要輕輕壹點鼠標,系統就會自動設計出最優化的生產方案,成本並不比大批量高多少!”
第二個“新”是:發達國家實現工業化,大多是以消耗能源、犧牲環境為代價的,可以說是“先發展,後治理”。而新型工業化道路特別強調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強調處理好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之間的關系。
第三個“新”是:中國過去的工業化是以資金密集型的重工業為主導,並且嚴格限制農村勞動力向城市流動,這樣壹來,工業發展對於吸納農村富余勞動力的作用十分有限。而新型工業化道路強調工業發展要有利於農業勞動力持續轉移和城鎮化程度的提高,有利於我國人力資源優勢的發揮。
第四個“新”則是:發達國家在工業化進程中往往遇到嚴重的資金瓶頸、技術瓶頸和市場瓶頸,而我們現在正處於壹個全球化程度不斷加深的大環境下,完全可以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在全球範圍內配置資源。“這些年來,中國高新技術產業投資的50%以上、技術的60%以上都是從國外引進的,正是吸收了外部世界的‘養分’,我們的高新技術產業才猛躥‘個頭’,成長迅速!”江小涓感慨地說。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需要
“只有探索出壹條新型工業化道路,才能保證我國到2020年GDP比2000年翻兩番,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江小涓經過壹番思索後,鄭重地說。
妳看,未來20年,消費者對高技術含量的消費品的需求將不斷增加,經濟建設對高技術含量的投資品的需求將不斷增加,國際市場對高技術含量的出口商品的需求也將不斷增加,如果不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的新型工業化道路,整個國民經濟就難以保持快速發展的勢頭。
再有,中國是壹個擁有近13億人口的大國,我們的工業化給國土、資源、生態、環境等造成了極為巨大的壓力,這是其他絕大多數工業化國家未曾遇到過的。江小涓翻開壹沓統計資料說:“1978年,我國能源消費量為57144萬噸標準煤,到1996年飆升至138948萬噸標準煤,增長了143.2%。如果不走‘資源消耗低、環境汙染少’的新型工業化道路,而是繼續維持這種高能耗的狀態,那麽中國的長期可持續發展能力將大打折扣,我們自己甚至整個世界都將難以承受這種沈重的資源壓力!”
此外,未來20年,我們將把2.2億農業人口轉移到第二、三產業就業,而目前我國第二、三產業就業總人數也僅為3.5億人。換言之,20年後我國的第二、三產業就業總人數將比現在增加60%。如果不走“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道路,就難以順利完成勞動力大轉移的艱巨任務。
昂首走上新大道
江小涓強調說,走新型工業化道路,首先要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信息產業本身就是增長潛力最大的產業之壹,從1996年到2000年,我國以信息產業為主的高新技術制造業年均增長21.2%,高於同期全部工業產值增長速度11個百分點。因此,加快發展信息產業勢在必行。另壹方面,要用信息技術改造傳統工業,全面提升其技術含量,提高其競爭力。
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就要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繼續加大科技投入。有數據顯示,從1987年到1997年,我國研究與開發經費占GDP的比重為0.68%,比下中等收入國家0.58%的比重略高壹些,但是與上中等收入國家1.17%的比重相比還有很大差距。
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就要繼續堅持擴大開放,借助強大的“外力”,促進我國產業結構升級。“這是有事實為證的:目前中國最大的500家外資企業主要集中在電子、交通運輸設備、電氣機械和食品加工等行業,其中資金技術密集型的企業銷售額占這500家企業總銷售額的比重達83%以上,大大推動了我國產業結構的升級。”江小涓這樣說。
走新型工業化道路,還要繼續深化改革,形成充滿活力的微觀基礎。江小涓強調,在搞好國有企業改革的同時,要支持非國有企業的發展。她說,非國有企業已經為就業作出了突出的貢獻,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新增加的3.3億就業人口全部是由非國有企業吸收的。隨著企業改革的深化,非國有企業對就業的作用將變得更大。(田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