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國際漫評 - 紅纓槍拼音

紅纓槍拼音

紅纓槍拼音是hóng yīng qiāng

紅纓槍介紹:

就是在槍上加個紅纓,紅纓的作用據說是,纓穗吸血,可以阻止槍頭上的血順著槍桿流下來不利於持槍者發力,換言之就是擦血抹布,選紅色是因為血的顏色染成而且在攻擊時可以給對手造成錯覺,增加士氣。

從文獻上看,至少東漢已經出現了紅纓槍。三國時期的趙雲就是使槍的將軍。但使槍的技法到宋代的楊業甚至嶽飛才稱得上完善。它的技巧性遠遠超過其它任何長兵器,非常難練。其最主要的攻擊手段是刺,也可以象棍那樣橫掃對手,練成後威力極大,是可與短兵器中的劍並列的冷兵器之王。

槍是壹種在長柄上裝有銳利尖頭的兵器。槍的別名叫“肩二”,《清異錄》:“蜀王建軍中隱語,槍曰‘肩二'。”槍亦稱為‘壹丈威’,《事物異誌》:“隋煬帝易槍名為壹丈威。”槍的歷史可以追溺到原始社會。

原始的長槍僅僅將木棒頭削尖就是了。《通俗文》:“削木傷盜曰槍。”漢時的槍與矛的形制相似,多以長木桿或竹竿為桿,裝上銳長槍頭,配以槍纓即制成。相傳諸葛亮制木柄槍長達兩丈(約6.7米),竹槍長達兩丈五尺(約8.3米)。

在《長槍法選.長槍說》:“器名槍者,即古之丈八矛也。”不同用途的長槍其長度各不相等。用於車戰,騎戰的槍明顯長,用於步戰的槍明顯短,用於守城禦寨的明顯長,用於進攻的槍明顯就短。長槍可達八米之余,短槍可為壹點三米之多。

宋代李全用的鐵槍,桿長七八尺(2.3-2.6米),重約二十多公斤(摘自《齊東野語》)。《手臂錄》記載:“沙軍桿子丈八至二丈四”,“敬嚴木槍長九尺七寸”。後世習武之人通常以“丈八大槍”“七尺花槍”“六尺雙槍”為標準。

槍的種類很多。宋代有雙鉤槍,單鉤槍,錐槍,抓槍,環子槍,素木槍,拐槍等。清代有蛇槍,火焰槍,鉤鐮槍,虎牙槍,雁翎槍,十字鐮槍等。槍以宋,明兩代最為盛行,創造了樣式繁多,用途各異的槍,廣泛運用於步兵和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