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永印是什麽職業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
1954年12月出生天津市人
中央美術學院進修
現任八壹電影制片廠美術師/國家認證高級書華研究員。
(中國第十七屆電影金雞獎最佳美術獎獲得者)
中文名:孫永印
國籍:中國
民族:漢
出生地:天津
出生日期:1954.12
職業:畫家
主要成就:中國第十七屆電影金雞獎最佳美術獎獲得者
代表作品:《行軍路上飯菜香》《破土》
簡介
孫永印(1954.12—)天津人。中國第十七屆電影金雞獎最佳美術獎獲得者。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電影美術家協會會員。擅長粉畫、油畫。1972年在北京軍區某部從事軍史畫創作;1975年入中央美術學院進修班學習;1985年在八壹電影制片廠美術創作室任美術師至今。
主要油畫作品
《行軍路上飯菜香》入選建軍五十周年美展、第六屆全國美展
油畫《破土》(秦傭系列之壹)入選第八屆全國美展
油畫《死生之地》(秦傭系列之二)入選建軍七十周年全軍美展(第九屆全軍美展)
《沈積》(秦傭系列之三)入選第十屆全軍美展
《沈積》(秦傭系列之三)榮獲2001北京國際藝術博覽會特等獎
《紅墻》(秦傭系列之四)入選全軍“遠太杯”美術作品展,榮獲二等獎
《東方》(秦傭系列之五)入選文化部、廣播電影電視部第四屆美術作品展
《印記》入選建國50周年全軍美術作品展
《月光》太平洋國際拍賣會收藏家收藏
《夕陽》太平洋國際拍賣會收藏家收藏
《冬韻》深圳動產拍賣會私人收藏
2000年參加第九屆臺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2005年在瑞士舉辦個人油畫作品展
出版《航行日記的秘密》等連環畫多部。重要著作《中國歷代人物造像》由國家外文局《今日中國》出版社出版,以中,英文兩種文版在國內外發行。另有許多作品被美國、法國、瑞士、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臺灣、香港和內地收藏家收藏。
曾多次在中國《美術》、《軍旅畫家》、《解放軍文藝》、《人民日報》、《當代繪畫交流》、《解放軍報》、《傳奇天下特刊》等報刊上刊登作品。
孫永印畫作點評
孫永印大型油畫引起了人們的註意。它既不是靜物寫生,也不是風景或人物肖像,而是反映當年秦兵馬俑出土的作品。土黃色成為畫的主調,在血紅的霞光輝映下,流動的黃土沙丘如洶湧奔瀉的黃河瀑布,象征著哺育中華民族的搖籃。近景是剛發掘出的秦兵馬俑。兵俑與刀槍劍戟、馬匹、陶罐等橫斜偃臥於土中,許多人俑只露出頭部及半截身軀,處處是炭火痕跡,遍地瓦礫。畫的作者、八壹電影制片廠美術師孫永印說:俑坑原是寬敞堅實的地下營壘,根據文獻記載和從發掘現場推測,這座地下營壘在楚漢之爭時為項羽所焚,房屋坍塌將兵馬俑埋藏至今。
站在這幅力作前,人們不禁浮想聯翩。遙想當年,始皇帝檢閱軍隊,必是車馬浩蕩,兵士氣宇軒昂,“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大軍指處,所向披靡。然千古興亡,壹切如過眼雲煙,強秦也早已在改朝換代中灰飛煙滅。有幸目睹挖掘現場的孫永印心靈深為震撼,對藝術的直覺激發他產生更多的思考,使感受上升為對中華民族命運的深層認識。作為觀者,仿佛看見將士們在浴血沙場,耳畔猶聞格鬥的金屬撞擊聲。不知該為這批珍貴文物的發現自豪,還是該為千年戰亂帶來的巨大損失惋惜悲哀。可以說,作品豐富的內涵為人們帶來不同的遐想。
面對這些面目百態的千年古魂,完全可以領悟到關於生命在壹段歷史的長河中頑強與拼搏的真實體現,那抗爭的過程,似在證明不能涅?的人類精神永遠都是活的化石,昭示歲月與子孫為曾經歷史的輝煌或感動或沈思或澎湃,孫永印把他壹腔的真愛與感情疊浪進屬於他自己獨特繪畫語言裏!
孫永印作品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