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數有效量的定義、意義及影響因素?
影響因素:半數致死劑量越大,半數有效劑量越小,藥物的安全性越高。 因此,治療指數(LD50/ED50)常用作藥物安全性指標。 比值越大,安全度越高; 比率越小,安全性越小。 這個比率通常被稱為治療指數。
意義:這是對藥物安全評估。 通常,藥物的半致死劑量/半有效劑量的比值稱為治療指數。 用於表示藥物的安全性。 指數越大,越安全。 此外,以1%致死劑量與99%有效劑量的比值或5%致死劑量與95%有效劑量之間的差距來衡量藥物的安全性。
半數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 LD50) 表示在規定時間內,通過指定感染途徑,使壹定體重或年齡的某種動物半數死亡所需最小細菌數或毒素量。在毒理學中,半數致死量,簡稱LD50(即Lethal Dose, 50%),是描述有毒物質或輻射的毒性的常用指標。按照醫學主題詞表(MeSH)的定義,LD50是指“能殺死壹半試驗總體之有害物質、有毒物質或遊離輻射的劑量”。這測試最先由J.W. Trevan於1927年發明。
LD50的表達方式通常為有毒物質的質量和試驗生物體重之比,例如"毫克/千克體重"。雖然毒性不壹定和體重成正比,但這種表達方式仍有助比較不同物質的相對毒性,以及估計同壹物質在不同大小動物之間的毒性劑量。
應用半數致死這量度方法有助減少量度極端情況所帶來的問題,以及減少所需試驗次數;然而這亦代表LD50並對所有試驗生物的致死量:有些可能死於遠低於LD50的劑量,有些卻能在遠高於LD50的劑量下生存。在特殊需要下,研究人員亦可能會量度LD1或LD99等指標(即殺死1%或99%試驗總體之劑量)。
物質的毒性往往受給予方式影響。壹般而言,口服毒性會低於靜脈註射的毒性。故此在表達LD50時經常會附帶給予方式,例如“LD50 i.v.”表示靜脈註射下的LD50。和LD50相關的兩種指標,LD50/30和LD50/60,是分別指在沒有治療的情況下,導致受試總體在30天或60天後半數死亡的劑量。這些指標通常用於描述輻射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