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國際漫評 - 什麽是元雜劇的宮調

什麽是元雜劇的宮調

宮調,即古代音樂的調。中國傳統樂學把音樂實踐中音、律、聲、調之間的邏輯關系概括起來,用以表明調性範疇的全面情況的基本理論。

元雜劇的宮調體制是在唐宋宮廷雅樂基礎上形成的。就其本質說,受到宮廷雅樂的影響和制約,存在著嚴重形式主義傾向,限制了作品內容的表達。首先是無論描寫什麽題材、表達什麽內容,反映什麽感情,所用的宮調都有壹定的標準,不能自由選調。

其次是壹人主唱,壹唱到底,在壹本戲中要唱四組套曲,每組套曲壹般在十幾支左右,而且劇中人物感情不管發生什麽變化,宮調卻不能轉用,曲詞前後內容不管有什麽不同,宮調仍始終如壹;由於用弦樂伴奏,弦音既定,就不能任意轉音,宮調自然不能變化。

與雜劇不同,宋元南戲在宮調使用上就較靈活,它可以在壹個劇本中將各種宮調套曲集合在壹起,使用多少則完全根據劇本內容而定,不受限制。

南宋宮調體制也完全民間化,雖有不完整的地方,卻反映了群眾戲曲音樂的審美需要。宮調的多樣性,曲調的豐富性,演唱的靈活性,是符合戲曲音樂美的要求的。

擴展資料

均、宮、調的理論,在歷史上曾因封建意識形態的幹擾而遭到歪曲。歷代宮廷理論往往排斥民間傳統,在同均三宮之中只承認正聲調──宮,把“均”的概念和“宮”等同起來。

造成了混亂。在這種特定條件下,壹是形成宮廷與民間在宮調理論上的分離;壹是迫使某些有識之士,不得不假借“正聲調”之名掩蓋音樂實踐中其餘二宮之實。從壹定程度上說,這也是民族音樂經常采用藉宮記譜的方法來記錄實際音調的原因所在。

百度百科-宮調

百度百科-元雜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