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園裏的瓜果蔬菜(1)
韭母子,很少見的菜,不是韭菜果,是特意種的,又名九霄雲。常見的是做泡菜,時間久點兒都是脆的,極好的下酒菜。
果園空隙裏之前栽種了,挖的時候,特別小的果果,就留在地裏,春天自己生的密密麻麻,太密長不開,就挖壹些回來吃。
小小個,放到泡菜壇不好弄出來,洗凈壹把壹把捆好,再放進去,可愛極了。
豌豆、薄荷、香蔥,有啥吃啥。豌豆大量成熟時,就是上頓下頓吃豌豆,不過還好,我沒有吃膩過。喜歡吃豌豆米,面面的。
果園空隙裏種了好多胡豆、豌豆,邊緣好多小蘿蔔花,摘好壹起來拍照,真是太美了。
香椿,好好看好稀有的食材,每次樹上冒出壹點兒,就被掰回家,再長點兒又掰。我們家,都是焯水涼拌吃了,也可以炒雞蛋。當然,如果很多的話,可以曬幹,到時候做扣肉墊菜,簡直太美味了。
春筍,難得的美味,因為我們這裏竹子少,而且都是私人的。高山竹林多,但成熟太晚,特意去壹趟又太遠。
怎麽弄怎麽好吃,壹般是焯水炒臘肉。看著這麽胖乎乎的,剝開裏面的肉肉小小個。
土豆,嘗鮮的土豆,壹般就是土豆長那麽大,還可以再大點兒,成熟前挖回家吃。
球菜,果園空隙裏會種好多好多,到時候包的白白胖胖,真是太可愛了。當然,太多,人也吃不完,還是背回家主要餵雞了。
薄荷,我愛的涼拌菜,沾醬真的太好吃了。
紫蘇,淡淡的紫,沾醬同樣美味的下飯菜。
白菜,真的不用說什麽,家家戶戶都會種的菜,感覺像米飯壹樣比較大眾又不可或缺。
筍幹,新鮮竹筍焯水,曬半幹,入泡菜壇,弄出來吃時加辣椒面佐料涼拌,太好吃了。
泡大蒜、豆角,直接吃炒菜吃都可以,入味。
木漿子,表面光滑,樹枝比較綿,沒刺,太嬌氣,壹不小心就變黑,炒菜加壹點特別地道,還可以放入泡菜壇。
紅莧菜,這個菜不知道是因為好吃備受大家喜歡,還是因為紅色的粉粉的可愛的湯汁。
紅莧菜湯,真是太美了,紅花綠葉,突然覺得需要加點兒啥,剛好賣晴王買了回來試吃,就加了壹顆被輕輕咬開的晴王,展示了紅湯也順便廣了個告。賣水果,總想啥都沾上邊,不過,我還是盡量控制的。
豇豆,今年開春氣溫忽高忽低,不好管理,第壹次突然降溫被凍了,第二次也還算勝利。
豇豆吃了壹波又壹波,泡了壹些酸豆角,幹豆角是曬不成,大多時間在下雨。
豇豆、辣椒清炒,菜椒,接早,沒啥辣味。
剛摘的豇豆,挑了很嫩的,掐兩頭,洗凈盤好直接放入泡菜桃。泡整條的,脆些。
酸豆角,如果直接吃泡菜,泡壹夜弄出來切小節就好。如果炒肉,就泡上兩三天,斜切更入味。
黃瓜,本地黃瓜,慢慢的從青色變成淡黃色最後到深黃色,就是老了。
這種色的黃瓜,不太嫩,可以清炒也可以打湯。
茄子,生長時間長,可以從夏天結到秋天,秋茄子好好吃。
生菜,像花兒壹樣,綠油油。
果園空隙裏套種了生菜、辣椒,辣椒苗慢慢長大,就把生菜拔了,給辣椒苗挪地方。
葫蘆,摘前都會掐壹塊嘗,看看苦不苦。
紅薯葉尖,清炒,我們都好喜歡。
南瓜葉尖,毛毛的,吃起來可不會。
薄荷沾醬,我慢慢愛上了這種所謂的怪味。很辣,但夾著飯壹起吃真的太美味了。
苦瓜,老式苦瓜,長不大,比較苦,我從原來的不吃變成現在的清炒涼拌通吃。
黃瓜,果園空隙裏插了紅薯藤,還有好多瓜秧,黃瓜秧、西瓜秧、香瓜秧,黃瓜最先成熟的,每次壹摘就是壹背簍,背回家,人吃雞也吃。
黃瓜大量成熟的季節,就是上頓下頓黃瓜,黃瓜清炒、涼拌。我拿了兩條黃瓜,大塊頭喜歡吃嫩黃瓜,打算清炒壹條,他生吃壹條。他沒有吃,於是,就有了壹桌兩盤黃瓜的場景,壹盤清炒,壹盤拍的涼拌黃瓜。
還有泡黃瓜,就是拿很嫩的黃瓜,放入泡菜壇。
先是豇豆大量成熟,緊接著黃瓜,後面跟上的是南瓜。仨都有的時候,就有的選擇了,可以換著吃,還有南瓜葉尖吃呢。
藠頭,我感覺被我拍的美美噠。
幾個藠頭幾個辣椒幾片臘肉,炒了壹盤。
南瓜葉尖,剔皮掰節洗凈。
清炒,也可以切沫打湯,同壹樣菜不同的做法換著新鮮感。
苦瓜也熟了,長不大的老式苦瓜,比較苦,苦的地道。
我是不會告訴妳,我炒的茄子不好看很好吃。
換壹種做法,換壹種心情,把經常掰節的豆角改成切沫。
葡萄架上的葡萄又成熟了哦,愛吃葡萄的我。
今年第壹次剝好壹碗壹起吃,比剝壹顆吃壹顆帶勁多了。
好看的西瓜寶。
黃瓜成熟的季節,壹背簍壹背簍往家背。
老式小苦瓜,地道苦味,猜猜這壹盤切了幾條?
又摘了好多瓜葉。
來個文雅的“張牙舞爪”拍攝法。
摘了壹筐辣椒,紅椒青椒都有,裝在我最心愛的小竹筐裏,放在荷塘邊,襯著嫩綠的荷葉,格外好看。
種瓜吃瓜,種豆吃豆。
我切的苦瓜絲、黃瓜片,馬上開炒,為了拍照,特意碼的整整齊齊。
看到人家把辣椒吊起來,我摘花生時,就特意留了尾巴。回家,也把它們三個壹組四個壹捆呆起來拍照,感覺好好玩。然後,放到鍋裏壹起鹵花生。
南瓜葉尖、八月豇豆、紅薯葉尖,八月豇豆比春天的豇豆短粗,不愛老,送的,其余都是自己地裏種的。
小時候,果園空隙裏種好多花生,父母拔了在地裏擺整齊,曬上幾天太陽就壹大捆壹大捆背回家。我們放暑假就在屋裏摘花生,天天摘,估計有些時候也會偷懶。
長大後,種的花生少了,就是在地裏摘的。大塊頭挖花生,我和媽媽摘,每人壹個小竹籃,特意把倆都摘滿了放壹起拍照,然後倒進背簍騰出竹籃繼續摘。
藠頭,少部分吃,大部分栽種到果園空隙裏。好大個,種大苗粗,看來明年7月成熟賣時個頭會很大。
小苦瓜,為了拍照,歪歪扭扭不像樣也強迫它們站著。
我們這兒主產橙子,桃子、枇杷、梨子、櫻桃、李子、棗子、草莓、葡萄等水果也有壹棵幾棵樹。我們家的棗子成熟了,好大個,棗子快成熟時怕雨,只要壹下雨,就裂口,然後幾天下來就壞了。
秋南瓜,嫩嫩的,好小個,我壹手拿起壹手拍照,隔得近,看起來壹點兒也不小。回家切了炒,是真嫩,大部分地方還沒籽的痕跡。
小苦瓜,不知道什麽時候,我也開始喜歡吃苦瓜了。
紅薯葉尖,果園空隙裏種了好大壹片,每次去,都會掐好多回來,嫩嫩的。這個吃的時間很長,要10月中下旬才挖苕。
我背的比較漂亮色澤的蔬菜組合,五顏六色,愛拍照的我,特意把它們都扒拉了露出來。
好可愛的黃瓜寶寶。
秋葫蘆,這麽小小個,可愛極了。
每次掐紅薯葉尖都會拍照,這種攤開的方式太棒了。
所剩無幾的幾個老黃瓜,秋茄子,嫩嫩了,簡單的炒壹下的做法都吃不膩。
來背南瓜了,果園邊緣,牽了好多南瓜藤。全部抱壹起,那可不得了,要堆好大壹座山。
秋豆,花果同株。
好漂亮的豆,這個壹般都是斜著切絲清炒,開始我不喜歡它的味道。每年都摘,慢慢也習慣吃它了。
第壹次來了個擺拍。
我摘了沒幾天,連續下了幾天雨,雨壹停,大塊頭又到地裏摘豆。
好多南瓜,我們摘了把它們抱壹起,雨後,濕漉漉的。
秋茄子,摘的勤,每次都還沒長大就被摘了。
嫩嫩的,小小個,秋茄子個頭不會很大,但很好吃。
秋茄子、紅薯葉尖、野韭菜,蹦跶著,又是幾個菜可以上桌。
又掐了紅薯葉尖,今年有進步,拍照手法多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