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業的相關論述
食用菌工廠化生產,是綜合現代生物技術、農業技術、環境控制技術、工業技術、現代企業管理學和食用菌基礎科學等等現代科技,強勢結合形成的工廠化、標準化現代農業生產體系。食用菌工廠化生產本身涉及許多領域的知識,如微生物學、遺傳學、生態學、栽培學、氣象學,以及制冷、凈化、機械、建築、保溫、保鮮、包裝等方面技術。
1、食用菌工廠化生產的含義
食用菌工廠化生產的含義目前提法很多。根據我們的時間認為,食用菌工廠化生產,是在按照菇類生長需要設計的封閉式廠房中,在不同地域不同氣候條件下利用溫控、濕控、風控、光控設備創造人工環境,利用工業化機械設備自動化(半自動化)操作,采取標準化工藝流程高效率生產;通過現代企業管理模式,組織員工有序生產;在單位空間內,立體化、規模化、周年化栽培達到產品的安全綠色(有機)標準的優質食用菌,並通過包裝、加工,品牌銷售到國內外市場。其目的是提高周年復種指數,提高設施和設備的使用效率,提高資金周轉使用率,在短時間內獲得可觀經濟效益的壹種新型的、集現代農業企業化管理的栽培方法。簡單地說就是在廠房中封閉式、設施化、機械化、標準化、有序化、規模化、周年生產食用菌。
2、食用菌工廠化生產的要素
目前,食用菌工廠化的定義概念有多種概括,實際是對食用菌工廠化生產區別於傳統農戶手工作坊式生產的標誌性要素概括的概括問題,只是概括的側重不同。食用菌工廠化生產的標誌性要素主要有:
(1)、有封閉的工廠廠房;
(2)、有機械化生產裝備;
(3)、有環境控制設施化;
(4)、有規範化、標準化生產工藝;
(5)、有現代企業組織與管理方式;
(6)、有固定產量和規模;
(7)、是全年候周年生產;
(8)、有產品質量標準和營銷品牌。
3、食用菌工廠化生產的特點
由工廠化生產的本質、要素決定,食用菌工廠化生產與傳統農戶手工作坊式生產比較,具有以下特點:
(1)、周年化、生產穩定:生長環境由控制系統自動調節,能達到全年連續生產不分正反季節,天天生產,全年銷售,改變了靠天吃飯的局面;
(2)、規模化、產量大:日產、年產量相對穩定,壹般都在幾噸、十幾噸或幾十噸;
(3)、機械化、效率高:工廠化生產過程大多實現機械化、半機械化,相對手工操作要節約大量的勞動力。
(4)、立體化、單產高:工廠化生產空間利用高於普通大棚空間利用2—4倍,單位面積產量大大提高;
(5)、標準化、質量好:標準化生產工藝為食用菌創造了適宜的生長條件,其質量較自然環境條件下要好得多,且達到食品安全標準(無公害、綠色或有機);
(6)、管理先進、有序生產:通過現代企業管理模式,組織員工培訓上崗,分工協作,有序生產,生產管理可以通過相關的資質認證;
(7)、產品包裝加工,品牌銷售:優質產品通過適宜的加工包裝銷往國內外高端市場,有註冊的品牌商標。 根據食用菌生產階段、環節的不同,即菌種菌包(培養基)生產、出菇、產品加工生產三大環節,食用菌工廠化生產可以分段實施,也可以綜合實施,進而又可分為食用菌標準化菌種菌包廠、菇廠、菇加工廠,壹般以其最後產品為該廠定性、定名。有的菌界同仁不認為菌種菌包廠是食用菌工廠化生產的範疇,因其沒有最後出菇。實際上,作為標準化菌種菌包廠,是否在菇廠裏出菇與否並不重要,而其在溫控良好的養菌室中養菌,再根據季節生產不同溫型的的菌包,供應農戶或者菇場出菇,這應該是食用菌工廠化的壹種形式,至少是食用菌工廠化生產的初級形式。
食用菌工廠化、現代化、自動化程度,隨著現代科技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的不斷應用,會不斷提高,工廠化生產在食用菌總產、栽培種類中占有的份額也會不斷加大。國外發達國家高度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的大型菇場固然先進。我國食用菌生產處於小農生產向工業化生產的轉型期,我國食用菌生產主體生產方式十分復雜,既有千家萬戶手工作坊式生產,又有半工廠化化生產場,又有自動化現代菇廠,菇廠規模從小到大相差懸殊。食用菌工廠化研究和推廣,我國尚處於初始階段,必定有壹個逐步借鑒創新、消化吸收、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可能壹步都躍進為標準化菇廠。而大力發展標準化菌種菌包廠,以我國現階段食用菌產業發展,是十分必要的,應當得到行業的接受接納、認可支持。
分析目前我國食用菌工廠化生產層次的特點是:多元並存,個性化發展。首先是開發主體多元化。既有大中院校、科研院所又有企事業單位,既有國家研究機構又有民間科研組織,既有國內投入又有外資企業投入;發達國家的食用菌生產工廠化,投資和運行成本昂貴,自動化水平高,特點是大、洋、貴,且品種單壹。很難適合中國的國情。研究適合中國國情的食用菌生產機械,使之適於中國的投資者、適應中國的多品種,特別重要。其次是適應品種的多元化。目前世界各國食用菌工廠化栽培品種較單壹,歐美是雙孢菇,日、韓是金針菇、秀珍菇,我國有四十多個食用菌商品化栽培品種,每個品種又有多種模式,既有草生菌模式又有木生菌模式,既有床栽模式又有袋栽模式,既有室內栽培模式又有園田式栽培模式;三是生產規模和自動化程度的多樣化,在向工廠化發展轉型的初級階段,簡單生產廠和現代化工廠還將長期***存,互相影響,也會互為補充。在投資建設中,地域、歷史、習慣、市場、資金、成本等因素正確論證,確定合理的檔次、層次,切不可貪大求洋。
我國食用菌工廠化生產將逐步重視自主創新,實現標準化,形成自主知識產權。食用菌工廠化的國家、行業和企業標準必須建立,開發單位應申辦國家專利,保護知識產權,食用菌生產企業法規要逐步健全,使食用菌朝著標準化方向發展。近年來食用菌行業標準、地方標準、企業標準不斷出臺,食用菌液體菌種培養器和全禾食用菌機械獲得國家專利20多項,並開始向國外註冊專利。沒有研發、沒有標準、沒有自主知識產權,或研發資質和投入不夠、水平低下、服務能力不足的單位將從食用菌研發服務和推廣平臺中難以立足和維系。近年來,我國研制的許多先進工廠化設備不斷被世界各國引進。發達國家要逐漸發展多品種栽培,壹些發達國家食用菌生產水平與我國相近,都需要中國小、精、廉的食用菌生產機械,目前我國液體菌種培養器及標準化菌包生產線已銷往世界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