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立體養殖龍蝦真的靠譜嗎?
小龍蝦室內根本沒辦法養殖,小龍蝦養殖需要打洞、水草、肥水等,如果滿足不了這些條件基本養殖不出來,所以說小龍蝦室內養殖基本都騙局主要是為了賣設備的。
手機和網絡上看到很多關於小龍蝦室內養殖的報道,高密度 高收益 見效快等等優點。壹問價格都在萬元以上,咱們先不說價格問題, 咱們就說說這個小龍蝦生物性問題,1.小龍蝦有打洞習性,請問在這怎麽打洞?2.小龍蝦有四處覓食習性,請問這個它怎麽四處走動?小龍蝦水草怎麽種植,小龍蝦餵食等等問題
綜述:咱們對於這個室內養殖,壹定要有理性分析,我個人認為 室內養殖不太適合小龍蝦物種。
養殖小龍蝦需要什麽條件
要滿足養殖小龍蝦的生態條件,養殖河道應具備以下幾個條件:
1、水質條件
養殖小龍蝦的河道,應避開工礦企業的排汙處,特別是要避開對小龍蝦有毒害作用的汙染源。
2、環境條件
河道兩旁的堤壩要牢固,不受洪水和幹旱等災害的影響,要達到澇能排水、旱能保水的要求。河道中進、出水口不要太多,並且要確保每個進、出水口不能逃蝦。另外,河道的水底要平坦,以便於管理和捕撈。
3、水位落差
常年水位落差較小,最好不超過1米,水深在1~1.5米。
4、水流
水的流速大,水體交換率高,水體溶氧量高,對養殖小龍蝦是有好處的,水的流速以1米/秒內為好。
5、生物餌料
河道中要有較豐富的水生生物,並能較方便地利用,可解決部分餌料問題。
6、用水矛盾
要了解周圍農田灌溉、貯水、泄洪等情況,解決好養蝦用水與水利方面的矛盾。
河道攔網養殖小龍蝦的措施有以下四個方面:
1、設置攔網
攔網通常設置在河道寬闊的水面,要求遠離航道,環境安靜,底部較平,水草較豐富,水質清新、無汙染,常年水深保持在0.8~1.5米。網片為聚乙烯網片,網高應超過常年最高水位60~80厘米,網目為0.8厘米,攔網形狀依據水面形狀而定,面積為5~10米2。在網片上端縫上硬質塑料薄膜作為防逃設施,效果很好。
2、投放蝦種
攔網建好後,先將網內的野雜魚除去,為了保險起見,最後用電捕器對網內的野雜魚進行徹底清除,每畝用13公斤漂白粉化水進行潑灑。之後即可投放抱卵親蝦,每畝投放量為25公斤,同時投入部分鰱、鱅魚。
3、科學投餵
在攔網區內靠岸淺灘處設餌料食場,投餵量應根據季節、天氣、小龍蝦生長和攝食強度等情況進行確定,每天投餵2次,每次投餵量以讓小龍蝦在2小時內吃完為宜。
4、日常管理
每天堅持巡查,主要是檢查網片有無破損,防逃設施性能是否良好,發現問題及時修正。在汛期要日夜巡查,防止水位過高。及時清除殘餌,每5天左右洗刷1次網片,保證水體交換的正常進行。
小龍蝦好養嗎?
淡水小龍蝦(學名克氏原螯蝦,俗稱小龍蝦)是我國目前養殖的主要蝦種之壹。近年來,全國從南到北出現了前所未見的小龍蝦養殖熱,養殖面積呈幾何級增加,不少養殖業者對小龍蝦的生物學習性等缺乏深入了解,認為只要有水的地方養殖小龍蝦就能致富奔小康。其實小龍蝦養殖對水質、環境、飼料、管理和病害防治等諸方面都有較高的要求,養蝦失敗的屢見不鮮。
壹、了解小龍蝦的特殊習性
1、生殖能力低
每尾性成熟的雌蝦壹般懷卵量在300粒左右,最多不超過1000粒。小龍蝦在體內懷卵,在體外抱卵、孵化,規模化人工蝦苗繁育有壹定的難度。
2、喜蔭
小龍蝦喜歡在淺水濕地中生存,可利用廢舊池塘、稻田、水生植物(荷藕、水芹、茭白等)種植的水面養殖。養殖基地四周有高大樹木對養蝦無礙,夏秋高溫季節需設置遮陽網等設施。
3、領域攻擊
小龍蝦具有很強的領域行為,某壹群體選擇某壹區域作為固定的領域,不允許其他同類的進入,當外蝦進入相遇時,兩蝦前體擡高,兩大螯伸向前方進行廝殺,直到壹方退卻或敗走,否則會被殺死甚至吃掉。
4、自相殘殺
小龍蝦在群體過大或餌料不足時,互相殘食表現突出。會出現“硬吃軟”(小龍蝦在蛻殼及蛻殼後幾小時內最易被殘食)、“強吃弱”(個體強壯的吃掉個體較弱的)、“大吃小”( 個體大的吃掉個體小的)等情況。
5、掘洞穴居
小龍蝦具有很強的掘洞能力,洞穴的深度成蝦在50~80厘米之間、幼蝦25厘米左右,夏季高溫和冬季寒冷季節小龍蝦大都穴居,以躲避極端溫度;繁殖期小龍蝦的交配產卵是在洞穴中進行。所以,養殖小龍蝦對池塘有破壞性,而且要求養殖池以黏土或壤土為好。
6、逃逸
小龍蝦在環境不適應、餌料不足和連續陰雨天氣最容易逃逸。因此,養蝦塘四周和進出水口必須設置防逃設施。
7、壽命不長
壹般認為小龍蝦的壽命18個月左右,達到上市規格或產卵繁殖後的小龍蝦必須捕撈上市,養殖中輪捕上市是提高養殖產量和效益的重要舉措。
地籠張捕小龍蝦
8、蛻殼
小龍蝦的生長需要蛻殼。性成熟的成蝦壹般有11次以上的蛻殼(幼體2次,幼蝦9次),整個蛻殼過程需5~10分鐘。
9、攀附
小龍蝦有較強的攀附能力,蛻殼時壹般攀附在水草叢中,躲避敵害生物和同類;水質不良或溶氧不足時會爬上草頭或塘溝岸邊。養殖池塘種植水草,可起到供小龍蝦棲息、攀附、遮蔭、隱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