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美尼亞為什麽要割地求和?
新的停火協議已經生效,這是在俄羅斯的撮合下達成的。
和之前的三次停火協議不同的是,這次是真真正正的停火了,俄羅斯將派出大約2000人的維和部隊進入到納卡地區。以5年壹期為時間駐守,維持和平。
這場持續了壹個半月的沖突,突然停火了,這起碼對雙方交戰的士兵和他們的家屬是壹個天大的好消息。就像亞美尼亞的壹對父子,都參加了前線的戰鬥,停火協議生效之後,父親見到了還活著的兒子,迅猛地抱住了兒子哭了起來,這是喜極而泣。社交媒體上有播放這壹畫面,確實非常讓人感慨。
在協議簽署之後,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雙方的反應也是截然不同的。亞美尼亞的議會被民眾掀翻了,議長、議員、外交部長都被揍得不省人事。反觀阿塞拜疆,舉國歡慶。
為什麽會有這樣的差別?
因為,從雙方簽署的協議來看。亞美尼亞吃了大虧,阿塞拜疆是小虧。
協議的壹部分內容是:
第壹條:自莫斯科時間10月10午夜起,納卡區域內所有的交火和軍事行動都必須完全停止。亞、阿雙方應各自待在所在的陣地上原地不動。
第二條、第六條:凱爾巴哈爾/阿格達姆、亞美尼亞目前控制的加沙赫、拉欽都應該歸還給阿塞拜疆。亞美尼亞僅保留5公裏寬的拉欽走廊,用於連接亞美尼亞和納卡之間的通訊。協議其他條款規定,阿塞拜疆要保證拉欽走廊內的人員流動、車輛和貨物流動的安全。
所以,也就是說這場打了壹個半月的仗,亞美尼亞付出了近萬人的傷亡,結果還要將已經占領了的凱爾巴哈爾/阿格達姆、加沙赫、拉欽等地都歸還給阿塞拜疆。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把剛咽下去的肉,誰能受得了?這也是亞美尼亞民眾暴躁的原因。
為什麽說阿塞拜疆是小虧?因為打了這麽久,納卡還是沒有能收回去,壹樣也付出了數千人傷亡的巨大代價。
10月9日,鴿子在納卡地區首府斯捷潘納克特的壹所教堂前飛翔。
雖說亞美尼亞虧是虧了,但是不得不說的是,要不是阿塞拜疆不小心把俄羅斯的直升機揍了下來,亞美尼亞指不定還要損失更多。
比較,從國力、軍力、外援等方面亞美尼亞都處於極大的劣勢。而且因為防空系統被摧毀了大部,亞美尼亞幾乎沒有制空權,阿塞拜疆是TB-2無人機飛來飛去,隨時都可能扔下炸彈,亞美尼亞軍隊是人心惶惶,沒有制空權的現代戰爭,根本沒法打。
所以,亞美尼亞不得不選擇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