囧這個字到底是怎麽來的?
囧通“冏”,原是壹個今已罕用的漢字中的象形字,屬囗部。從2008年開始在中文地區的網絡社群間成為壹種流行的表情符號。 “囧”這個字最先在臺灣的BBS社群上開始流行,逐漸在該地區的青少年及網絡族群開始普及,隨後傳入香港,隨著媒體引入,“囧”也開時在中國大陸快速普及。近來隨著網絡次文化的興起,主流媒體開始嘗試引入“囧”字作為新聞元素,開始在電影和廣告產業產生效應。 “囧”字以其楷書外觀貌似失意的表情在互聯網上迅速流行。隨後在香港,有網民將電視劇《當狗愛上貓》中的壹個演員胡杏兒常做的委屈八字眉模樣與“囧”字相比,評論其演技,進行惡搞,促使“囧”字在網絡上更加流行。普通話的“囧”與“窘”同音,讀起來的感覺也很容易跟窘境、窘況聯想在壹起,普及速度飛快。又用其字的形象來表示“尷尬”、“無奈”、“真受不了”、“被打敗了”等意思。 壹些網民受到Orz的啟發,用“囧”代替“O”,使得“失意體前屈”的頭部更加寫意,寫作“囧rz”,甚至寫作“囧rz=3”來誇張地表現出無奈的意思。 甚至有人用這個字做了壹個網站。 對於“囧”字在網絡上的流行,也引起了壹些爭議。有人認為應該尊重漢字,用來惡搞不雅,有損中華民族文化的厚重感。但是也有人認為對“囧”字這樣的生僻字的關註,有利於漢字文化的傳播。網絡語言對漢字、方塊字的壹種重新解讀是壹種積極的文化傳播現象。 參考: .cn/u/joyhaha/archives/2008/34469.html
希望采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