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周為什麽要分為春秋和戰國?
為什麽要將東周分為春秋和戰國兩個時期,是在周王朝的歷史進程中階段性的幾個歷史大事決定的。站在歷史、文化的高度看,這兩個時期的劃分即合理又科學,為後來歷史研究者,提供了明確的歷史分界線。
周武王姫發於公元前1046年推翻商王朝統治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三個大壹統王朝。在周武王死後成王即位是為周成王。因成王年幼,由武王之弟周公旦攝政當國。周公旦攝政期間,平亂建都,大行封建,制作禮樂,調整、規範國民的道德觀念和行為,奠定、夯實了周王朝的統治基礎。是整個周王朝的全盛時期。史稱“成康之治”。
此後,周王朝漸漸衰弱,至第十二代周王姬宮湦,史稱周幽王,因其不務朝政沈溺美色導致亡國,周幽王死於驪山,西周滅亡(公元前1046年至公元前770年***275年。
此後,歷史進入東周時期(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56年)。歷史上將東周建立的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三年)***294年時期劃為春秋時期。
話說建立東周、建都成周(今洛陽)的是原廢太子宜臼,他是在鄭國、申國、秦國、晉國和衛國幾個大諸侯的擁立下才得以上位,因諸侯擁立有功,周平王又將洛邑周邊幾個大城池分別分封給幾個有功諸侯,這樣,在東周分封的大小170多個諸侯國中,作為中央王朝的直接管轄面積甚至小於幾個大諸侯國,其國家實力進壹步衰退,堪比壹個小諸侯國了。幾個老牌諸侯便仰仗威望騎到周平王的頭上,其西周之初建立的禮制也逐漸受到挑戰,禮崩樂壞,特別是楚國熊通無視周王朝自封為王後,周王室的威望也如日落西山壹日不如壹日,不能擔負起天下***主的責任。
當時,中原各國經常受到遊牧民族犬戎的侵擾,中原各國聯合起來打出“尊王攘夷”的口號***同對付遊牧民族對中原地區的侵襲,所以,東周王朝仍是名義上的天下***主。在這個時期,雖然天下騷亂已現,但王朝天子名份尚在,沒有壹個諸侯獨大敢於覬覦天子之份。這段時間,各諸侯國都在積蓄力量,雖然為爭奪土地人口各諸侯戰爭頻發,但都是小規模戰場,雖然稱不上和平年代,但戰亂尚未波及整個中原各國,所以,歷史將這段時期分為春秋時期。春秋時期,先後有五國稱霸,分別為齊恒公、晉文公、秦穆公、宋襄公和楚莊王。史稱“春秋五霸”(還有另五霸說,這裏暫不論)。
從公元前476年到公元前221年(秦統壹中原前)稱為戰國時期。
從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開始,戰國時代正式揭開了歷史的大幕,以“三家分晉”和“田氏代齊”為代表,小諸侯紛紛被大諸侯吞並,形成了較大的幾個諸侯國,史稱“戰國七雄”。分別為秦、齊、楚、魏、趙、韓、燕。同時期雖然還存在越、巴、蜀、宋、衛及中山國等幾個小諸侯,但其實力遠遠不及七雄,並最終被七國所滅。
這壹時期,以李悝在魏國變法成為七雄首霸開始,依次是吳起在楚國變法興楚,申不害在韓國變法圖強,齊威王行賞罰強齊,再到商鞅變法徹底改變秦國,最後壹掃六合建立中國歷史上第壹個統壹的中史集權王朝止。
如果說春秋時期是舊體制舊秩序經受挑戰的時期,那麽,戰國時期則是徹底粉碎舊體制舊秩序的時期。
這個時期,是所謂但有血性必有紛爭的金戈鐵馬時代,是壹個人才輩出,學術風氣大興的時代,是諸子各顯其能,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思想大開放,文化大爭鳴的時代,是壹個徹底打破舊傳統舊秩序變革的時代,是壹個民族大融合、時代大進步的時代。
正是以新舊二個體制的更替,建立壹個新的秩序為代表,故東周分為春秋戰國二個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