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漢語郭錫良對通假字的定義
通假字: 就是古代文獻中本有其字不用,而用與之形體不同,意義不同,只是聲音相同或相近的另壹字代替其 意義。
補充說明。
“通假字”註釋
郭錫良本《古代漢語》文選註釋中指出的通假字多達201例,另外通論中有17例,有:
(1)歸——饋,《論語·陽貨》“陽貨欲見孔子,孔子不見。歸孔子豚。”
(2)逝——誓,(3)女——汝,《詩經魏風·碩鼠》“逝將去汝”。
(4)惠——慧,《列子·湯問》“甚矣,汝之不惠”。
(5)辯——辨,《莊子·秋水》“兩汜渚崖之間,不辯牛馬”。
(6)直——特,《孟子·梁惠王上》“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7)剝——,《詩經·豳風·七月》“八月剝葡”。
(8)亡——無,《論語·雍也》“今也則亡”。
(9)信——伸,《易經》“尺蠖之屈,以求信也”。
(10)無——毋,《左傳·鄭伯克段於鄢》“不如早為之所,無使滋蔓”。
(11)者——諸,(17)筦——闗《墨子·號令》“門有吏,主者裏門,筦閉,必須太守之節”。
(12)內——納,《孟子·萬章上》“若己推而內之溝中”。
(13)邪——耶,《莊子·天地》“始也我以汝為聖人也”。
(14)亡——忘,《韓非子·說林下》“人不能自止於足,而亡其富之涯乎”。
(15)增——層,《楚辭·招魂》“增冰峨峨,飛雪千裏些”。
(16)臺——怡,《史記·太史公自序》“唐堯遜位,虞舜不臺”。
郭本《古代漢語》對通假的介紹在下冊,“認為本來是個意義完全不同的字(詞),有時由於讀音與另壹個字(詞)相同或很相近而借用來表示另壹個詞,這就叫做‘同音通假”。如《論語·陽貨》“陽貨欲見孔子,孔子不見。歸孔子豚。”句中“歸”借用作另壹個音近的“饋”字,是贈送的意思,且此處的“歸”讀kui。
由上文可知,通假字產生的原因之壹是本有其字,而用另壹個音同或音近的字來替代,如《鴻門宴》中“旦日不可蚤自來謝項王。"中“蚤,通‘早。”我們通常所說的通假字主要是指這種本有其字的通假。
郭錫良本《古代漢語》在第1076頁說:
假借就是古人書寫某個詞的時候,沒有寫本字,而用了壹個音同或音近的字……如《詩經魏風·碩鼠》“逝將去汝”中“誓”與“逝”讀音相同,借“逝”為“誓”。又其中的“女"非婦女而是指代第二人稱妳,後來寫作“汝”,“女”與“汝”古音十分相近,所以叫做“古音通假”。假借有六書上的假借與用字的假借之分,此處的假借應是用字上的假借,也即借用。
由此,也可以得出通假字產生的另壹個原因:本無其字的通假,古代漢字少而概念含義多,語言發展變化快,使得有些詞有音無字,書寫中就借用了某個音同或音近的字,這壹部分通假就形成了通假字中的泛化現象,多為表現為古漢語虛詞的通假。
由第壹部分可知,古今字產生的主要原因是漢字量少而壹個漢字表示本義的同時還要表示其他的壹些意義,後人為了區別,在本字的基礎上造了新字,這樣就產生了古今字。古今字主要是通行時間上的先後或古今的不同,通假字是本有其字的情況下以某字代替某字,就難免不包括壹部分古今字。由於不同人對這些存在爭議的字的理解和劃分不同,造成了我們對古今字與通假字的混淆,二者為什麽容易混淆呢?原因有三:
1.是字音方面,古字與今字,通假字與古字之間都是以音同或音近相聯系紐帶,所有的古今字都是同音字,而所有的通假字也都是音同或音近的。
2.是字形方面。壹般古今字中古字與今字在形體上是有聯系的,但少數情況沒有必然聯系,如亦——腋。壹般的通假字形體上沒有聯系,但也有相近而通假的情況,如“拒——距"。
3.是字義方面,有些古今字字義上並沒有聯系,這與音同即可通假的通假字也不容易區分。
另外,古字與今字有***存的並用時期,由於以上諸多原因造成了古今字與通假字不易區分的現象,那麽到的如何區分呢?方法如下:
1.古今字的***時僅是歷時中的***時,是短時期的,而通假的***時是長期的。
2.可以音形義相結合去分辨,從音同、形似、意關聯逐個去排除,也可以區分出僅靠音同即可為通假的通假字。
3.是否造出新字是古今字與通假字的根本區別,古今字中的今字是在古字的基礎上選出來的代替古字某壹出來某些意義且與古字讀音完全相同,壹旦今字造出,經過壹段時間的普及,古字將不再表示今字所表示的意義。通假僅是依音同而借用某壹字來表示本字的意思,通假字與本字是長期同時存在的。
當然,我們說古今字與通假字二者可以區分,並不是敵我分明,非此即彼,我們應當明白,通假字與古今字之間是有***存的現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