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個地方3年培訓5萬農村黨組織書記?
河北"萬人示範培訓"3年培訓5萬農村黨組織書記
具體內容:
正月十六,河北涿州市百尺桿鎮泗各莊村,新年第壹次黨員大會。“去年,咱村種油葵,修馬路,植樹造林,裝飾仿古門樓,發展鄉村旅遊,接待遊客7000人次,還評上了‘省級美麗田園景觀區’。人均收入由上年的8000元增加到9600元……”說起村裏的變化,村支書王國玉興致勃勃,60多名黨員直拍巴掌。
“做大鄉村旅遊,推廣休閑農耕體驗。”這條發展新路子是王國玉從省委組織部“萬人示範培訓班”學來的。2015年以來,河北啟動“萬人示範培訓”工程,圍繞黨性教育、“三農”政策、社會治理、基層黨建4個重點,先後舉辦188期培訓班。與王國玉壹樣,目前已有30364名農村黨組織書記從中受益。今年底,河北將實現對全省5萬名農村黨組織書記培訓全覆蓋。
從“填鴨教學”到“基地模式”——村莊當教室 大地當課堂 村官當老師
“農村幹部是黨在基層的執政骨幹,是帶領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的‘領頭雁’‘主心骨’。提升這支隊伍的思想政治素質、服務群眾能力和履職本領,事關夯實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河北省委常委、組織部長梁田庚說,“萬人示範培訓”旨在打造固本強基的“龍頭工程”、精準脫貧的“引領工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助力工程”。
“萬人示範培訓”由省委組織部組織實施,省裏12個涉農部門和單位***同參與,抽調骨幹組建了180余人的省級教學師資庫,統壹調配,全省巡講。
“以往的培訓,理論性強,針對性差,農村幹部聽報告時間長了直想打瞌睡。”如何聽得懂、學得會、用得上?培訓班探索了“基地培訓模式”,全省布局,全國選點,確立了安徽小崗村等17家省內外培訓基地。
同樣地處太行山深處,邢臺市前南峪村和邯鄲市後牧牛池村,自然條件、資源稟賦相近,卻有天壤之別。前者經濟發展、村民富裕,被譽為“太行山最綠的地方”;後者收入微薄,生活艱難,是遠近聞名的窮山溝。2015年春天,後牧牛池村村支書劉留根參加了在前南峪村舉辦的示範培訓,深受啟發。回村後,他確定了發展新思路。很快,雜草叢生的荒山變成了滿眼經濟作物的“金山”,靠天吃飯的貧瘠旱地變成了可以灌溉的肥沃農田……2016年,村黨支部從北京人民大會堂捧回了“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獎牌。
村莊當教室,大地做課堂。培訓班把黨建示範點、產業園區、農民專業合作社、產業協會作為課堂,通過現場授課、實地觀摩、經驗傳授、座談交流,增強培訓的針對性、生動性和實用性。
如何讓課程更加符合村幹部的口味?培訓班安排熟悉農村工作經驗豐富的優秀縣委書記、鄉鎮黨委書記和村支部書記走上講臺,現身說法,說農民話、講鄉村事,讓學員們“帶著問題來,帶著答案走;帶著想法來,帶著辦法走”。
灤平縣周臺子村作為省級培訓基地之壹,兩年來承辦了16期培訓班。村支書範振喜最得意的是在村史館介紹本村的發展歷程:“以前,咱村人均收入不到400元,村集體還有8萬元外債。現在集體資產數十億,農民人均純收入已過萬。我願意把積累的經驗和體會講給更多的村支書,讓更多的鄉親們富起來!”
從“集體漫灌”到“精準滴灌”——因地制宜 因村施策 因人施教
“河北有7366個貧困村,脫貧攻堅任務艱巨。村黨組織責任很重。2016年我們聚焦抓黨建促脫貧,舉辦了40期精準脫貧班,對全省所有貧困村黨組織書記進行培訓,重點講解脫貧目標、扶持政策、思路方法,提升他們脫貧攻堅的信心和能力。”省委組織部副部長謝振學說。
壹把鑰匙開壹把鎖。省委組織部堅持“以農為主、以地為主”,科學設計培訓內容,量身打造課程體系。
2016年5月,滄縣幹河村美麗鄉村建設啟動,清拆難題讓村支書王林生直撓頭。帶著疑問,他參加了省委組織部在浙江舉辦的“美麗鄉村建設主題班”,“如何發揮農村黨員的先鋒模範帶頭作用,怎麽做群眾工作,我在這個班上學到不少招數,回來後清拆難題迎刃而解,我把清拆的心得體會寫成60篇日記,電視臺還來采訪我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