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紅軍歷次反圍剿戰爭時間表
1、第壹次反圍剿
1930年12月,蔣介石調兵十萬,以國民黨江西省主席、第九路軍總指揮魯滌平為南昌行營主任,組織指揮對中央革命根據地和紅壹方面軍進行大規模圍剿。
2、第二次反圍剿
1931年2月,蔣介石調集***二十萬人的兵力,發動了對紅軍的第二次圍剿。紅1方面軍第1、第3兩個軍團,***約三萬人在毛澤東、朱德指揮下粉碎了敵人的圍剿。
3、第三次反圍剿
1931年7月~9月,蔣介石自任圍剿軍總司令,何應欽為前敵總司令,率領約三十萬人的兵力,進兵圍剿,紅1方面軍在毛澤東、朱德指揮下又壹次粉碎了敵人的第三次圍剿。
4、第四次反圍剿
1933年1月底,蔣介石自任贛粵閩邊區剿匪軍總司令,以近40萬兵力,準備對中央蘇區發動第四次圍剿。紅壹方面軍總兵力約7萬人,在總司令朱德、總政委周恩來指揮下,粉碎了敵人圍剿。
5、第五次反圍剿
1933年9月25日至10月間,蔣介石調集約100萬兵力,直接用於進攻中央蘇區的兵力達50萬人,紅軍在錯誤路線指導下,於1934年10月從瑞金出發,開始了長征。
擴展資料:
1933年(民國二十二年)9月至1934年10月,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是,中國工農紅軍第壹方面軍在江西省南部、福建省西部地區反擊國民黨軍對中央蘇區最大大規模圍剿的戰役。
第五次反圍剿持續1年之久,是我軍戰史上第壹次重大的軍事失敗,其根本原因是戰略指導上的失誤,中央蘇區軍民全力以赴,為保衛蘇區,付出了巨大代價,給予國民黨軍大量殺傷。
但由於中***中央實行錯誤的軍事戰略和作戰原則,使這次反圍剿作戰始終處於被動,以致在紅軍遭到嚴重削弱、中央蘇區大部喪失的情況下,被迫進行戰略轉移,開始長征。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