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壹般人能學嗎
針灸壹般人可以學,但最好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學習。學針灸,首先要把全身的穴位都得記清楚。而且枕後部沒有顱骨的穴位是比較危險的,壹定不要自己亂紮,萬壹紮到延髓中樞會危及生命的。
針灸的作用
1、疏通經絡
針灸治病則可利用其“疏通經脈,調和氣血”的作用,根據經絡與臟腑在生理病理上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機理,在經絡循行分布路線和聯系範圍內選取壹些腧穴,進行針刺或艾灸,使經絡暢通,營運有度,氣血調和,陰陽平衡。
針灸疏通經絡作用同樣主要是通過經絡腧穴的配伍和針刺手法來實現的。以足陽明胃經為例:足陽明經氣偏盛之牙齦腫痛,取本經內庭穴,瀉熱通經止痛;足陽明經氣偏衰的胃痛,可取本經足三裏穴,溫通經絡補虛止痛;足陽明經氣逆亂,包括濁氣上逆的嘔吐,清氣不升的腹脹、腹瀉等。亦可取本經足三裏穴,升清降濁,調和胃氣;足陽明經氣阻滯引起的股髀部疼痛、麻木,可取本經髀關、伏兔等穴,疏通經氣,暢和氣血。
2、調和陰陽
疾病的發生,從根本上來說是陰陽的相對平衡遭到破壞,出現偏盛偏衰的結果。對於這些臟腑經絡功能失常的病理變化,運用針灸方法則可以調理陰陽,補偏救弊,恢復陰陽相對平衡,促進陰平陽秘,保持精氣充沛,形氣相合,神氣內存。針灸調和陰陽的作用主要是通過經絡腧穴配伍和針刺手法來實現的。例如:胃火熾盛引起的牙痛,陽熱偏盛,治宜清胃瀉火,取足陽明胃經腧穴內庭,針刺瀉法。寒邪傷胃引起的胃痛,屬陽邪偏盛,治宜溫中散寒,取足陽明胃經腧穴足三裏和胃之募穴中脘,針刺瀉法,並灸。
如果罐印紫黑而黯,壹般表示體有血瘀,如行經不暢、痛經或心臟供血不足等,當然,如患處受寒較重,也會出現紫黑而黯的印跡。如印跡數日不退,則常表示病程已久,需要多治療壹段時間。如走罐出現大面積黑紫印跡時,則提示風寒所犯面積甚大,應對癥處理以驅寒除邪。
罐印發紫伴有斑塊,壹般可表示有寒凝血瘀之癥。
罐印呈散紫點,深淺不壹,壹般提示為氣滯血瘀之證。
淡紫發青伴有斑塊,壹般以虛癥為主,兼有血瘀,如在腎俞穴處呈現,則提示腎虛,如在脾俞部位則系氣虛血瘀。此點常伴有壓痛。
罐印鮮紅而艷,壹般提示陰虛、氣陰兩虛。陰虛火旺也可出現此印跡。
罐印呈鮮紅散點,通常在大面積走罐後出現,並不高出皮膚。如系在某穴及其附近集中,則預示該穴所在臟腑存在病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