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材月度供需專題:供給穩中趨降 需求韌性延續
總結: 在供給相對平穩,需求保持中高增速的情況下,螺紋基本面階段性向好,對現貨價格有較強支撐。但對於期價而言,目前冬季需求轉弱的預期猶存,從推演節奏來看,高庫存仍有較大概率進入冬儲季,期價承壓。強現實弱預期下,預計鋼價暫時呈現區間震蕩走勢,如需求如期轉弱,則期價有可能提前反應;但如終端需求繼續保持強勁、原料端供需持續偏緊,市場預期或發生轉變。
建材需求韌性延續,轉弱預期猶存。 在地產銷售和融資監管雙雙趨嚴、建築業資金最寬松時間已逝的背景下,建材終端需求增速難以持續恢復至上半年旺季水平。但近期地產韌性猶存、冷冬前趕工壓力增強,疊加專項債集中發行支持部分基建項目用鋼需求迅速釋放,短期建材中高增速的建材需求仍有望延續至11月中旬,這壹點也從建材成交、杭州出庫等微觀數據中得以驗證。後期隨著落地資金收緊、凜冬將至,需求仍有轉弱預期。
鐵水產量穩中趨降,螺紋供給壓力緩解。 綜合外部擾動、季節性變動以及利潤成本結構等因素,預計後期鐵水和粗鋼供給節奏將呈現穩中趨降態勢。隨著盤線與螺紋價差持續性拉大,鐵水在螺與線之間進行了重新分配,從鋼聯周度數據來看,這種此消彼長的趨勢在10月也進壹步延續。目前螺紋供給端的壓力相較於前期已經明顯緩解,基本面的主要矛盾集中於需求持續性以及高庫存的去化節奏。
海外生產恢復放緩,進口沖擊暫時緩解。 疫情的再度發酵對海外終端需求造成沖擊,且鐵礦價格仍處於高位,嚴重限制了海外長流程企業的復產進度。從進口端來看,隨著9月鋼價回落以及海外經濟溫和復蘇,進口鋼坯的利潤持續收縮,9月中下旬後進口鋼坯的窗口暫時關閉,考慮到從采購到報關的滯後時間,預計10月鋼坯進口量將延續回落趨勢,表外供給的壓力將暫時緩解。
風險因素: 原料短缺引發成本上漲(上行風險);需求持續性不及預期(下行風險)
正文
壹、終端需求分析:韌性延續,轉弱預期猶存
1、概述:建材需求韌性延續,轉弱預期猶存
“金九”預期落空之後,“銀十”如期而至。相較於9月的低迷而言,10月建材需求出現明顯回升,國慶前後的備貨及補庫需求在9月底已經有跡可循,節後需求按鋼聯口徑計算,連續保持8%以上的增速。我們認為10月需求增速的恢復主要由以下原因所主導: 1、地產端的韌性。下半年以來,地產銷售回補上半年缺口,新開工面積絕對值增量維持較高水平,地產端用鋼強度並未明顯走弱,這是支撐建材需求的基本盤。2、部分資金逐步落地。雖然政策思路上對基建的依賴明顯減弱,但上半年新開工的大量基建項目嗷嗷待哺,隨著8-10月專項債的大量發行,有助於資金偏緊的項目迅速釋放建材需求。 3、趕工壓力增強。為了彌補上半年延誤的工期,下半年建築業施工面臨較強壓力,9月上中旬部分地區仍受到雨水天氣侵襲,受到抑制的趕工需求在10月延後釋放。同時,今年冷冬的預期又進壹步強化了10月的趕工壓力。 4、表外供給對表需的擾動下降。隨著國內價格回落以及海外經濟復蘇,進口鋼坯等鐵元素的窗口逐步縮小,9月下旬開始鋼坯進口量明顯回落,導致建材表需被低估的效應逐步減少。 整體來看,滯後的旺季需求在10月重新釋放。正如我們在9月的專題報告《跛足的建材需求:資金緣何持續偏緊?》中所指出的,在基建政策思路轉變、資金最寬松的時間已過的大背景下,四季度建材需求很難再現4-6月份持續15%增速的盛景,但隨著資金壓力邊際緩解、趕工推進,10月需求仍呈現出較強的韌性。站在10月底、11月初的時間節點,從建築業施工延續性以及建材成交、杭州出庫等微觀數據看,建材需求尚未出現明顯轉弱跡象,預計中高增速的建材需求至少能延續至11月中旬。後期隨著落地資金收緊、凜冬將至,需求仍有轉弱預期。
2、地產解讀:監管政策影響初現,用鋼需求韌性仍存
監管政策加嚴對地產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壹是部分地方城市為抑制過熱從銷售端進行政策收緊,二是部委層面的“三線、四擋、5%”的融資端監管。從地產分項數據來看,監管政策的影響已經開始部分顯現。 對於銷售端而言,5-8月的銷售面積增速連續維持9%以上的較高水平,監管加嚴後,9月銷售增速開始出現明顯回落,分城市能級來看增速也出現了明顯分化,壹線城市增速繼續攀升,而二線增速回落最早、幅度最大;前期剛需釋放後,占比最高的三線及以下城市銷售也開始轉弱。商品房銷售增速的轉弱開始向地產資金來源端傳導,9月銷售回款增速也大幅回落。“三道紅線”對地產企業的影響也進壹步凸顯,融資不斷收緊後,地產企業拿地熱情受到抑制,疊加地方政府出讓土地的意願也有所下降,近期土地成交面積持續回落,9、10月份已經明顯低於去年同期水平。從長遠來看,在銷售回款增速逐步回落、自籌資金融資難度增加以及地產信貸收緊的情況下,開發資金來源穩定性存在隱患,銷售趨緩、拿地減少的影響將逐步在施工端得以體現,不利於遠期的建材終端需求。
但從短期來看,9月開發資金來源仍保持14.5%的較高增速,因此地產投資增速仍有小幅回升。從分項看,經過前幾年高周轉,房企保有了大量存量施工面積,建築工程投資的高增速有較強的持續性,存量施工的趕工壓力成為地產端用鋼需求的重要支撐;另壹方面,雖然土地成交持續轉弱,但土地購置費用滯後於實際成交,因此目前尚未對地產投資產生明顯拖累。
9月地產新開工增速轉負,壹方面受到拿地減少的影響,另壹方面也與2019年同期的高基數有關,從絕對量上來看,2億平的新開工面積對於9月而言並不低,考慮到前期新開工增速保持較高水平,預計開工增速轉弱對用鋼強度的實質影響暫時難以體現。2019年10月新開工增速高達23%,高基數下,今年10月的新開工增速可能進壹步回落,屆時有可能對市場情緒產生壹定沖擊。 整體而言,從融資端和銷售端對地產監管的加強,已經開始對部分地產指標產生實質影響,遠期存憂。但在前期新開工增量較大、存量施工面積高企、趕工壓力增強的背景下,短期地產端用鋼需求仍有韌性。
二、鋼材供應:國內穩中趨降,進口沖擊緩解
1、鐵水產量穩中趨降,螺紋供給壓力緩解
下半年各類限產擾動相較於前幾年同期明顯減少,低利潤下,鐵水產量基本保持穩中趨降的態勢。1-9月國內生鐵產量累計同比3.8%,9月當月同比12.6%,考慮到去年10月國慶閱兵限產影響,預計10月同比增速將進壹步上升;1-9月粗鋼產量累計同比4.5%,9月當月同比11.8%。 得益於環保設施的增加以及地方政府保經濟的意願,下半年的各類限產擾動明顯少於過去幾年同期,部分地區單點限產對全國鐵水產量影響有限,而且實際執行力度也較為壹般。以唐山為例,雖受到壹定環保管控影響,但唐山高爐產能利用率變化相較於前兩年明顯更為平滑。從高爐檢修量來看,由於環保及慶典等擾動較少,截至目前的累積檢修量略低於過去兩年同期,預計四季度高爐檢修將繼續穩步推進。
在外部擾動相對較少的情況下,鐵水排產計劃將更多根據利潤情況並結合季節性變動進行。隨著焦炭提漲連續落地,鐵水成本維持高位,長流程煉鋼利潤受到擠壓維持較低水平,短流程平電生產也處於盈虧平衡邊緣,在終端需求季節性轉弱的預期下,鋼企提產意願較低。 值得壹提的是,隨著長流程爐料價格的不斷攀升,鋼材的成本結構近期也發生了壹定的變化:長流程螺紋差成本連續超過電爐谷電成本,近期幾乎與電爐均電成本持平。低供給彈性的長流程成為高成本生產的來源,而高供給彈性的短流程成為低成本的生產來源,導致電爐對粗鋼產量的調節作用下降。因此,綜合外部擾動、季節性變動以及利潤成本結構等因素,預計後期粗鋼供給節奏將呈現穩中趨降態勢。
對具體鋼材品種而言,螺紋與線材產量的變化趨勢出現分化。隨著盤線與螺紋價差持續性拉大,鐵水在螺與線之間進行了重新分配,螺紋產量程產量自6月以來不斷回落,而線材產量則連續回升,從鋼聯周度數據來看,這種此消彼長的趨勢在10月也進壹步延續。目前螺紋供給端的壓力相較於前期已經明顯緩解,基本面的主要矛盾集中於需求持續性以及高庫存的去化節奏。同時,螺紋產量的回落也存在壹定風險,盤線-螺紋價差拉大的原因在於地產存量施工趕工壓力增強,對盤線需求高企,地面以上施工對小規格螺紋的需求也相對較多,如果鋼企持續轉產盤線或小規格螺紋,則後期大螺紋可能面臨階段性缺規格的風險。
2、海外生產恢復放緩,進口沖擊暫時緩解
進入秋冬季,海外歐美發達國家以及印巴等發展中國家均迎來了疫情的第二波肆虐,海外日均新增確診屢創新高。疫情的再度發酵對海外終端需求造成沖擊,且鐵礦價格仍處於高位,嚴重限制了海外長流程企業的復產進度。 9月海外高爐生鐵產量3320萬噸,環比下降100余萬噸,同比下降8.8個百分點,對煉焦煤和鐵礦的需求增量帶動有限。電爐生產恢復相對較快,帶動國際廢鋼價格緩慢回升,9月海外粗鋼產量達6380萬噸,環比基本持平,同比-6,8%。
從進口端來看,隨著9月鋼價回落以及海外經濟溫和復蘇,進口鋼坯的利潤持續收縮,9月中下旬後鋼坯進口的窗口暫時關閉,考慮到從采購到報關的滯後時間,預計10月鋼坯進口量將延續回落趨勢,表外供給的壓力將暫時緩解。從進口鋼坯的來源和去向看,板坯主要來自獨聯體、南美和東南亞,方坯主要來自南亞、西亞、東南亞以及獨聯體,不論方坯還是板坯,均主要流向華東三省,鋼坯進口量的下降,有利於緩解華東的供應壓力。
除鋼坯外,今年海綿鐵、面包生鐵以及熱壓鐵塊也被作為廢鋼的替代品大量進口,1-9月累積進口海綿鐵260萬噸,累積進口面包生鐵385萬噸,可入電爐或轉爐成為鐵元素供給的邊際增量。
三、總結:基本面階段性向好,預期壓制期價
如前所述,在地產銷售和融資監管雙雙趨嚴、建築業資金最寬松時間已逝的情況下,建材終端需求增速難以持續恢復至上半年旺季水平。但近期地產韌性猶存、冷冬前趕工壓力增強,疊加專項債集中發行支持部分基建項目用鋼需求迅速釋放,因此短期建材中高增速的建材需求仍有望延續至11月,這壹點也從建材成交、杭州出庫等微觀數據中得以驗證。 在供給相對平穩,需求保持中高增速的情況下,螺紋基本面階段性向好,帶動庫存保持較快的去化,對現貨價格有較強支撐。但對於期價而言,目前冬季需求轉弱的預期猶存,從庫存推演節奏來看,如欲在冬儲季開始前將庫存去化至去年同期水平,則需未來5周周均去化84萬噸,即周均螺紋表觀消費須保持450萬噸左右,從往年需求變化節奏來看保持這壹增速有較大壓力。因此高庫存仍有較大概率進入冬儲季,預計屆時可能會壓制貿易商冬儲備貨,倒逼鋼企減產,期價在 這壹預期下承壓,相較現貨偏弱。 強現實弱預期下,預計鋼價暫時呈現區間震蕩走勢,需繼續跟蹤需求的持續性和變動節奏,如需求如期轉弱,則期價有可能提前反應;但如終端需求繼續保持強勁、原料端供需持續偏緊,市場預期或發生轉變。
本文源自曾寧黑色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