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愚蠢花幾萬去培訓“量子速讀”的背後體現了中國家長什麽樣的焦慮?
最近,看似愚蠢花幾萬去培訓“量子速讀”的背後其實體現了中國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太高,父母就期望讓那些騙局機構成“現實”,我認為最基本的壹條,恐怕就是在孩子的學習問題上,不要總想走捷徑,不要總想把孩子培養成“神童”,總想著讓孩子掌握“超能力”。
近期,“量子波動速讀法”的騙局,騙取了壹幫又壹幫的家長的錢,該培訓機構說,學了“量子波動速讀法”,高速翻動書本,甚至眼睛不看書本,書的內容就會通過量子波動進入腦海,用1-5分鐘就可以看完10萬字的書,並且是可以把內容完整復述出來。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教育學者熊丙奇指出,所謂量子波動速讀,與此前曾經廣泛傳播的蒙眼識字、聽聲音識字等培訓性質差不多,“完全沒有科學依據,也違反基本的教育常識。就是針對家長望子成龍的焦慮心態,忽悠家長。”
很多人嘲笑這些孩子的父母,認為“父母的智商才是孩子成功路上的最大絆腳石”,甚至以鄉野愚民類比。可量子波動速讀班壹直走高大上路線,遍布全國,主打大城市,學費動輒五萬元,忽悠的可不是鄉野愚民,而是具備壹定學歷、見識和經濟能力的城市中產。這個群體的智商並不會低於平均線,甚至還會明顯超出。之所以要交智商稅,完全是“為了孩子”。
家長焦慮的樣子,就是這個時代最難看的面子;但家長不焦慮的樣子,就是孩子教育最需要的裏子。而“品控”的意義在於,承擔自身的責任,關註每壹個孩子未來想要成為怎樣的人。當壹切越來越可控、越有序,焦慮就會過去,教育就會痊愈,讓家長和孩子都實現各自的心願和理想,便是現實做出了最後的松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