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壹個玻璃杯為什麽會被國家禁止處境展覽?
水晶杯,通常是指無鉛水晶玻璃加工而成可供飲用的杯子或酒杯,隨著科技和工藝普及,水晶玻璃已用作茶杯,成為新時代時尚人士的喜愛;另壹種是常見的水晶酒杯。無鉛水晶因為透明度、亮度更高,所以很受消費者和加工廠家的喜愛。這樣現代化的產物,如果出現在壹座古墓之中,是否令人覺得有些訝異呢?妳還真別小瞧了古人,水晶杯在中國,可是歷史悠久啊!
1990年10月,壹只水晶素光杯從杭州半山鎮石塘村工農磚瓦廠的壹座戰國時期土墩墓裏被發現。當時,考古人員挖到裏地面壹米多深的地方,突然從泥土裏露出來壹絲晶瑩的光芒,於是,他們小心翼翼地用刷子,用雙手,耗費了半個多小時,才將這個水晶素光杯呈現在諸位的面前。這只通體平素、簡潔、透明,沒有任何紋路裝飾,只是帶有壹點淡琥珀色的素光杯,還經過了拋光技術的處理,加上中低部水晶特有的絮狀物,簡直是巧奪天工之作啊!現代技術都比較難做出這樣級別的物品,所以,壹時之間流傳著壹只穿越到戰國時期的水晶杯被發現的謠言。
蘇秉琦
而在送到北京鑒定之後,當時中國考古學界的泰鬥人物蘇秉琦先生將其捧在手中,不住地打量,欣賞,贊嘆道:“這是絕對的國寶!國寶啊!”不過,專家的解釋,擊破了所謂穿越的謠言,古代工匠是能夠制造出工藝水平如此高的水晶制品的。
首先,我們國家使用水晶的歷史非常悠久,作為世界主要水晶產地的中國,使用水晶的歷史可以追溯到60萬年前的北京猿人。考古學家研究表明,在北京猿人時期,周口店北京人遺址出土的水晶是當今人類已發現的最早使用水晶的記錄,在新石器時代的遺址或是墓葬中,水晶制品的數量極為可觀。而在夏商周這樣成型的朝代遺址中,水晶制品的水平更加精細生動,春秋時期的墓址中,還鞥能夠發現壹些水晶雕刻而成的生肖雕像。所以,戰國時期,想要制成這麽壹個水晶素光杯,並非是難如登天。
再看這只水晶素光杯,其珍貴程度堪比價值連城的各類寶物,貴族人用此物,不可能像現在壹樣運用於漱口、飲用,放在正式的場合比較合適。例如,每歲祭祖之時,擺上這麽壹只水晶素光杯,不僅給祖宗長面子,天下人也會說後輩晚生有孝心,有出息呀!這只水晶杯,除了工藝價值之外,其文化蘊含亦是不可小覷。
無論如何,這只水晶素光杯的價值已經是不言而喻的了。在2002年,中國國家文物局發布的《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戰國水晶杯以其獨特的歷史和藝術價值,名列其中,成為首批禁止中國出國(境)展覽文物之壹。的確,這麽貴重的東西,可不能在炫耀的過程中蒙受損失,不然可是對文物的大不敬,對人類文化遺產的大不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