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國際漫評 - 17年過去,再看火爆全國的“05屆超女”,差距壹目了然

17年過去,再看火爆全國的“05屆超女”,差距壹目了然

2005年,湖南衛視聯合天娛傳媒推出了《超級女聲》,這是該檔節目的第二季,有了前壹年的鋪墊,這壹屆的熱度堪稱空前絕後。

毫不誇張地說,“05屆超女”堪稱選秀史上的奇跡,上至耄耋之年,下至懵懂孩童,都參與了這場超級盛宴。

在那個沒有打榜和超話的年代,偶像的每壹票都是粉絲用壹塊錢壹條的短信真金白銀砸出來的。

《超級女聲》前後舉辦了四屆,為何只有05屆能創造奇跡。

第壹,節目的精神內核。

當時整個中國都受到日韓 娛樂 文化的沖擊,青少年的精神上急需壹個寄托,來滿足他們對夢想的追逐。

《超級女聲》的旗號是 “想唱就唱”, 不問年齡,不看外貌,只要有音樂夢就能站到舞臺上。

在海選階段,誕生了許多現在看來“尷尬”的場面,但對選手來說,只要散發著自信的光芒,就是實現了價值。

第二,重新定義了個性。

“05屆超女”湧現出了壹批留著短發的中性選手,比如李宇春、周筆暢,她們打破了傳統審美,重新定義了女性形象。

女性被壓抑了多年,她們的出現,是女性主義崛起的象征。

第二,宣傳到位。

這壹屆《超級女聲》請來了柯以敏、黑楠等當時頗具人氣的歌手當評委。

同時,節目還聯合 娛樂 公司和品牌造勢, 開創了節目宣傳的先河。

天時地利人和等諸多因素疊加,讓“05屆超女”的風頭強勁,壹度蓋過了“04屆超女”,甚至改變了華語樂壇的走向。

17年過去,再看火爆全國的“05屆超女”,有人站到了金字塔頂端,有人把壹手好牌打到稀巴爛,其實命運早已埋下了伏筆。

2005年,李宇春獲得近353萬投票,站上了冠軍舞臺。

那壹年,她才21歲,青澀,內向,大學還沒畢業。

中性風,靈動的歌聲,利落的舞姿,連何炅都說:

壹個被大眾 娛樂 制作出來的“爆款”,就像璀璨的煙花,絢爛奪目,卻容易轉瞬即逝。

但李宇春這些年的發展是有目***睹的。

毫不誇張地說,在所有“超女”中,她挖掘出了身上最大的潛能,並且打開了最廣闊的天地。

她會唱歌也會寫歌,能當地方文化的宣傳大使也能站上國際舞臺,能接地氣也能駕馭高雅和 時尚 ,她能跳出絕美舞姿也能演繹底層角色。

李宇春就像壹塊橡皮泥,怎麽捏都能成型。

更重要的是,她身上沒有醜聞,壹直幹幹凈凈,成為正能量的典範。

從拼命歌手走到頂級藝人的地位,李宇春做對了三件事。

第壹件事:保持清醒。

當普通人被巨大的名利裹挾後,容易飄向天,忘卻初心,眼高手低。

可李宇春卻很清醒, 清醒地知道自己想要什麽,清醒地認知到爆紅不過是浮雲。

2007年,在《天下女人》節目中,楊瀾問李宇春:

李宇春回答說:

有了這份清醒,她才能腳踏實地去做音樂。

選秀結束後,公司給李宇春安排了密集的活動和商演,擠壓了李宇春所有的時間。

2006年到2007年,李宇春壹邊忙著“WhyMe”演唱會,壹邊太合麥田合作出專輯。

《皇後與夢想》和《我的》兩張專輯,銷量火爆,讓李宇春拿到不少歌手獎項。

但是靠著唱片公司的包裝,始終缺少李宇春自己的味道。

2008年開始,李宇春把心收回到音樂上,獨立企劃了《少年中國》,貼合奧運精神,傳承少年精神。

同時,李宇春在歌曲裏加上青春或中國風的特色,加強了歌曲的記憶點。

有了代表作,不浮躁,不做作,為她的星途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第二件事:保持個性。

李宇春是以中性風出圈的,這種風格在當時面臨諸多爭議,有人說她“男不男,女不女”,還有人說她帶壞 社會 風氣。

曾經在演唱會上,有人高喊“春哥”試圖侮辱她。

但是李宇春從來沒有退縮過,她始終堅持自我,幹練的短發,充滿力量感的服裝,壹次次挑戰著傳統審美。

李宇春的特色,讓她在 娛樂 圈有了差異化和記憶點。

她更了不起的是,在中性這條路上走出了 時尚 風格,成為各大品牌的寵兒。

如今的李宇春,已經成了女性力量的代言人。

第三件事:保持進取。

音樂之外,李宇春不斷拓寬自己的天地,在影視上也有不菲的成績。

從《十月圍城》《龍門飛甲》到《血滴子》《如夢之夢》,讓我們看到她的無限可能性。

時尚 圈、音樂圈、影視圈,李宇春都有壹片天地,並且打造出了屬於自己的品牌,完成了商業價值,更開創了“超女”神話。

當年李宇春最強勁的對手是周筆暢,兩人都是中性風,唱功不相上下。

最終,周筆暢以微弱的票數之差,拿下了亞軍。

不出意外的話,周筆暢現在的咖位該和李宇春差不多,但17年過去,周筆暢和李宇春已經是兩種人生。

周筆暢無法成為頂流,是她的選擇,也是她的宿命。

在《超級女聲》的舞臺上,周筆暢曾說:

只想專註音樂,單這壹條,就註定了周筆暢無法大紅大紫。

要知道,比賽結束後,李宇春開啟巡回演唱會,參加各種商業活動,鞏固人氣。

這些或許不是李宇春的初衷,但她照做了,也收獲了國民度。

但周筆暢不願意妥協,天娛傳媒為她打造了壹首《筆記》,傳唱度很高,卻不是她想要的。

當周筆暢意識到自己的規劃和公司的主張沖突時,她直接解約,即使面臨天價解約費,也阻擋不了她離開的決心。

那壹年,她20歲,青春正盛,叛逆乖張,不明白背後的代價有多大。

壹個初出茅廬的新人,公司把妳捧紅了,妳卻恩將仇報,這讓周筆暢陷入第壹個輿論漩渦。

解約後,周筆暢簽約樂林文化,想要純粹地做音樂,專輯《誰動了我的琴弦》賣了百萬張,各種音樂獎項拿到手軟,但在新公司的成績也僅限於此。

周筆暢太天真了,她依舊我行我素,拒絕代言,拒絕活動,拒絕壹切與音樂無關的事情。

任何壹個公司捧壹個藝人,都要實現商業化的價值,周筆暢的倔強再次與公司理念背道而馳。

兩年後,周筆暢和樂林文化不歡而散, 同時也錯過了發展的黃金時期。

後來,周筆暢簽約金牌大風,出了三張專輯,音樂上是不俗的,但投入市場卻反響平平。

周筆暢在藝術上的要求很高,不屑創作“口水歌”,更不屑迎合觀眾,也就導致她的傳唱度高的歌曲不多。

她曾經看不上的《筆記》,到現在依然是各大平臺的熱歌。

周筆暢除了個性上與 娛樂 圈格格不入之外,她還受限於外形。

同樣是中性風,李宇春高挑、臉型立體,能駕馭各種造型,但周筆暢的方圓臉,容易讓人和 “土氣”“鈍感” 聯系在壹起。

因此,在 時尚 這條路上,周筆暢是走不通的。

關於個人風格,周筆暢迷失過,曾經壹段時間, 她嘗試過女性風,留長發,穿高跟鞋、緊身衣。

這樣的造型,非但和周筆暢本身的氣質違和,還失去了特色。

周筆暢意識到自己外形的短板,索性微調,把曾經的方圓臉變得棱角分明,加上瘦身塑型,整體的氣質擡高了壹個階梯。

再配以中性和溫柔相融合的服裝,她的 時尚 感出來了。

這幾年,周筆暢活躍在綜藝舞臺,帶著自身的音樂實力,和幽默真實的個性,備受歡迎。

跌跌撞撞十幾年,周筆暢終於明白,必須做壹些與音樂無關的事情,才能搶占市場和流量。

周筆暢變了,變得圓滑,懂得妥協了,這是好事,說明她不再是那個渾身是刺的小姑娘,她成熟了,蛻變了。

這樣的周筆暢,反而多了幾分可愛和大氣,她的未來壹定會越來越好。

張靚穎不走中性風,但在2005年的那場狂歡中,依然掩蓋不了她的光芒。

她的長相不算出眾,但身上有兩個無法超越的標簽: 海豚音和英文歌。

天生的好嗓子,是老天爺賞飯吃的。

曾自考進四川大學外國語學院,無心插柳柳成蔭,擅長英文, 為她後來的國際之路鋪好了路。

相比周筆暢坎坷的星途,張靚穎的上位之路, 每壹步都堅定且準確。

第壹步:發揮自己的優勢。

張靚穎嗓音條件非常好,可剛可柔,可高亢可低沈,在詮釋抒情歌時細膩生動,讓聽眾有十足的代入感。

因此,張靚穎的專輯,基本上往抒情歌的方向走,也就最容易出圈。

張靚穎出道後, 幾乎每壹年都會有傳唱度較高的歌曲。

比如2006年的《如果愛下去》,2007年的《我們說好的》,在張靚穎的情歌中,妳能感受到極致的孤獨和落寞,每聽壹遍,仿佛和她經歷過壹場愛情。

張靚穎不擅長創作,但她擅長詮釋。

第二步:演唱影視歌曲。

演唱抒情歌的歌手很多,不缺張靚穎這壹位。但是張靚穎獨辟蹊徑,瞄準影視歌曲。

只要壹部影視劇受歡迎,片尾曲、片頭曲自然也跟著火了起來。

2008年,周迅和陳坤飾演的《畫皮》備受矚目,張靚穎唱了主題曲 《畫心》 ,這首歌在網絡上有超過1億的下載量,為張靚穎打響了名號。

2009年,電影《花木蘭》上映,張靚穎演唱了插曲 《木蘭心》

如今,為影視劇獻唱,依然是張靚穎的壹塊蛋糕,她獨有的唱腔,可高雅可雄壯可柔情,適合各種主題的影視劇。

第三步:進軍國際舞臺。

如果只是唱唱情歌,還不足以讓張靚穎在華語樂壇無可代替,她還有壹張王牌是英語。

站上國際舞臺的中國歌手並不多,李玟算是壹個,但她在美國長大,英文對她來說是母語。

張靚穎要闖國際之路,卻沒那麽簡單,但她依然交出了耀眼的成績單。

她是華語樂壇第壹個演唱好萊塢大片全球主題曲的歌手,她是第壹個登上奧普拉脫口秀的;

她走過戛納紅毯,出席過格萊美,接受過紐約雜誌的專訪,還維秘舞臺表演過。

無論張靚穎在國外的知名度有多大,登上過國際舞臺,她的整體形象就變得高大上了。

張靚穎在事業上步步高升,唯獨在感情上蒙了心。

和馮軻十幾年的糾纏,是她身上唯壹落人口實的話題。

還好她及時醒悟,調轉車頭,重新出發。

不過,如果沒有馮軻,張靚穎的音樂之路是成是敗,又是另壹回事了。

相比前面三位,何潔在當年的流量弱壹些,但她依然有不可小覷的力量。

用“靜如處子,動如脫兔”來形容她再恰當不過,小小的身體,安靜的時候甜美可人, 要是唱起歌跳起舞,她骨子裏又有壹種狂野感,有人說她是另壹個李玟。

再者,何潔的嗓音具有辨識度,唱歐美歌時熱辣火爆,唱抒情歌時直擊人心。

在壹眾超女中,何潔的可塑性很強,在唱跳歌手稀缺的華語樂壇,她完全可以分壹杯羹。

天娛傳媒也看到了何潔身上的潛力,比賽結束後,各種資源傾斜。

還專門為她打造了偶像劇《美麗分貝》,為她做配的是賈乃亮和李宇春,那首《妳壹定要幸福》紅遍大江南北。

在巨大的名利裹挾下,何潔放飛了自我。

首先,摔倒醜聞。

那兩年,何潔總是在摔倒,走紅毯摔倒,在路邊摔倒,在機場摔倒。

大眾紛紛指責何潔炒作、博眼球,沒想到她根本不在怕的,直接回應:“我會繼續摔倒,直到妳們註意到我的音樂。”

想自己的音樂被更多人看見,這是每壹個歌手的訴求, 但是用這種無底線的方法,只會敗光觀眾緣。

再者,無止境的緋聞。

和赫子銘結婚前,何潔的緋聞男友從《快樂男聲》選手金燦、郭敬明到釋小龍。

當“超女全國三強”在拼命發專輯時,何潔忙著梳理這些紛繁復雜的私生活,根本沒有心思搞音樂。

出了幾張專輯,但是反響平平。

當偶像人設搖搖欲墜時,粉絲不會為妳的音樂買單。

然後,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婚姻。

2013年,何潔和赫子銘結婚時,瘋狂秀恩愛、曬幸福,壹瞬間成了“05屆超女”中最幸福的人。

婚後,何潔生下壹兒壹女,忙著當媽媽更沒時間專註音樂了。

如果何潔和赫子銘就這麽幸福下去, 何潔也不至於有後面的狼狽

只可惜,這對鴛鴦在2016年互揭老底,撕到只能用離婚來收場。

作為壹個被愛所傷的單親媽媽,何潔獲得了不少同情分,本該是第二個事業契機,她再次掉鏈子了。

最後,和刁磊的婚姻

何潔壹邊在節目上哭訴“再也不結婚了”,壹邊和刁磊生下了三胎。

至此,何潔的路人緣基本敗光了。

從“超女”積累下來的鐵粉,只能對何潔恨鐵不成鋼。

後來的何潔掌控不了自己的身材,也掌控不了事業風向,只能自降身價投身到商演。

偶爾出現在綜藝,她也無法將散落滿地的牌撿起來。

同樣有叛逆不羈的壹面,周筆暢是守住初心,精進音樂,而何潔是放任自我,用壹段段感情來和世界對抗。

若她能活成蕭亞軒也無可厚非,可偏偏看男人的眼光壹般,又拼命造孩子,最終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想起“超女”舞臺上的何潔,恍如隔世。

如今的何潔再難有翻身之地,或許成為母親、成為妻子,也是另壹種求仁得仁的圓滿吧。

紀敏佳是《超級女聲》的忠實選手,2004年她就參加了,但是只獲得了成都賽區第四名。

她對這個名次十分不滿意,當場放狠話“選秀就是選美”。

2005年,紀敏佳再次登上《超級女聲》的舞臺,壹雪前恥,唱紅了鳳凰傳奇的《月亮之上》,獲得全國第五名。

紀敏佳的唱功不錯,渾厚且有爆發力,完全是靠實力積攢的人氣, 當時徐靜蕾還幫她拉了票。

但後來的紀敏佳還是泯然眾人,直到消失在大眾視野。

總結起來,紀敏佳的高開低走有三個原因。

第壹:沒有特色。

相比前面四強,紀敏佳缺少了自己的特色。

雖然唱功不錯,但是她豪邁的風格,在當時並不是主流。

論外形,普通的長相和氣質,沒有差異性。

第二:沒有創作能力。

選秀結束後,紀敏佳出了壹張翻唱專輯《靚絕》,收錄了《天堂》《蒙古人》等音樂作品,翻唱唱得再好,沒有創作能力,很難走出壹條星光大道。

第三:沒有資源。

基於以上兩點,天娛傳媒並沒有簽下紀敏佳,倒是評委黑楠簽下了她,但很可惜,出專輯,演電影,都沒能讓紀敏佳站穩腳跟。

當李宇春、周筆暢、張靚穎、何潔席卷華語樂壇的時候,根本沒有紀敏佳的壹席之地。

現在的紀敏佳已經改名為“紀丹迪”,模樣大變,被質疑整容。

2017年,紀敏佳結婚生子,步入人生的新階段。

17年過去,再看05屆《超級女聲》的全國五強,當時站在同壹起跑線的小姑娘,如今命運卻大不同。

李宇春、周筆暢和張靚穎,不負眾望,抓住機遇,用自身的努力和實力拼湊起了璀璨星途。

如今,她們依然是華語樂壇的中流砥柱。

最可惜的是何潔,壹手好牌打到稀巴爛,曾經熱辣歌手,終究還是被感情拖累。

而紀敏佳高開低走,淪為路人,壹切都好像是命中註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