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納盒越多越好?斷舍離原則:想著「現在」
作者\韌與柔生活團隊
妳有想過為什麽要進行「收納」的動作嗎?當妳工作壹整天身心俱疲,回家正想要好好休息放松時,卻看到這樣的景象……椅子上堆滿衣服、桌上擺滿吃剩的零食或沒有歸位的各種遙控器、充電器等,相信妳的心情壹定更加「阿雜」。
家的存在,應該是壹個讓人感到自在、安全和溫馨的所在,讓人可以放松、休憩的空間。但是我們卻在無形之中,不知不覺的把家變成了壹個大型儲物空間,堆積了各式各樣的雜物,讓自己被各種物品占據了生活空間,心煩意亂無法放松也無法平靜。
妳家也和照片裏壹樣嗎?如果妳都不整理的話,3年後會變成現在的2~3倍亂!
物品去留的原則
請壹心壹意地想著「現在」。
■這個退流行的包包,我「現在」會背出門嗎? ■這條太緊的褲子,我「現在」穿得下嗎? ■這些過期的雜誌,我「現在」有拿來看嗎? ■孩子幼稚園的英文書,他「現在」會復習嗎? ■去旅遊買的紀念品,我「現在」有拿出來擺嗎?
沒有它,我「現在」的生活會更好!
其實,只要多問自己幾次這種問題,若猶豫超過2秒(沒錯就是2秒!),馬上就知道丟棄了也無所謂。那些堆積雜物、衣服、玩具、書籍,占據家裏的空間,使生活變擁擠,更讓我們對「未來」產生盲目的期待。
■減肥下來就可以穿了:其實根本無心減肥,反復做不到的承諾。 ■暑假可以幫小孩復習:已經過去壹個月了,那些書從沒動過。 ■這包包會再流行回來:流行會不會回來不知道,新買的倒是不少。 ■是法國買的紀念品耶:話雖如此,也只是堆在櫃子的深處。
推薦閱讀:怎麽收怎麽亂?越懶越要學會「順手收納」的3大原則
人們總是會對物品產生「不理性」的判斷,進而催眠自己「還會再用到,丟了太可惜」。甚至有些人還會用「浪費」困綁自己,好像丟棄不要的東西,是犯下滔天大罪!然而,說得嚴肅壹點,留著無用的東西,占據自己居家的空間和生活,才是真正對不起自己。自己用不到的東西,舍不得它流通出去,發揮用處的話,事實上「囤積著,才是真正的浪費」!
收納前,到底要不要買收納盒呢?
我們經常在收納的前後,遇到這樣的詢問:
■「我需不需要買收納籃呢?」 ■「妳們有在賣收納用具嗎?」 ■「可以請妳們幫我買好嗎?」
首先,到底需不需要再添購收納工具呢?我們的答案,通常是「先不要」。
往往在初步的收納階段,會分類出很多「現在」用不到的東西,可以舍棄、回收、捐贈,就是不需要再留在家裏。《斷舍離》的作者曾用無人寵幸的大奧側室,來形容這些擺在家裏雜而無用的東西,當分類與抉擇的工作做完了,或許家裏的空間遠比自己認知的還多。
再來,更常見的第2種可能:「啊!原來我想買的收納盒不適合!」
很遺憾,經常會發生這種失誤。所以先用家裏原有的工具去做收納,真的需要再添購的時候,也能夠更了解自己現在的需求,不容易買錯,全部的收納盒壹起買,相同的顏色和材質看起來也比較整齊。若是想到就買、壹個接壹個買,各個收納盒的顏色不同,家裏看起來很容易顯得淩亂,各品牌大小不同也很難堆疊。
購買收納盒前, 請先停(停下來思考)、看(環視自己的收納空間)、聽(聽取專家或親友的建議)。
推薦閱讀:循環再利用!紙箱四招變身收納好物
收納物品買越多,家裏越整齊?
大家對於收納這件事,總有壹個天大的誤會,以為東西太多的話,只要買收納用品就可以解決收納的困擾了,不管東西的數量有多少,如果櫃子不夠放了就再買新的櫃子來塞,這樣惡性循環不但沒有改善收納的問題,還可能造成其他問題。
例如:可能買了家中不適用的收納用品,或是分批購買的收納用品格式不壹、五顏六色、有高有矮,結果看起來更為雜亂,反而造成收納災難,又多花壹筆開銷。
收納第壹步驟是先檢視物品本身,第二步驟再來考量空間,先聚集「收」拾,然後才能「納」入空間。 至於要納入怎麽樣的空間呢?只要堅守底下2個簡單的原則,就能整齊壹輩子喔!
善用收納物品,就能讓家裏看起來幹凈整齊。
提醒!要買收納用品之前,先看看家裏的物品跟空間適合哪壹種再購買,才不會造成浪費!選擇收納物品時,最好選擇透明(霧面)的,能讓物品更壹目了然。
橙實文化授權轉載 原文出處壹收到位!專業團隊的3步驟收納術
執行編輯:Hov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