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國際漫評 - 唐朝關於抹茶的詩句

唐朝關於抹茶的詩句

1. 跟抹茶有關的句子

抹茶(Matcha)源於中國隋朝,興起於唐朝,鼎盛於宋朝,至今已有壹千多年的歷史。“碧雲引風吹不斷,白花浮光凝碗面”。是唐代詩人盧仝對抹茶的贊美,詩句中對抹茶泡沫的形狀、顏色做了描述和贊美。

中國自明代以來,開始流行沖泡飲茶,中國抹茶茶道遂告失傳,中國古代文明的結晶――茶磨也隨之絕跡,中國抹茶(Matcha)形成歷史斷代,成為中國茶人心中永遠的痛。相反,九世紀末隨遣唐使進入日本的中國抹茶(Matcha),在日本卻得到了發揚光大。日本人將品茶與宗教哲學、社會道德、品行修養融為壹體,將飲茶上升到“道”的高度,獨具特色的日本茶道現已成為日本的國粹,引為國賓之禮,譽為日本之最。

21世紀初,中國旅日學者把抹茶攜歸祖國,在上海浦東新區建立了中國第壹個抹茶工廠,研制發明了多項抹茶設備,並取得專利,從此結束了"抹茶=日本"的歷史,迎來中國抹茶第二春。

2. 描寫“抹茶”的詩句有哪些

《詠茶十二韻》(唐·齊已·五言排律) 百草讓為靈,功先百草成。

《對茶》(唐·孫淑) 小閣烹香茗, 疏簾下玉溝。《鯨川八景·客船晚煙》宋 家鉉翁 晚來應是盧仝過,留得茶煙壹抹橫。

《夏日閑居》(唐·張籍) 藥看辰日合, 茶過卯時煎。《尚書惠蠟面茶》 (唐·徐寅) 武夷春暖月初圓,采摘新芽獻地仙。

《嘗茶》 (唐·劉禹錫) 生怕芳叢鷹嘴芽,老郎封寄謫仙家。《飲茶歌誚崔石使君》 (唐·皎然) 越人遺我剡溪茗,采得金芽爨金鼎。

《喜園中茶生》 (唐·韋應物) 潔性不可汙,為飲滌塵煩。《茗坡 》(唐·陸希聲)二月山家谷雨天,半坡芳茗露華鮮。

《與孟郊洛北野泉上煎茶》 (唐·劉言史) 粉細越筍芽,野煎寒溪濱。《喜園中茶生》 潔性不可汙,為飲滌塵煩。

此物信靈味,本自出山原。聊因理郡余,率爾植荒園。

喜隨眾草長,得與幽人言。註釋:⑴滌塵煩:洗去塵俗的煩惱。

⑵信靈味:信,的確、確實;靈味,善而美、美好的滋味。⑶山原:山崗原野。

⑷理郡余:處理郡守的閑余時間。⑸率爾:輕率、隨便。

⑹幽人:隱居避世之人,這裏是作者自指。作者:韋應物是京兆萬年人。

韋氏家族主支自西漢時已遷入關中,定居京兆,自漢至唐,代有人物,衣冠鼎盛,為關中望姓之首。不但貴宦輩出,文學方面亦人才叠見。

《嘗茶》 生拍芳叢鷹觜芽,老郎封寄謫仙家。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菲菲滿碗花。

賞析: 結合整首詩來看,“芳叢”二字言鷹嘴芽為上乘之品,而老友將新摘鷹嘴芽封存並遠寄謫居湘江的詩人,則此茶於詩人而言極為珍貴了。壹個“謫”字,即已點明詩人是不得誌的,而老友並不嫌棄,寄茶、交往如故。

詩人於月圓之夜烹茶啜飲,月光如註,流瀉在茶碗之中,香氣升騰氤氳,與月光照映交織,詩人所見碗中茶葉美妙如花,其對友人的感懷之情便憑著這寥寥數字躍然紙上了。作者:劉禹錫(772-842),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字夢得,洛陽人,自稱“家本滎上,籍占洛陽”,又自言系出中山。

其先為中山靖王劉勝。有“詩豪”之稱。

3. 跟“抹茶”有關的句子有哪些

跟“抹茶”有關的句子如下:

1、淡的抹茶,淡淡的父愛,喜歡抹茶因為它獨特的味道,感動父愛是因為他不經意間的簡單流露。煉乳在滾燙的茶漿上膨脹,翻滾,泯滅杯底……

2、喜歡巧克力口味的妳,浪漫甜蜜,喜歡抹茶口味的妳,清雅飄逸,喜歡芥末口味的妳,強勁給力,喜歡春天口味的妳,醉人暖心,親愛的,想妳。

3、但是毒奶粉制成的食物,例如炭燒咖啡、奶茶、綠抹茶奶茶、木瓜牛奶,以及布丁粉、冰淇淋粉等,都會含有三聚氰胺。

4、巧克力和抹茶,蜂蜜香柚和薄荷,還有什麽來著?

5、慵懶時光甜蜜下午茶抹茶甘薯餅。

6、擂茶、米茶、抹茶,以及米粉肉、豆腐釀、豆豉雞等特色菜。

7、除了傳統口味月餅以外,稻香春今年還推出了抹茶口味、玉米馬蹄口味、麻辣牛肉、香蔥牛肉等多種新口味月餅。

8、我從抹茶手裏接過了護腿,將屬性復制到我的霸王戰膝上,這下霸王戰膝的整體屬性瞬間就變得臻於完美起來。

9、除了原味戚風蛋糕,HANAMARU漢神店還引進抹茶、焦糖、可可亞、大吉嶺紅茶、香蕉、草莓、芒果、蔓越莓等多種口味。

10、微波抹茶蛋糕,制作方法簡單方便快捷,讓妳輕輕松松享受甜蜜的下午茶點心。

11、抹茶甘薯餅,此餅幹加入大量的甘薯,有甘薯的風味,與抹茶的清香。

12、依然最愛自然紐西蘭的雪糕。黃色的是百香果,綠色的是抹茶,白色的是乳胳。

13、除了決明子、郁李仁等成分外,在這些所售的“瘦身梅子”中,有的還標註了抹茶粉等成分。

14、在京城生活過的人,只要提到“糕點”二字,都會不禁想起名店“北京稻香村”,牛舌餅、拿破侖、紅白沙琪瑪、棗花餅、抹茶酥……

15、不斷的研究,也開始漸漸沈浸於這種遊戲體驗之中,誠如抹茶所言,我是壹個醉心於戰鬥技巧的人,壹定會非常喜歡截脈戰術流。

16、抹茶對原料的質量要求較高,要求采用氨基酸、蛋白質和葉綠素含量高的茶葉,同時要求原料中咖啡因的含量較低。

17、抹茶(Matcha)以其獨特的生物學活性和在動物體內的整體生理調節功能及“綠色”特征,應和了新時代大眾的消費理念和環保意識,同時應和了現代化生活節奏的需要。

4. 唐朝贊美茶的詩句

竹間自采茶

柳宗元

芳叢翳湘竹,零露凝清華。

復此雪山客,晨朝掇靈芽。

蒸煙俯石瀨,咫尺淩丹崖。

圓方麗奇色,圭璧無纖瑕。

呼兒爨金鼎,余馥延幽遐。

滌慮發真照,還源蕩昏邪。

猶同甘露飯,佛事薰毗耶。

咄彼蓬瀛侶,無乃貴流霞。

喜園中茶生

韋應物

性潔不可汙,為飲滌塵煩。

此物信靈味,本自出山原。

聊因理群余,率爾植荒園。

喜隨眾草長,得與幽人言。

長孫宅與郎上人茶會

錢起

偶與息心侶,忘歸才子家。

玄談兼藻思,綠茗代榴花。

岸幘看雲卷,含毫任景斜。

松喬若逢此,不復醉流霞。

西山蘭若試茶歌

劉禹錫

山僧後檐茶數叢,春來映竹抽新茸。

宛然為客振衣起,自傍芳叢摘鷹嘴。

斯須炒成滿室香,便酌沏下金沙水。

驟雨松聲入鼎來,白雲滿碗花徘徊。

悠揚噴鼻宿酲散,清峭徹骨煩襟開。

陽崖陰嶺各殊氣,未若竹下莓苔地。

炎帝雖嘗未解煎,桐君有篆那知味。

新芽連拳半未舒,自摘至煎俄頃余。

木蘭沾露香微似,瑤草臨波色不如。

僧言靈味宜幽寂,采采翹英為嘉客。

不辭緘封寄郡齋,磚井銅爐損標格。

何況蒙山顧渚春,白泥赤印走風塵。

可知花蕊清冷味,須是眠雲跋石人。

飲茶歌

盧仝

日高丈五睡正濃,軍將打門驚周公。

口雲諫議送書信,白絹斜封三道印。

開緘宛見諫議面,手閱月團三百片。

聞道新年入山裏,蟄蟲驚動春風起。

天子須嘗陽羨茶,百草不敢先開花。

仁風暗結珠蓓蕾,先春抽出黃金芽。

摘鮮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門反關無俗客,紗帽籠頭自煎吃。

碧雲引風吹不斷,白花浮光凝碗面。

壹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

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

七碗吃不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蓬萊山,在何處?玉川子乘此清風欲歸去。

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風雨。

安得知百萬億蒼生命,墮在顛崖受辛苦。

便為諫議問蒼生,到頭還得蘇息否?(月團喻指茶餅)

5. 唐朝贊美茶的詩句

太宗圖

心大天大地大,

任我金戈鐵馬。

閱盡千古風流,

獨占萬世瀟灑。

6 .貞觀之治

瑞氣祥雲初盛,

詩情畫意正濃。

喜看百花齊放,

笑聞百家爭鳴。

7 .初衷

不辱千秋使命,

橫跨宋元明清。

簡化詩律詞譜,

重振大唐雄風。

參考資料:

<詩詞三百首>,作者:白玉

麗 人 行(唐.杜甫)

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

繡羅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銀麒麟。

頭上何所有?翠微(“勻”內換“盍”)葉垂鬢唇。

背後何所見?珠壓腰〔衣及〕穩稱身。

就中雲幕椒房親,賜名大國虢與秦。

紫駝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盤行素鱗。

犀筋厭飫久未下,鸞刀縷切空紛綸。

黃門飛鞚不動塵,禦廚絡繹送八珍。

簫鼓哀吟感鬼神,賓從雜還實要津。

後來鞍馬何逡巡!當軒下馬入錦茵。

楊花雪落覆白蘋,青鳥飛去銜紅巾。

炙手可熱勢絕倫,慎莫近前丞相嗔!

6. 抹茶

抹茶是用天然石磨碾磨成微粉狀的、覆蓋的、蒸青的綠茶。抹茶源於中國隋朝,興起於唐朝,鼎盛於宋朝,至今已有壹千多年的歷史。“碧雲引風吹不斷,白花浮光凝碗面”。是唐代詩人盧仝對抹茶的贊美,詩句中對抹茶泡沫的形狀、顏色做了描述和贊美。抹茶[1]是以天然石磨碾磨成微粉狀的、覆蓋的、蒸青的茶。(見抹茶標準;Q/TFPS 2007)

註:

抹茶

遮陽:綠茶采摘前10-30天進行覆蓋遮陽

抹茶的加工方法:中國和日本古代都是用石磨加工,到現在,日本還是采用天然石磨碾磨,幾百上千臺的電動天然石磨的工廠,非常的壯觀。這幾年,抹茶更多的用於加工業,而石磨這種古代傳統的加工模式,由於生產設備-石磨的約束產量有限,無法滿足抹茶的供應,於是便出現了用機器代替石磨的現代化生產技術,如氣流粉粹機和球磨機,尤其是球磨機其加工出來的抹茶在800-1000目細度均勻,而石磨碾磨的茶粉細度範圍太廣在100-6800目之間,球磨機加工出的抹茶反而更適合加工成飲料、食品,球磨機在保證抹茶細度均勻的同時,其他方面跟石磨碾磨的抹茶並無區別,但是卻大大提高了生產速度,降低了成本,使抹茶這種古代奢飾品走向普通大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