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國際漫評 - 紅巖的內容概括

紅巖的內容概括

《紅巖》是以描寫重慶解放前夕殘酷的地下鬥爭,特別是獄中鬥爭為主要內容的長篇小說;人民解放軍摧枯拉朽的勝利進軍和反動派的垂死掙紮,是這壹時期的特點;小說把反動派在全局上不可逆轉的覆滅命運,與局部上的氣勢洶洶,瘋狂鎮壓。

把革命事業全局上的輝煌勝利,與革命者個人的悲壯犧牲,辯證地統壹起來。“紅巖”還是重慶的壹處地名,紅巖村位於重慶市郊化龍橋附近的“大有農場”內,是中***中央南方局和八路軍駐重慶辦事處所在地;此外,還有根據小說改編的同名電視連續劇、連環畫、文學雜誌以及同名中國畫名作等。

擴展資料:

《紅巖》是1961年12月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國民黨集中營的幸存者羅廣斌、楊益言。

該書講述了1948年在國民黨的統治下,處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刻的***產黨員在渣滓洞和白公館中受刑,敵人為了得到口供,妄圖用炎熱、蚊蟲、饑餓和幹渴動搖革命者的意誌,但在***產黨員的堅強意誌前,敵人卻是壹籌莫展,壹敗塗地的故事。

創作背景

建國初期,為了對青年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羅廣斌、楊益言和與他們並肩戰鬥過的劉德彬三個人***同把他們在獄中與敵人鬥爭的切身經歷寫出來。1950年7月1日開始在重慶《大眾文藝》上發表三人合作的報告文學《聖潔的血花》,後華東、華南人民出版社先後出版單行本。

1958年又在《紅旗飄飄》上發表了三人合作的革命回憶錄《在烈火中永生》。在此基礎上,羅廣斌和楊益言創作了優秀長篇小說《紅巖》。小說出版後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被譽為“***產主義的奇書”,並被翻譯成多種外國文字,在國內外為中國社會主義文學贏得了巨大聲譽。

“文革”中該書被誣蔑為“叛徒文學”成為禁書,作者亦備受摧殘。羅廣斌和楊益言在“文革”爆發後受到殘酷迫害,其中作者之壹羅廣斌於1967年2月含冤去世。“文革”結束後小說重新出版發行。

紅巖,這壹史詩般的稱號,是重慶的光榮象征。

《紅巖》這壹神品般的小說,是中國***產黨人精神品質最高度的概括。紅巖精神,是革命先烈堅持真理、改造社會的人生偉大實踐;是革命先輩為國家、為人民無私奉獻的真實寫照;是我們改革開放發展建設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柱。

《紅巖》小說中的很多素材都是取自真人真事。我們不能否認,藝術的東西有些可能要比生活的真實更完美壹些,但當真實地接觸白公館、渣滓洞革命先烈鬥爭史實材料時,不能不承認沒有誇大的真實很多時候要比加工過的藝術更具沖擊力量。

作品壹經面世,立即引起轟動,先後被改編成電影《烈火中永生》和豫劇《江姐》等,從1961年出版至今51次再版,發行800多萬冊,是發行量最大的小說;同時,被譯成多國文字發行。該書被中宣部、文化部、團中央命名為百部愛國主義教科書。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紅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