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圍龍屋的主要組成部分
客家圍龍屋的主要組成部分是堂屋和龍廳。
圍龍屋的主體是堂屋,它是二堂二橫、三堂二橫的擴展。它在堂屋的後面建築半月形的圍屋,與兩邊橫屋的頂端相接,將正屋圍在中間,有兩堂二橫壹圍龍、三堂二橫壹圍龍、四橫壹圍龍與雙圍龍、六橫三圍龍,有的多至五圍龍。
圍龍屋多依山而建,整座屋宇跨在山坡與平地之間,形成前低後高、兩邊低中間高的雙拱曲線。屋宇層層疊疊,從屋後最高處向前看,是壹片開闊的前景。從高處向下看,前面是半月形池塘,後面是圍龍屋,兩個半圓相合,包圍了正屋,形成壹個圓形的整體。
圍龍屋的中軸線房間為龍廳,正對上堂祖龕,是存放公***物品的保管廳。在圍屋與正堂之間有壹塊半月形空地,稱“花頭”,或“化胎”。“化胎”的斜面用作種植花木或用碎石、鵝卵石鋪砌,而不用石塊或三合土鋪平,寓有龍氣不會閉塞而化為胎息之意,是全屋的風水寶地。
客家圍龍屋的起源:
在兩晉至唐宋時期,因戰亂饑荒等原因,黃河流域的中原漢人被迫南遷,歷經五次大遷移,先後流落南方。由於平坦地區已有人居住,只好遷於山區或丘陵地帶。
當地官員為這些移民登記戶籍時,立為“客籍”,稱為“客戶”、“客家”,此為客家人稱謂的由來。為防外敵及野獸侵擾,多數客家人聚族而居,形成了圍龍屋、圍屋、走馬樓、五鳳樓、土樓、四角樓、碉樓等,其中以圍龍屋存世最多和最為著名,是客家建築文化的集中體現。
梅州圍龍屋始於唐宋,盛行於明清。客家人采用中原建築工藝中最先進的擡梁式與穿鬥式相結合的技藝,選擇丘陵地帶或斜坡地段建造圍龍屋,主體結構為“壹進三廳兩廂壹圍”。他們的居住地大多在偏遠,邊遠的山區,為防止盜賊的騷擾和當地人的排擠,建造了營壘式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