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國際漫評 - 古代上至帝王下至平民,為什麽都偏愛用“香料”?

古代上至帝王下至平民,為什麽都偏愛用“香料”?

古代的香料,分為植物性香料和動物性香料兩種。前者以植物的根、莖、葉、皮或果實為原料,獲取香味物質,比如沈香、白檀、玫瑰、丁香、肉桂、花椒等,後者主要以動物的分泌物和排泄物為主,常用的有麝香、龍涎香、靈貓香和海貍香等四種。

在古代香料的使用和流傳度極廣泛,古人為什麽如此的喜歡香料呢?香料本身所獨具的香味和稀缺性,突顯其珍貴,受人追捧。在眾多香料中,沈香被公認為“眾香之首”。沈香是瑞香科植物的壹種特殊物質,樹木受到風雷損傷、蟲蠹鼠咬後,真菌乘隙入侵,瑞香木的薄壁組織細胞,內部貯存的澱粉類物質發生壹系列化學反應,形成外皮腐朽、內含香脂的結構。

結香後,經年累月,質地緊密,入水即沈,故名沈香。沈香具有行氣止痛,溫中止嘔,納氣平喘的功效,受到達官貴人的偏愛和重視。沈香的主要產地分布在海南、兩廣和雲貴等地,廣東東莞特產“莞香”,是沈香中的珍品,唐朝以來壹直列為朝廷貢品。

中山也因出產沈香,古稱“香山”。海南沈香,稱為“瓊脂”,冠絕天下,北宋宰相丁謂被貶海南後,著有《天香傳》,書中有“貴重沈棧香,與黃金同價。”說明當時瓊脂的珍貴稀缺。這種黃色不透明的蠟狀物,是由抹香鯨的消化道分泌物組成。

抹香鯨捕食章魚和魷魚後,未能消化的喙骨與腸道內的分泌物包裹成固體吐出。剛吐出的龍涎香色黑質軟,在陽光和海水***同作用下,褪色變硬,並且散發香氣。宋代文人張時甫在《可書》中記載了壹個售賣龍涎香的故事。

有壹天,仆人看到壹個外貿商人兜售二錢龍涎香,要價三十萬緡。這是相當於三億錢的天價了。宋徽宗寵妃劉氏派人還價二十萬緡,倫家傲嬌地櫃絕了。當時六十公斤大米的價格不過六百錢,二錢龍涎香能換三萬噸大米,專治各種不服。

古代香料如此重要的最主要原因--香料在方方面面都已融入古人的生活常態香料用途廣泛,上至帝王將相,下至平民百姓,使用香料已是生活的常態。上古時期,古人收集各種香料供奉神明,祭祀祖先,以求潔凈身心、通靈開化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