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用語不利於文學發展
網絡,顯然是指互聯網網絡的發展就是互聯網的發展,何為文學 他是以語言文字為工具,形象化反應客觀現實的壹種藝術.而判斷網絡發展對文學弊大還是利大,就是要看它是否更有利於文學充分真實的反應客觀現實,是否有利於文學的創作的工具,即語言文字的發揚光大,以及是否更有利於文學發揮其真善美的導向作用.
接著,讓我由此來論證網絡的發展對文學弊大於利.
文學源於創作的靈感,李白孤舟而漂,方有"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豪邁.柳永不貼近市井,哪來的"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的纏綿.歸根究底,文學來源於現實生活,拋開現實的基石,文學的大廈只能轟然倒塌.人們流連於網絡,忘記菜場的喧嘩,擺脫了擠車的辛苦,且不說對人類發展利弊孰大,至少,讓人們在現實中真切接觸的減少就讓我們不能再奢望能描述《三味書屋》中百鳥的樂聲,體會《亂世佳人》的堅強.
縱觀網絡,大量網絡用語充斥著我們的文章.眾所周知,網絡使用的主流人群是青少年.他們拿起了"886"放下了"依依惜別",有了"1314"拋棄了"山盟海誓",試問文學的工具——語言文字發展至此,我們該向何方尋找"夢裏花落知多少"的芬芳.
承蒙網絡發展之利,唐僧不曾對茶花女壹見傾心,孫悟空投胎為祥林嫂之子,可謂五花八門,千奇百怪,是該拍案叫絕呢還是扼腕嘆息呢
文學需要保護創作積級性,承載引人追求真善美的重任,然而,壹味粘貼復制大話改編,讓原本純潔的文學"面目全非",個別網絡寫手的壹夜成名,更是引人蜂擁而上,迎合讀者喜好,追求點擊率.
歌德六十年磨壹劍,方鑄《浮士德》,賈島幾經推敲,才有"僧推月下門"
試問,沒有千錘百煉,不經幾番思索,何來流芳之作 如果文字的堆砌,片斷剪貼都是文學,那麽,文學將何去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