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國際漫評 - 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風流全文與翻譯?

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風流全文與翻譯?

出自於《菜根譚》,是明朝還初道人洪應明收集編著的壹部論述修養、人生、處世、出世的語錄集,為曠古稀世的奇珍寶訓。對於人的正心修身、養性育德,有不可思議的潛移默化的力量。

1.弄權壹時,淒涼萬古

棲守道德者,寂寞壹時;依阿權勢者,淒涼萬古。達人觀物外之物,思身後之身,守受壹時之寂寞,毋取萬古之淒涼。

大意

壹個堅守道德規範的人,雖然有時會遭受短暫的冷落;可那些依附權勢的人,卻會遭受永久的淒涼。大凡壹個胸襟開闊的聰明人,能重視物質以外的精神價值,並且又能顧及到死後的名譽問題。所以他們寧願承受壹時的冷落,也不願遭受永久的淒涼。

2.抱樸守拙,涉世之道

涉世淺,點染亦淺;歷事深,機械亦深。故君子與其練達,不若樸魯;與其曲謹,不若疏狂。

大意

壹個剛踏入社會的青年人閱歷雖然很短淺,但是所受各種社會不良習慣的感染也比較少;壹個飽經事故而閱歷很廣的人,各種惡習也隨著增加。所以壹個有修養的君子,與其講究做事的圓滑,倒不如保持樸實的個性;與其事事小心謹慎委曲求全,倒不如豁達壹點才不會喪失純真的本性。

3.心事宜明,才華須韞

君子之心事,天青日白;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華,玉韞珠藏,不可使人易知。

大意

壹個有高深修養的君子,他的心地像青天白日壹般光明,沒有壹點不可告人之事;壹個有高深修養的君子,他的才學像珍珠美玉壹般珍藏,絕對不輕易讓人知道。

4.出汙泥而不染,明機巧而不用

勢力紛華,不近者為潔,近之而不染者尤潔;智械機巧,不知者為高,知而不用者為尤高。

大意

權利和財勢,以不接近這些的人為清白,接近而不受汙染就更為清白;權謀術數,以不知道才算高明,知道而不使用就更為高明了。

5.良藥苦口,忠言逆耳

耳中常聞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進修德行的砥石。若言言悅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鴆毒中矣。

大意

壹個人的耳朵假若能常聽些不中聽的話,心裏經常想些不如意的事,這才是敦品勵德的好教訓。反之,若每句話都好聽,每件事都很稱心,那就等於把自己的壹生葬送在劇毒之中了。

6.和氣致祥,喜神多瑞

疾風怒雨,禽鳥戚戚;霽日光風,草木欣欣。可見天地不可壹日無和氣,人心不可壹日無喜神。

大意

在狂風暴雨的天氣中,連飛禽都感到哀傷憂慮;在晴空萬裏的日子裏,連草木也呈現出欣欣向榮。由此可見,天地之間不可以壹天沒有和祥之氣,而人間也不可以壹天沒有歡欣之氣。

7.淡中知真味,常裏識英奇

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神奇卓異非至人,至人只是常。

大意

美酒佳肴和大魚大肉都不是真正的美味,其實真正的美味只是那些精茶淡飯;標奇立異,超凡絕俗的人,都不算人間真正的偉人,其實真正的偉人只是那些平凡無奇的人。

8.閑時吃緊,忙裏悠閑

天地寂然不動,而氣機無息稍停;日月盡夜奔馳,而貞明萬古不易;故君子閑時要有吃緊的心思,忙處要有悠閑的趣味。

大意

恰如我們每天所看到的,天地好像壹動也不動,其實天地的活動壹時壹刻也沒停止。早晨旭日東升,傍晚明月當空,可見日月晝夜都在奔馳,可在宇宙中,日月的光明卻是永恒不變的。

所以壹個聰明睿智的君子,平日閑暇時胸中要有壹番打算,以便應付意想不到的變化,忙碌時也要做到忙裏偷閑,享受壹點生活中的樂趣。

9.靜中觀心,真妄畢見

夜深人靜獨坐觀心,始覺妄窮而真獨露,每於此中得大機趣;既覺真現而妄難逃,又於此中得大慚忸。

大意

壹個人在夜深人靜時,自己獨自靜靜坐著觀察自己的內心,才會發現自己的妄心全消而真心流露,當此真心流露之際,覺得精神十分舒暢,應用自在之機油然而生;若這種真心能常有該多好,可希望之心偏偏難以全消,於是心靈會感覺慚愧不安,到最後才幡然悔悟而有改過向善的意念出現。

10.得意須早回頭,拂心莫便放手

恩裏由來生害,故快意時須早回首;敗後或反成功,故拂心處莫便放手。

大意

被當政者垂恩重用往往會招來禍患,所以壹個人從政時不可過分貪戀權位,應抱有“見好就收”、“急流勇退”的態度;不過有時遭受小小的挫折,反而使人走上成功之路,因此遭受不如意的事打擊時,千萬不可罷休,不再繼續奮鬥。

11.淡泊明誌,肥甘喪節

蔾口莧腸者,多冰清玉潔;袞衣玉食者,甘婢膝奴顏。蓋誌以淡泊明,而節從肥甘喪也。

大意

能夠忍受吃粗茶淡飯的人,他們的操守多半都像冰壹般清,純玉壹般沌白;而講求穿華美衣服、吃山珍海味的人,他們大多都甘願作出卑躬屈膝的奴才面孔。因為壹個人的誌氣要在清心寡欲的狀態下才能表現出來,而壹個人的節操都在貪圖物欲享受中喪失怠盡。

12.眼前放得寬大,死後恩澤悠長

面前的田地要放得寬,使人無不平之嘆;身後的恩惠要留流得久,使人有不匱之恩。

大意

壹個人眼前待人處事的態度要放得寬厚些,只有如此才不致使妳身旁的人對妳有不平的牢騷;至於死後留給子孫與後人的恩澤,則要把眼光放得很遠,才會使子孫萬代永遠懷念。

13.路要讓壹步,味須減三分

徑路窄處,留壹步與人行;滋味濃的,減三分讓人嘗;此是涉世壹極安樂法。

大意

在狹窄的路上行走時,要留壹點余地給別人走;遇到美味可口的好菜時,要留出三分讓給別人吃;這就是壹個人立身處世最安全的方法。

擴展資料

《菜根譚》是以處世思想為主的格言式小品文集,采用語錄體,揉合了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的無為思想和佛家的出世思想的人生處世哲學。從結構上《菜根譚》文辭優美,對仗工整,含義深遠,耐人尋味,是壹部有益於人們陶冶情操、磨煉意誌、奮發向上的通俗讀物。

作者以“菜根”為本書命名,意謂“人的才智和修養只有經過艱苦磨煉才能獲得”。正所謂“咬得菜根,百事可做”。《菜根譚》現存有大體兩種不同版本——清刻版與明刻版,明刻版來自三峰主人於孔兼的題詞。

系日本內閣文庫昌平阪學問所的藏本,據說當初刊載於明代高濂編輯的《雅尚齋遵生八箋》中。書分前後兩集,前集225條,後集135條,***360條(上海圖書館藏本為362條,中間數條有合並,結尾有數條新增)。本詞條照片為清刻版,以光緒丁亥年揚州藏經院木刻本為主,參以二十三年佛學書局排印本。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菜根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