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巧銘的個人歷程
(壹)少年時期的文化熏陶
米巧銘出生於遼寧省大連市,爺爺奶奶是老紅軍,從小在部隊大院長大,接受著中國傳統的文化熏陶,琴、棋、書、畫樣樣精通。不止如此,她還跟著奶奶學唱黃梅戲,跟著爺爺練習書法,對於中國國粹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和理解,這也為她後來創作《京劇人物系列》油畫奠定了基礎。 小學時代米巧銘在班裏壹直是好學生,不僅學習成績優異,並且壹直接受國畫、浮雕、版畫、水粉、水彩等媒介創作的訓練,還曾給報社畫漫畫,賺稿費。她那個時候在國畫和書法上很有天分,拿了很多獎項,這些難得練就的“童子功”壹直深深影響著米巧銘的創作技法,在《京劇人物系列》油畫中得以很好的施其所長。後來她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大連十五中(美術初中高中),她雖然性格內向,但很有想法:她在班級裏創作了大量的“點彩”畫,開始模仿法國印象派大師莫奈,並成為老師教學的範本。14歲的她曾經壹個人瞞著老師跑去沈陽試考大學,並拿到魯迅美術學院的專業通知書,要知道,這是很多藝術學子茹苦含辛的準備數年才能考上的專業美術院校,但是它的大門卻為米巧銘敞開了。 2004年,北京中國美術館舉辦法國印象派的展覽,展出了莫奈、塞尚、高更、畢沙羅等多位著名印象派大師的作品。米巧銘為了壹睹世界級大師的創作,只身來到北京觀看展覽。看到這些大師的作品她很振奮,從那時她心裏便產生了壹個特別的想法“壹定要去世界上最好的美術學院學習,壹定要做最好的畫家!”於是,她堅定了出國求學的信念,並選擇世界四大美院之壹的俄羅斯列賓美術學院作為目標。
(二)求學之路上的輝煌鑄造
經過米巧銘不斷的努力,2005年她如願以償的來到了向往已久的列賓美術學院。她在預科班就表現出了在創作方面的天分,讓預科班老師深深的記住了她。雖然在這壹年裏,她面臨著語言不通、不熟悉的油畫顏料、簡陋的住所等等艱辛,但是在她的不斷努力下,米巧銘終於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俄羅斯列賓美院。 2006年,在正式進入俄羅斯列賓美術學院後,米巧銘便正式開始了自己的學習和創作生涯。起初,剛剛對聖彼得堡這座城市熟悉起來的她畫了《涅瓦大街》、《俄羅斯女警》等體現俄羅斯聖彼得堡街景的創作。她的創作天分以及對於藝術境界的不懈追求得到了油畫系主任丘文的贊賞,在大學壹年級的時候她創作了油畫《陽光與希望》。為了提高自己的藝術創作能力,她經常去艾爾米塔什博物館和俄羅斯博物館看大師的作品,並在觀看中總結與學習,將所得到的經驗運用於自己的創作當中。 列賓美院的教學很嚴謹,解刨、透視等考試非常嚴格,這些課程對於俄羅斯人來說像是噩夢壹般,但是米巧銘每次都能順利通過,並幾次被解刨老師“請”出教室,並握著她的手說“感謝妳,姑娘!把我的課學的那麽好!”也正是因為列賓美院的嚴格教育,使得米巧銘的畫作在造型和構圖上近乎表現到完美,這些紮實的基本功,讓她可以遊刃有余的在創作中表達自己的情感。 大學二年級的暑假,她回到中國參加了大連藝術博覽會,那壹年她成為了大連美協最年輕的會員,並在壹個暑假連續拿了幾個獎項。慢慢的,她的名字開始被越來越多的收藏家和觀眾關註。當然,這些成就與米巧銘的努力是分不開的:她在列賓美院是唯壹文化課全勤的學生,幾乎所有教過她的老師都記住了她的名字。不僅如此,米巧銘除了完成課堂作業、習作外,她的自主創作永遠是最多的,其他同學壹學期只有壹張創作,她卻能拿出五張來。這些創作占用了她所有的課余時間,但是她卻樂在其中,絲毫沒有痛苦與怨言。米巧銘追求美的東西,喜歡所有和美有關的東西,所以這個時期她畫了大量的俄羅斯靜物、風景、人物、創作,紀念並贊頌這片陪伴她成長的土地。雖然俄羅斯有很多的藝術資源,但米巧銘並不滿足於單壹民族文化的熏陶,她利用課余時間遊覽了很多國家,去了很多美術館,接觸到了世界上不同民族藝術的熏陶。
2009年,她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列賓美院最好的油畫系工作室——薩卡洛夫工作室(現尤裏.戈留塔工作室)。2010年她在聖彼得堡舉辦第壹個畫展,畫展展出的是米巧銘創作的俄羅斯風景系列,中國駐聖彼得堡大使館的總領事參加了畫展,並給予她高度的評價。隨後,她參加的畫展越來越多,知名度也越來越大,並且作為第壹個未畢業而接受俄羅斯龍報專訪的學生,其以“涅瓦河畔的中國玫瑰——米巧銘的俄羅斯藝術之旅”為標題,對米巧銘的創作給予了極高的評價。 2011年,她作為壹個還未畢業的學生,作品在北京榮寶拍賣,同時也成為當時最年輕的上拍畫家,作品第壹次上拍,便拍出了21萬的高價。2012年米巧銘的工作室主任尤裏.戈留塔跟學院推薦她在列賓美院意大利廳舉辦了米巧銘的國畫個展,她成為第壹個未畢業便在學院裏舉辦個展的學生。這次展出的作品受到了院長、教授的廣泛好評,中國大使館的領事也出席了畫展,並稱贊米巧銘為中國人的驕傲。 2012年6月,米巧銘憑借其創作的《西藏女孩組畫》,獲得了滿分的畢業成績,結束了她列賓美術學院七年的留學生涯,同時也開啟了自己全新的創作裏程。列賓美院的院長西蒙給她寫了這樣壹段評語:“她是壹個傑出的、漂亮的和非常天才的女畫家。她就讀於我們學院(俄羅斯列賓美術學院),我感到別愉快榮幸。我必須說,在過去的這些年裏,妳的學習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油畫系主任丘文給她的評語是“以滿分出色的成績結束列賓美院的學習,壹個傑出的天才女畫家,祝妳在妳的創作生涯上再取得更大的輝煌。”同年她創作的油畫作品《孤島衛士》入選了建國85周年全國美展,在中國美術館展出。
(三)歸國後的藝術選擇
畢業歸國後,米巧銘壹直在構思屬於自己風格的題材和創作。其實多年來她心中已經有了題材和目標:從小受傳統文化教育的熏陶,加上對美的追求,她希望留洋歸來後能夠做壹些跨民族、跨地域的文化傳播和交流。於是她創作了大量的《京劇人物系列》的作品,運用國畫的暈染、潑墨、傳統的勾線,與油畫的逼真寫實互相結合,這種獨特的手法造就了她獨特的繪畫語言。油畫顏料本是西方繪畫的主要媒介,其在特性與使用方法上與國畫顏料多有不同,但是米巧銘在不斷的學習和探究中摸索出自己獨特的表現手法,使油畫顏料的鮮艷、多色與中國繪畫筆法的暈染皴擦結合起來,並加之自己熟悉的印象派“點彩”畫法,表現中國國粹的精華與戲韻。米巧銘希望能用自己留洋學到的技法表達中國最傳統的文化——國粹京劇。她希望更多的在國外舉行展覽,把中國的歷史文化精神以及民族文化之美傳播到世界各地,讓世界更加了解中國。 2013年,米巧銘成功的在聯合國舉辦了個人油畫展,展出了她創作的《京劇人物系列》油畫,向國際友人傳播展示中國國粹的精髓,並得到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的贊賞和祝願,與此同時,她的作品《京劇人物》被聯合國收藏。同年,她成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最年輕的會員之壹。 在剛剛結束的2013年秋季藝術品拍賣會中,她成為中國嘉德和保利拍賣最年輕的、並且作品成交過百萬的畫家,這再壹次吸引了眾藏家的眼球,也預示了米巧銘在藝術市場中的無限潛力與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