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國際漫評 - 青葙子簡介,有什麽功效?

青葙子簡介,有什麽功效?

目錄 1 拼音 2 英文參考 3 概述 4 拉丁名 5 英文名 6 青葙子的別名 7 青葙子的處方用名 8 來源 9 原植物形態 10 產地 11 采收與初加工 12 生藥性狀 13 青葙子的炮制 13.1 炮制方法 13.1.1 青葙子 13.1.2 炒青葙子 13.2 成品性狀 13.3 質量要求 13.4 炮制作用 13.5 青葙子的貯存 14 性味歸經 15 青葙子的功效及主治 16 青葙子的用法用量 17 使用禁忌 18 青葙子的主要化學成分 19 青葙子的藥理作用 20 青葙子的藥典標準 20.1 品名 20.2 來源 20.3 性狀 20.4 鑒別 20.5 檢查 20.6 性味與歸經 20.7 功能與主治 20.8 用法與用量 20.9 註意 20.10 貯藏 20.11 出處 21 參考資料 附: 1 用到中藥青葙子的方劑 2 用到中藥青葙子的中成藥 3 古籍中的青葙子 1 拼音

qīng xiāng zǐ

2 英文參考

semen celosiae [朗道漢英字典]

celosiae,semen [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seed of feather cock *** [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Semen Celosiae(拉)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feather cock *** seed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概述

青葙子

青葙子為中藥名,出《神農本草經》。是莧科植物青葙Celosia argentea L.的幹燥成熟種子[1]。

青葙子味苦,性微寒[1]。歸肝經[1]。具有清肝、明目、退翳的功能[1]。青葙子生品清肝作用強,常用於肝熱目赤,肝火眩暈[1]。炒青葙子寒性緩和[1]。可用於目生翳膜,視物昏暗[1]。

《中華人民***和國藥典》(2010年版)記載有此中藥的藥典標準。

4 拉丁名

Semen Celosiae(拉)(《中醫藥學名詞(2004)》)

5 英文名

feather cock *** seed(《中醫藥學名詞(2004)》)

6 青葙子的別名

野雞冠花、狼尾花、大尾雞冠花。

草決明、牛尾花子、狗尾巴子[2]。

7 青葙子的處方用名

青葙子、炒青葙子[1]。

8 來源

青葙子為莧科植物青葙Celosia argentea L.的幹燥成熟種子[1]。

9 原植物形態

壹年生草本,高達1m。莖直立,綠色或帶紅紫色,有縱條紋。葉互生,披針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5~9cm,寬1~3cm。穗狀花序頂生或腋生;苞片、小苞片和花被片幹膜質,淡紅色,後變白色,苞片3;花被片5;雄蕊5,花絲下部合生成杯狀;子房上位,柱頭2裂。胞果卵形,蓋裂。種子扁圓形,黑色,有光澤。花期5~7月,果期8~9月。

生於平原或山坡;有栽培,幾遍全國。

10 產地

全國大部分地區均產[2]。

11 采收與初加工

秋季果實成熟時采割植株或摘取果穗,曬幹,收集種子,除去雜質[1]。

12 生藥性狀

種子扁圓形,少數圓腎形,直徑1~1.5mm。表面黑色或紅黑色,光亮,中間微隆起,側邊微凹處有種臍。種皮薄而脆。無臭,無味。

13 青葙子的炮制

南北朝劉宋時期有“凡用,先燒鐵臼杵,單搗用之”(《雷公炮炙論》)[1]。

宋代用炒法(《聖濟總錄》)[1]。

至明、清多沿用炒法[1]。

現在主要的炮制方法有炒法等[1]。

13.1 炮制方法 13.1.1 青葙子

取原藥材,除去雜質,篩去灰屑,用時搗碎[1]。

13.1.2 炒青葙子

取凈青葙子,置炒制容器內,用文火加熱,炒至有爆鳴聲,斷面淡黃色,並有香氣逸出時,取出放涼,用時搗碎[1]。

13.2 成品性狀

青葙子呈扁圓形。表面黑色或紅黑色,光亮,中間微隆起,側邊微凹處有種臍。種皮薄而脆。無臭,無味。炒青葙子光澤不明顯,斷面淡黃色,有香氣。[1]

13.3 質量要求

雜質不得超過2%[1]。

13.4 炮制作用

青葙子味苦,性微寒,歸肝經[1]。具有清肝、明目、退翳的功能[1]。生品清肝作用強,常用於肝熱目赤,肝火眩暈:如治風熱上攻,眼目赤腫、頭目眩暈的還睛丸(《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治療熱毒攻眼,目赤腫痛,或兼面熱口苦,煩躁易怒的青葙子丸(《太平聖惠方》)。[1]

炒後寒性緩和,並易於煎出有效成分[1]。可用於目生翳膜,視物昏暗[1]。如治療肝虛積熱,兩目紅腫疼痛,羞明流淚,時發時止,久則目生翳膜,視物昏花的青葙丸(《醫宗金鑒》)[1]。

13.5 青葙子的貯存

貯幹燥容器內,密閉,置通風幹燥處。防蛀。[1]

14 性味歸經

青葙子味苦,性微寒;歸肝經[1]。

青葙子味苦,性寒,入肝經[2]。

15 青葙子的功效及主治

青葙子用於肝熱目赤、眼生翳膜、視物昏花、肝火眩暈。

青葙子具有清肝、明目、退翳的功能[1]。

青葙子生品清肝作用強,常用於肝熱目赤,肝火眩暈[1]。如治風熱上攻,眼目赤腫、頭目眩暈的還睛丸(《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治療熱毒攻眼,目赤腫痛,或兼面熱口苦,煩躁易怒的青葙子丸(《太平聖惠方》)。[1]

炒青葙子寒性緩和[1]。可用於目生翳膜,視物昏暗[1]。如治療肝虛積熱,兩目紅腫疼痛,羞明流淚,時發時止,久則目生翳膜,視物昏花的青葙丸(《醫宗金鑒》)[1]。

青葙子具有祛風熱,清肝火,明目,去翳的功效,治目赤腫痛,角膜雲翳,高血壓病,鼻衄,頭痛,眩暈,唇口青,風瘙身癢,瘡癬[2]。

青葙子為眼科常用清肝明目藥,具有清泄肝火,明目退翳的功效:

(1)用於肝火上炎,目赤腫痛,黑睛生翳等。本品能清泄肝火以明目退翳。常與石決明、草決明配伍,如石決明散。

(2)用於肝火上炎所致瞳神緊小,或因跌仆撞擊所致黑睛生翳等,可與決明子、密蒙花、菊花配伍。

16 青葙子的用法用量

煎服:3~15g[2]。

外用:適量,研末調敷;搗汁灌鼻[2]。

17 使用禁忌

瞳孔散大、青光眼患者忌服青葙子[2]。

青葙子具有散大瞳孔的作用,清熱力強,綠風內障及肝腎虛者忌用。

18 青葙子的主要化學成分

青葙子含脂肪油、澱粉、煙酸、硝酸鉀。

青葙子含青葙子油脂,煙酸和豐富的硝酸鉀[2]。

19 青葙子的藥理作用

動物試驗表明,青葙子有降低血壓的作用[2]。

青葙子油脂有擴瞳作用[2]。

20 青葙子的藥典標準 20.1 品名

青葙子

Qingxiangzi

CELOSIAE SEMEN

20.2 來源

本品為莧科植物青葙Celosia argentea L.的幹燥成熟種子。秋季果實成熟時采割植株或摘取果穗,曬幹,收集種子,除去雜質。

20.3 性狀

本品呈扁圓形,少數呈圓腎形,直徑1~1.5mm。表面黑色或紅黑色,光亮,中間微隆起,側邊微凹處有種臍。種皮薄而脆。氣微,味淡。

20.4 鑒別

本品粉末灰黑色。種皮外表皮細胞暗紅棕色,表面觀多角形至長多角形,有多角形網格狀增厚紋理。種皮內層細胞淡黃色或無色,表面觀多角形,密布細直紋理。胚乳細胞充滿澱粉粒和糊粉粒,並含脂肪油滴和草酸鈣方晶。

20.5 檢查

雜質不得過2%(附錄ⅨA)。

20.6 性味與歸經

苦,微寒。歸肝經。

20.7 功能與主治

清肝瀉火,明目退翳。用於肝熱目赤,目生翳膜,視物昏花,肝火眩暈。

20.8 用法與用量

9~15g。

20.9 註意

本品有擴散瞳孔作用,青光眼患者禁用。

20.10 貯藏

置幹燥處。

20.11 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