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話說中醫第十六期|小小枸杞有妙用
追先賢之遺誌,繼古醫之傳承
我們用了好幾期的內容,來強調了脾胃和腎的重要性,所以日常對這兩個臟器的保養就顯得尤為重要,但是呢,我們這裏所說的補腎,可能和平時大家所理解的有所不同。
但是,之所以會缺少元氣是因為腎漏了,那麽補腎的話,是不是要先解決腎漏的問題呢?只有把漏掉的地方補上了,元氣才不會壹直缺失。
現在壹說到補腎,人們就會弄壹些非常燥熱的來吃,什麽海馬、蛤蚧、淫羊藿、包括牛鞭、鹿鞭、驢鞭等等,或者拿來泡酒。這些東西吃進去是會被轉化為很多元氣,所以當時吃是有效果的。
很多人會用中藥材泡酒來補腎
上了年紀的人脾胃吸收不好,吃這些東西不僅起不到補腎的作用,反而會上火,口角生瘡,眼睛通紅,甚至連飯都吃不下了。
這是因為脾胃運化能力不行,這些高營養的東西吃進去不僅不能轉化成元氣,反而都堆積在身體裏變成了濕毒,對身體反而更不好了。
所以我們補腎是不能隨便吃這些燥熱的藥,而是要遵循兩個原則:
補字在古代的意思就是補窟窿,就好比說衣服破了,需要打補丁,盆破了,就需要補起來,這個就是補。
鍋破了需要打補丁補窟窿,這就是補。
鍋沒有窟窿,往進加水使用,這才是益。
為什麽它要叫益生菌呢?就是因為是要加壹點東西進去,而要準確去表達這個加東西,應該用益,比如讓孩子多看書,可以變聰明,這叫益智。那麽我們常規理解的這個補腎就是加壹點東西進去,但其實並不是這樣。
中醫裏有個詞語叫做補腎益氣,說的就是補腎的整個過程,首先要把腎的漏洞補上,然後再填充壹些,才能補腎益氣。古人說話是很嚴謹的,所以是補在前,益在後。
上次呢教給大家兩個動作,壹個是咬牙壹個是提肛,但是壹定要堅持做才能有用。不過這兩個動作見效很慢,只能起到壹個預防維護的作用,但是如果腎已經漏了,就需要采取別的辦法了。
在各種補腎的中藥材裏,性價比比較高、藥性溫和還不會導致上火的藥材,非枸杞莫屬了。可以說,在黃元禦的很多藥方裏也用了大量的枸杞。
據本草綱目記載,枸杞子補腎,而且是陰陽雙補。
元氣下降為陰,上升為陽,專業的術語叫做陰極生陽,元氣下降到了最低的時候,就要開始上升了,陰到了極點,就要變成陽。腎剛好在什麽地方呢?
腎剛好就在這個位置上,所以腎的陰陽實際上就是人體元氣運轉的大陰陽循環的壹個關鍵點。
枸杞之所以能夠很好地補腎,這裏面也是有門道的,它為什麽就能夠陰陽雙補呢?
每種藥材都有藥性,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溫熱寒涼,溫熱的藥材幫助元氣上升,寒涼的藥材幫助元氣下降。
所以助陽用熱藥,滋陰用涼藥。藥就是用來糾正人體溫熱寒涼的偏差,寒則熱之,熱則涼之,以此來治病。
(枸杞子補腎,陰陽兼顧,既可以幫助元氣上升,也可以幫助元氣下降)
枸杞從藥性上來說是中性的,稍微偏溫熱壹點,但總體還是中性的,所以吃枸杞不會上火。枸杞為什麽要叫枸杞子呢,是因為它是植物的種子,外邊是果實,裏面是種子。
如果腎不漏,脾胃功能也好,壹般來說是不需要另外吃補藥往腎裏填充元氣的,因為腎氣本就是脾胃從食物中運化出元氣,經由心肝肺這些臟器會消耗之後剩下的存在腎裏的元氣,這就是腎氣的來源。
那為什麽會腎虛呢?原因有很多,壹是可能是脾虛,就好比家裏存折為什麽沒錢?有可能是因為賺的太少了,日常開銷之後就沒有多余的存款了。腎虛還有壹個原因就是元氣消耗的過多。
消耗的多了,腎裏就沒有剩余了,所以慢慢的就會腎虛。就好比本來家裏錢賺的就不多,但是突然有人生了嚴重的病,壹下子花了幾十萬,還有以後每個月幾千的醫藥費,這家裏肯定是富裕不起來的。
造成腎虛還有壹個原因就是最近壹直在說的腎漏了。所以,無論治什麽病,中醫講究的是壹人壹方辨證論治,需要研究病因。
如果是第壹種原因,無論吃什麽補腎的藥都不行反而會有害,第二種原因就需要去治相應的慢性炎癥,病好了腎虛自然就好了。
枸杞的效果沒有海馬這類燥熱藥物效果來的快,但是它很穩定,所謂慢工出細活,堅持壹兩個月往上,就會感覺到身體有明顯的變化,而且只要見效了,這個效果就能維持很長的時間。
枸杞原產地是甘肅寧夏壹帶,在古時候,這個兩個地方離中原非常的遠,所以中原地區以前是不知道枸杞的。
關於枸杞有很多傳說,其中有壹個是這樣的:
傳說宋朝年間,壹位朝廷官員奉旨去西夏辦事,走到寧夏中衛附近的時候,這官員就看見壹位身材婀娜,滿頭青絲的姑娘拿著壹根棍子追打壹位白發蒼蒼的老頭。
這官員本身就是個大孝子,看到這樣的事情就非常生氣,便上前阻止:
這小姑娘沒好氣的白了官員壹眼:
姑娘說道:
這時候輪到這位官員傻眼了,
官員因此對枸杞產生了非常濃厚的興趣,所以在辦完事回中原的時候,就把枸杞帶了回去,自此開始,我們的中藥裏才有了枸杞。
當然這個故事只是壹個傳說,但是呢,枸杞對身體好這是肯定的,我們養成壹個好的 健康 習慣也是很有必要的。
壹般來說,壹天應該是四五十克左右,大概就是手抓壹大把的量,而吃的方法呢,也有很多。
按照壹斤枸杞兩斤酒的比例泡酒,我們選壹個好點的黃酒,泡上兩個月,然後把枸杞撈出來,把最後的汁水和營養都再擠壹擠,把渣滓扔掉。然後這個酒上鍋熬,壹直熬到比蜂蜜還要濃壹點的時候就好了。
這種枸杞精加工出來的膏方,叫做金髓煎,做好之後,裝進可以密封的玻璃罐子裏,每天早晚各吃滿滿壹大勺。
中藥最傳統的四種形態,按照工藝的復雜程度來排列是這樣的:散丸膏丹。
最簡單的散就是沒有任何精加工的,藥材配好了全部研磨成粉就是散,藥粉加蜂蜜搓起來就是丸,這兩個工藝都比較粗糙。
而膏方的加工就要復雜的多,壹般用的藥材貴重,需要長期服用的話,就可以熬成膏。
和我們熬湯藥壹樣,但是藥湯熬出來不是喝,而是繼續熬,直到水分很少藥液很濃了,再加點蜂蜜進去,就成了粘稠狀的膏方。
像金髓煎,就已經提純的很好了,全是有效成分,渣滓已經算是沒有了,提取率大概有10%~15%,也就是壹千克枸杞只能出100~150克膏劑。經過長時間的熬煮,分子結構變小,更適合人體的吸收。
效果最好的就是丹藥,制法和膏劑壹樣,但是不加蜂蜜,這時候加的是水,再熬,反復這個過程若幹次,壹直提純到極致,把它煉成粉。
這時候再加壹點蜂蜜搓成丸,就是丹藥了,做丹藥需要反復過濾反復熬煮,這才能保證有效成分的純凈。
丹藥的提取率更低,只有千分之幾的提取,比如壹千克的枸杞,做成丹藥提純的粉只有八九克。
這都是我們古代的提取工藝,所以很浪費,現在技術好了,對原藥材的提取率也高了很多,效果也更好。我們現代化的工藝和設備,已經可以做到良藥不苦也能利於病。
具體的病癥需要不同的方子,通過組合搭配,來實現對慢性疾病的調理,更好幫助大家恢復 健康 。
▇ 註1:文章及音頻當中提到的中藥方以及用法用量、註意事項等內容僅供參考,如果要使用,請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請勿自己盲目使用。
▇ 註2:本文整理自《大白話說中醫》系列節目,為了方便閱讀,內容有刪節,如果要了解全部內容,請點擊下方“藍字”,收聽音頻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