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國際漫評 - 航天的致命故事有哪些

航天的致命故事有哪些

1960年10月24日,蘇聯拜科努爾航天中心火箭發射爆炸事故造成地面100多人死亡。

1961年3月23日,被確定為蘇聯第壹個首航太空的宇航員邦達連科在充滿純氧的艙室裏進行緊張的訓練,休息時,他用酒精擦完身上固定過傳感器的部位後,隨手將它扔到了壹塊電極板上,結果艙內燃起大火,他被嚴重燒傷,10個小時後死亡,成為人類載人航天活動中第壹個遇難的宇航員。

1967年1月27日,美國肯尼迪航天中心在進行載人飛船地面聯合模擬飛行試驗時,飛船指令艙意外起火,在幾十秒內3名航天員被燒死在艙內。這3名航天員是:弗吉爾·蔔格裏索姆上校、愛德華·H·懷特中校和羅傑·B·查非少校。

1967年4月23日,蘇聯宇航員弗拉基米爾·M·科馬羅夫上校乘坐聯盟1號飛船進入太空後,飛船屢次出現故障,幾經努力難以修復,在返回地面時飛船降落傘又出意外,無法打開,致使飛船以每秒100多米的速度沖向地面,科馬羅夫當場被摔死。

1971年6月30日,蘇聯聯盟11號飛船順利完成進入禮炮1號空間站的各項任務後,在再入大氣層前,實施返回艙和軌道艙分離時,連接兩艙的分離插頭分離後,返回艙的壓力閥門被震開,密封性能被破壞,返回艙內的空氣從該處泄漏,艙內迅速減壓,致使3名宇航員——格奧爾基·科馬羅夫、弗拉基米爾· 沃爾科夫和維克托·帕沙耶夫因急性缺氧、體液沸騰而死亡。

1974年1月19日,美國用德爾塔火箭發射英國“天網2A”衛星,由於火箭電子裝置中壹塊印刷電路板上的壹個小焊點附近剝落了壹小塊絕緣層,引起短路,發射失敗。

1980年3月18日,蘇聯普列謝茨克航天發射場火箭發射爆炸導致地面50名技術人員喪生。此事件在1989年才被公開。

1980年5月23日,阿麗亞娜火箭第二次試飛時,壹名工作人員不慎碰落壹個部件的商標,堵塞了發動機燃燒室的噴嘴,造成發射失敗。

1985年5月,美國發射“三叉戟”導彈,由於發動機燃燒室中剝落了壹塊黃豆在的絕緣層,結果高溫火焰燒穿了那裏的金屬壁,燃氣向外噴射,發動機爆炸。

1986年1月28日,美國 “挑戰者”號航天飛機在第10次飛行時,在升空第73秒後,由於右側助推火箭密封裝置出現問題,造成燃料外泄,航天飛機發生爆炸,7名航天員當場遇難。

1986年4月18日,美國用“大力神”火箭發射間諜衛星,因助推器密封墊圈失效,起飛後5秒鐘爆炸。

1986年5月3日,美國用“德爾塔”火箭發射壹枚價值5700萬美元氣象衛星,在點火後不久發生爆炸。

1986年5月30日,阿麗亞娜第18次發射時,因第3級火箭沒有及時點火,發射失敗。

1990年2月22日,阿麗亞娜火箭第36次發射,壹名工作人員不慎將壹塊擦拭布遺留在壹級發動機的水循環系統中,堵塞了管道,引起火箭爆炸。

1990年3月14日,美國“大力神”火箭發射“國際通信衛星6號”時,因接錯壹根導線,第二級火箭沒有分離,衛星沒有達到預定軌道高度。

1990年9月7日,美國“大力神”4型火箭在愛德華茲空軍基地搬運過程中,壹個助推器突然墜落,發生爆炸起火,火焰高達45米,造成至少1人死亡。

1990年10月4日:俄羅斯壹枚天頂號火箭在拜科努爾發射電子偵察衛星時於起飛幾秒後發生爆炸,發射設施遭受嚴重損壞。

1991年6月18日,載有美國航天局和幾所大學的10個科學實驗儀器的“探索者”號火箭在發射不久後由於迷失方向而墜毀。

1992年3月22日,中國用“長征2號E”火箭發射澳星,由於擰動點火控制器時,從螺釘上旋下壹點點金屬屑,使電路短路,火箭發動機熄火,發射沒有成功。

1993年8月2日,美國空軍壹枚“大力神4型”火箭從加利福尼亞州範登堡空軍基地點火升空後不足兩分鐘即發生爆炸,火箭載有的壹顆絕密先進間諜衛星隨之化為殘片,落入海中。

1994年12月1日,阿裏亞娜火箭第70次發射失敗,火箭墜入海中,其搭載的價值1.5億美元的美國PAS-3型通信衛星被毀。

1995年1月26日,中國“長征2號E”發射亞太2號衛星時,由於美方沒有告之衛星的諧振頻率,而湊巧衛星的諧振頻率與火箭整流罩的諧振頻相同,由於高空切變風對火箭的作用,引起***振,造成星箭爆炸。

1995年10月23日,美國“大蓬車”火箭在航空航天局的沃洛普斯島發射基地點火升空45秒後發生爆炸,其攜帶的14個科學實驗儀器炸毀。

1996年2月15日,中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新研制的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發射國際通信708衛星,火箭起飛後飛行姿態出現異常,飛行22秒後,火箭墜地發生爆炸,星箭俱毀。

1996年5月14日,俄羅斯“聯盟-U”號運載火箭從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6分鐘後與地面失去聯系,火箭上載有壹顆“宇宙”系列地形測繪衛星。

1996年6月4日,阿麗亞娜5型火箭首次發射,火箭升空40秒後即偏離預定軌道。控制中心擔心火箭墜落地面會釀成大禍,在距地面4千米的高空將其引爆。

1996年6月20日:俄羅斯發射偵察衛星的壹枚聯盟V型火箭在從普列謝茨克發射場起飛50秒後整流罩過早打開,致使火箭墜毀。

1997年1月17日:美國壹枚德爾塔II型火箭在發射壹顆全球定位系統 (GPS)衛星時,於起飛後13秒發生爆炸。

1997年5月20日,俄羅斯壹枚“澤尼特-2”型運載火箭在發射後僅48秒,火箭的壹級發動機就因故障而停止工作,火箭隨即墜落,並發生爆炸。

1998年8月12日,壹枚運載美國軍事間諜衛星的“大力神4號”火箭在佛羅裏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發射升空時發生爆炸,造成美國歷史上最重大的損失,該衛星價值10億美元。

1998年8月27日,美國波音公司研制的最新型火箭--德爾塔3型火箭在卡納維拉爾角發射升空後不久爆炸,火箭連同其攜帶的壹顆通信衛星被毀。

1998年9月10日:烏克蘭壹枚天頂II型火箭在發射12顆商業衛星時於起飛後272秒出現計算機故障,導致星箭墜地。

1999年7月5日,俄羅斯壹枚“質子-K”型火箭攜載俄軍用通信衛星“虹-1”號發射升空後發生爆炸,星箭俱毀。

1999年9月23日,美國火星氣候探測器在與火星“近在咫尺”時同地面失去聯系。科學家認為這顆無人探測器已經毀壞。火星氣候探測器是美國宇航局於1998年12月11日發射升空的,宇航局計劃利用其攜帶的兩種科學儀器對火星大氣中的水蒸氣和塵埃進行探測。

1999年10月28日,俄羅斯從哈薩克斯坦拜科努爾發射場發射壹枚攜帶通信衛星的“質子-K”型火箭,因第二級火箭發動機發生故障星箭壹同墜毀在哈薩克斯坦境內。

1999年11月15日,日本宇宙開發事業團在鹿兒島縣種子島宇宙發射中心發射的壹顆多功能衛星未能進入預定軌道,被迫引爆摧毀。

1999年12月3日,美國航空航天局火星極地探測器在到達火星表面後與地球失去聯系,火星極地探測計劃被取消。

1999年12月11日,巴西用VLS運載火箭發射自制的SACI-2氣象環境衛星,火箭在升空3分鐘後出現故障,地面控制人員隨即將偏離軌道的火箭引爆,星箭俱毀。

2002年8月15日,美國航空航天局價值1.59億美元的“彗核旅行”號彗星探測器在飛離地球軌道的過程中,與地面失去了聯系。“彗核旅行”號彗星探測器於7月3日發射升空。

2002年12月11日,歐洲航天局的阿裏亞娜5型火箭在庫魯發射場發射不久後發生爆炸,火箭和其攜帶的兩枚價值6億美元的衛星墜毀在大西洋中。

2003年2月1日,美國“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在從太空返回地面途中解體,機上7名宇航員全部遇難。事故調查委員會目前已基本認定,在“哥倫比亞”號發射後不久,從外部燃料箱外脫落的泡沫材料曾擊中航天飛機左翼。這壹撞擊在機翼上形成孔洞,使超高溫氣體得以進入,這是“哥倫比亞”號2月1日解體墜毀的最可能原因。>>

2003年8月22日,巴西第三枚VLS型衛星運載火箭在發射前進行的最後測試中爆炸,至少造成21人死亡。這次事故可能是因火箭主體內四個發動機中有壹個的點火裝置出現問題而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