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剛吃過餃子,妳知道和餃子有關的那些冷知識嗎
三國時期,餃子已經成為壹種食品,被稱為“月牙餛飩”。據三國時期魏人張揖著的《廣雅》記載那時已有形如月牙稱為“餛飩”的食品,和餃子形狀基本類似。
到南北朝時,餛飩“形如偃月,天下通食”。據推測,那時的餃子煮熟以後,不是撈出來單獨吃,而是和湯壹起盛在碗裏混著吃,所以當時的人們把餃子叫“餛飩”。這種吃法在現代中國的壹些地區仍然流行,如河南、陜西等地的人吃餃子,要在湯裏放些香菜、蔥花、蝦皮、韭菜等小料。
唐代,餃子已經變得和如今的餃子幾乎壹樣,而且是撈出來放在盤子裏單個吃。也稱“偃月形餛飩”。
宋代稱餃子為“角兒”,它是後世“餃子”壹詞的詞源。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追憶北宋汴京的繁盛,其卷二曾提到市場上有“水晶角兒”“煎角子”,此外,還有“駝峰角子”。宋周密輯《武林舊事》卷六提到,臨安的市場上有“市羅角兒”“諸色角兒”。這種寫法,在其後的元、明、清及民國間仍可見到。
餃子在宋代的時候,傳入蒙古。餃子傳到了蒙古,餃子在蒙古語中讀音類似於“匾食”。隨著蒙古帝國的征伐,扁食也傳到了世界各地。出現了俄羅斯餃子、哈薩克斯坦餃子、朝鮮餃子等多個變種。
根據文獻記載,春節時候吃餃子這種習俗最遲在明代已經出現。據《酌中誌》載,明代宮廷已是''正月初壹五更起……飲柏椒酒,吃水點心(即餃子)。或暗包銀錢壹二於內,得之者以蔔壹歲之吉,是日亦互相拜祝,名曰賀新年也。”
清朝時,餃子壹般要在年三十晚上子時以前(現晚上23點)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時吃,這時正是農歷正月初壹的伊始,吃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子”為“子時”,交與“餃”諧音,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清朝有關史料記載說:“元旦子時,盛饌同離,如食扁食,名角子,取其更歲交子之義。”又說:“每年初壹,無論貧富貴賤,皆以白面做餃食之,謂之煮餑餑,舉國皆然,無不同也。富貴之家,暗以金銀小錁藏之餑餑中,以蔔順利,家人食得者,則終歲大吉。”近人徐珂編的《清稗類鈔》中說:“中有餡,或謂之粉角--而蒸食煎食皆可,以水煮之而有湯叫做水餃。”“其在正月,則元日至五日為破五,舊例食水餃子五日。”
餃子這種傳統飲食文化,發展到現在,吃法很多,成為中國飲食文化重要的壹項內容。
餃皮也可用燙面、油酥面、雞蛋面或米粉制作;餡心可葷可素、可甜可鹹;葷餡有三鮮、蝦仁、蟹黃、海參、魚肉、雞肉、豬肉、牛肉、羊肉等,素餡又分為什錦素餡、普通素餡之類。制熟方法也可用煮、蒸、烙、煎、炸,烤等。
中國各地餃子的名品甚多,如廣東用澄粉做的蝦餃、上海的鍋貼餃、揚州的蟹黃蒸餃、山東的高湯小餃、沈陽的老邊餃子、四川的鐘水餃等,都是受人歡迎的品種。西安還創制出餃子宴,用數十種形狀、餡心各異的餃子組成宴席待客。
餃子,早已不僅僅是壹種美食,它的每壹個部分,無壹不蘊涵著中華民族文化,是每家平常時候,更是在冬至節氣、大年三十晚上必備的美食,表達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訴求。
單說餃子餡的寓意:
芹菜餡:勤財之意故為勤財餃;韭菜餡:久財之意故為久財餃;白菜餡:百財之意故為百財餃;香菇餡:鼓財之意故為鼓財餃;酸菜餡:算財之意故為算財餃;油菜餡:有財之意故為有財餃;魚肉餡:余財之意故為余財餃;牛肉餡:財如牛壯之意故為牛財餃;羊肉餡:洋財之意故為洋財餃;大棗餡:招財之意故為招財餃;野菜餡:野財之意故為野財餃;蔬菜餡:財到之意故為財到餃;甜餡:添財之意故為添財餃。
其實,有財沒財還不是大事,主要是寄寓了中國人美好的向往和希望。人們在包餃子時,常常將金如意、紅糖、花生、棗和栗子等包進餡裏。吃到如意、吃到紅糖的人,來年的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將健康長壽,吃到棗和栗子的人將早生貴子。
餃子,早已不僅僅是壹種美食,還是中華美食的代表。它的每壹個部分,無壹不蘊涵著中華民族文化,是每家平常時候,更是在冬至日、三十晚上必備的美食,表達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訴求。
關於醫聖張仲景發明餃子,他的“祛寒嬌耳湯”的故事在民間流傳至今。
張仲景,名機,字仲景,東漢南陽(今河南南陽)人。自幼苦學醫書,博采眾長,成為中醫學的奠基人。他著《傷寒雜病論》,集醫家之大成,被歷代醫者奉為經典。張仲景有名言:“進則救世,退則救民;不能為良相,亦當為良醫。”
相傳張仲景任長沙太守時,常為百姓除疾醫病。有壹年當地瘟疫盛行,他在衙門口壘起大鍋,舍藥救人,深得長沙人民的愛戴。張仲景從長沙告老還鄉後,正好趕上冬至這壹天,走到家鄉白河岸邊,見很多窮苦百姓忍饑受寒,耳朵都凍爛了。原來當時傷寒流行,病死的人很多。他心裏非常難受,決心救治他們。張仲景回到家,求醫的人特別多,他忙的不可開交,但他心裏總掛記著那些凍爛耳朵的窮百姓。他仿照在長沙的辦法,叫弟子在南陽東關的壹塊空地上搭起醫棚,架起大鍋,在冬至那天開張,向窮人舍藥治傷。
張仲景的藥名叫“祛寒嬌耳湯”,是總結漢代300多年臨床實踐而成的,其做法是用羊肉和壹些祛寒藥材在鍋裏煮熬,煮好後再把這些東西撈出來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狀的“嬌耳”,下鍋煮熟後分給乞藥的病人。每人兩只嬌耳、壹碗湯。人們吃下祛寒湯後渾身發熱,血液通暢,兩耳變暖。老百姓從冬至吃到除夕,抵禦了傷寒,治好了凍耳。
張仲景舍藥壹直持續到大年三十。大年初壹,人們慶祝新年,也慶祝爛耳康復,就仿嬌耳的樣子做過年的食物,並在初壹早上吃。人們稱這種食物為“餃耳”、“餃子”或“扁食”,在冬至和年初壹吃,以紀念張仲景開棚舍藥和治愈病人的日子。
每逢冬至和大年初壹,人們吃著餃子,心裏仍記掛著張仲景的恩情。至今南陽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