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有大成,小有小成”是什麽意思?
意思:就是因材施教,根據不同的人的情況實行不同的培養方式和方法,以達到每個人均成材的目的。
因材施教
拼音:yīn cái shī jiào
詞義:因:根據;材:資質;施:施加;教:教育。指針對學習的人的誌趣、能力等具體情況進行不同的教育。
因材施教是指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個別差異出發,有的放矢地進行有差別的教學,使每個學生都能揚長避短,獲得最佳發展。因:根據;材:資質;施:施加;教:教育。因材施教就是指針對學習的人的誌趣、能力等具體情況進行不同的教育。
出 處:《論語·先進篇》
原文:
子路問:“聞斯行諸?”
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
冉有問:“聞斯行諸?”
子曰:“聞斯行之。”
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
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譯文:
有壹次,孔子講完課,回到自己的書房,學生公西華給他端上壹杯水。這時,子路匆匆走進來,大聲向老師討教:“先生,如果我聽到壹種正確的主張,可以立刻去做麽?”孔子看了子路壹眼,慢條斯理地說:“總要問壹下父親和兄長吧,怎麽能聽到就去做呢?”
子路剛出去,另壹個學生冉有悄悄走到孔子面前,恭敬地問:“先生,我要是聽到正確的主張應該立刻去做麽?”孔子馬上回答:“對,應該立刻實行。”冉有走後,公西華奇怪地問:“先生,壹樣的問題妳的回答怎麽相反呢?
”孔子笑了笑說:“冉有性格謙遜,辦事猶豫不決,所以我鼓勵他臨事果斷。但子路逞強好勝,辦事不周全,所以我就勸他遇事多聽取別人意見,三思而行。”
擴展資料:
“因性而教”
古代女子是不能同男子壹樣受教育的,所以當時不存在“因性而教”的問題。但社會發展到今天,顯然“因材施教”應涵蓋“因性而教”。本來,男女在生理、心理上的確存在著差異,女生在生理發展上較男生壹般早熟壹、二年,在小學和初中低年級時,
女生的語言能力和機械識記能力壹般優於男生,再加上本身學習的內容中抽象思維的成分比較少,所以此時女生的學習成績普遍高於男生,但隨著年級的升高,學習內容機械識記成份減少,相應地抽象思維的要求越來越高,男生的優勢開始發展。
所以,教師應看到男女生各自的優勢,因勢利導,幫助他們分別保持和發展各自的優勢,***同進步。
“因齡而教”
根據皮亞傑的認知發展四階段說,各年齡階段都各有其特征,因此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兒童,教師要因年齡特征而教。
1.因能力的個別差異而教
學生的能力有大有小,基本上呈常態分布:兩頭小,中間大;能力的充分發揮也有早有晚,有人才早熟也有大器晚成;能力的結構上也有差異,有的長於想象,有的長於記憶;等等。故我們應因學生能力的個別差異而教。
2.“因材施教”與“因教而學”、“因材擇學”相輔相成,***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講授活動和學生的學習活動客觀地存在著相互適應。師“因材施教”,生也應“因教而學”,擇其善從之,不善而改之;
還應允許學生“因材擇學”,根據自己的能力、興趣等特殊情況進行自由的發展。三者結合,既重視教師的“教”,又重視學生的“學”,使之達到和諧統壹。
3. 因性格施教,每個人有不同性格,很多學習不好的根本原因往往是性格造成的,而且不同性格的人對於學習的方式和內容的敏感度也不壹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