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有哪些偽君子
鏈接:/question/25072371/answer/92494541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
舜:舜本來出生貧寒,他的父親是個盲樂師,知子沒如父,瞎眼的老音樂家對自己
兒子的底細知道得壹清二楚,幾次想殺了他,可都被舜逃脫了。後來舜得到了堯的
信賴而步步高升,等到掌握了大權之後,就把堯的兒子丹朱殺死,把堯囚禁起來,
強迫堯把王位“禪讓”給他,另外還接收了堯的兩個女兒。他是中國歷史上第壹個
搞“禪讓”的人。曹丕娶了漢獻帝兩個女兒,又逼迫漢獻帝禪讓之後,得意洋洋地
說:“現在我才知道古代的禪讓是怎麽回事了!”
伊尹:伊尹是湯的宰相,湯死後,他輔佐湯的兒子太甲,但不久以後,他就羅列了
壹堆太甲的罪名,把太甲囚禁在桐宮,自立為王。三年後,太甲在忠於自己的臣子
幫助下逃脫,回來誅殺了伊尹。後來,伊尹的形象受到美化,主要是壹些執掌權力
的大臣想用伊尹做例子,廢除他們所不喜歡的皇帝。只要看看後來那些自命伊尹的
人,他們和皇帝其實都是妳死我活的關系:霍光(死後全家被殺)、董卓(被殺)
、孫竣(後來全家被殺)、司馬昭(死後兒子篡權)……
劉備:當人們說呂布是三姓家奴的時候,常常把劉備給忘了。劉備起先跟著劉焉,
再追隨公孫瓚,陶謙給了他壹些軍隊他就投了陶謙,沒多久陶謙不明不白死了,兩
個兒子也死於非命。劉備在徐州混不多久地盤讓呂布奪去,他就厚著臉皮在托庇在
呂布門下,但呂布終究不信任他,他就隨曹操滅了呂布,可壹到京城,他又企圖對
曹操下毒手,最後在徐州反曹,失敗後投袁紹,看袁紹不行又投劉表,劉表死後,
壹個兒子投降了曹操,另壹個兒子在劉備手裏,年輕輕地據說酒色過度死了。周瑜
打敗曹仁得到荊州,劉備卻厚著臉皮借了荊州壹直不肯還,直到最後決裂。劉備最
後壹次背叛是老上司劉焉的兒子劉璋,《三國演義》裏說他不肯奪同宗的地盤,那
是胡說八道,他可熱心著呢。
諸葛亮:諸葛亮在劉備死後,排擠原來益州的大臣李嚴等人,執掌大權,還用老子
教訓兒子的口氣對劉禪說話,開壹堆名單要劉禪信任,還說宮中府中,俱為壹體,
意思是全得聽他諸葛亮的。可惜諸葛亮死得早,他死的時候兒子也還小,所以沒來
得及篡位,但是南諸葛,北司馬,他們的招數是相似的。
李世民:這個壹代明君,有過屠城的記錄,也有過殺害兄弟,劫持父親,篡奪皇位
的歷史,而且把弟媳婦也收羅進宮來做自己的妃子,完全是個殘忍、好殺、好色的
家夥,不過唐太宗很會做秀,他殺死兄弟後見高祖,吮著高祖的乳頭大哭那壹段實
在有點惡心人。他不僅改寫了歷史,還故意在史書裏留壹段故事,表示他自己是無
權過問史書記錄的。唐太宗曾嘲笑秦皇漢武迷信不老金丹,最後自己因為吃了金丹
中毒而死。
趙構:當人們世世代代通罵秦檜的時候,可曾想到,秦檜不過是壹個幫兇而已,沒
有皇帝的旨意,哪裏來十二道金牌,沒有皇帝的默許,秦檜怎麽可能把壹個地位相
當於副宰相的大將軍以莫須有的罪名冤殺,後來秦檜等人作為替罪羊永遠跪在嶽飛
墓前,宋高宗卻啥事沒有。
朱熹:朱熹是程朱理學的代表人物,主張“存天理、滅人欲”,在道德上要求非常
苛刻,他還用程伊川“餓死事小,失節事大”的理論勸友人的妹妹守節,但他自己
卻有過逼嫁守寡的弟媳婦以侵奪亡弟產業的隱事。另外,朱熹為了打擊報復不贊成
自己觀點的唐仲友,將壹名叫嚴蕊的妓女嚴刑拷打,企圖逼她承認與唐有男女關系
,結果被嚴蕊拒絕,從這件事看,這個道德家的思想境界不如壹個妓女。
海瑞:海瑞有個女兒,才七歲,因為偷吃了別人壹個餅,海瑞逼她活活餓死,其實
這麽小的孩子還不可能自殺,實在是被餓死的。管仲說:易牙為了討齊恒公的歡心
,把自己兒子煮了給他吃,這種人殘忍到極點,為了榮華富貴什麽事也做得出來,
千萬不能信任。相比之下,海瑞為了維護自己清官的聲譽,能把自己七歲的女兒餓
死,其實他的本質和易牙是壹丘之貉。
弘歷:乾隆帝弘歷是個文化的摧殘者,但他不象秦始皇那樣焚書坑儒,弄得血出刮
拉,而是大力提倡小學,讓儒們皓首窮經,不問世事。他編訂的四庫全書,收羅了
大量珍本孤本,肆意篡改,再把原著毀掉,許多文字都被改得走了樣,特別是涉及
對女真人和滿人的地方,甚至罵“虜”、“韃”的都不能幸免。另外乾隆還有壹個
嗜好,就是把他鑒賞過的古書畫都蓋上壹個八寸見方的“乾隆禦賞”,有些畫寬不
過壹尺,也照蓋不誤,很多名畫就被他蓋得大煞風景。
洪秀全:壹個落第書生,搖身壹變成了邪教總頭目,還建立了壹個政教合壹的割據
政權,把基督教的教義改得滑稽可笑的鬧劇。本來他身死國滅,已經證明了他人間
天堂神話的破產,但後來又被不同的人所利用,把他打扮成農民的代言人,民族英
雄,所以這個人還是要拎出來揭露壹下。
===================================================分割線下面由我分析壹下
炎黃二帝:本來蚩尤是華夏祖先,炎黃二帝以外族身份打敗蚩尤後,竟然篡改史書!虛偽吧!君子算了吧,偽君子可也!
漢高祖劉邦起兵祭奠的是誰?不是炎黃二帝,而是蚩尤!
孔子:瞧不起種地的,指著農民說,農民都是不用腦的,那麽他的話三人行必有我師怎麽回事?虛偽吧!偽君子!
屈原:他愛國沒有錯,但是他不是君子,而是壹個偽君子,為什麽我這麽說呢?1944年9月,著名古典文學專家孫次舟教授,在《日報》發表文章《屈原是文學弄臣的發疑》,首次指出了屈原的文學弄臣身份,在當時文壇引起壹片嘩然,並遭到多人圍攻。孫次舟又撰文《屈原討論的最後申辯》,堅持自己的觀點。當時的政府以及開放和寬容的態度,鼓勵文化界自由討論。很快,考證屈原的研究廣泛展開。後來朱自清和聞壹多也認可了這個結論,並作出總結。在科舉尚未施行的戰國時代,文學家沒有獨立的社會地位和生存條件,他們只有依附於當時的國君與貴族才能生存,即成為“文學弄臣”。當時各國間戰事頻繁,“忠君”遠非時尚,“朝侍楚君,暮為秦僚”並不會招致非難,即使像提出“忠”與“孝”的孔子本人也頻繁地周遊列國,並不因不能專事魯君而自愧。再說戰國時代盛行崇尚男風,人們並不以此為恥,所以屈原在詩歌中自稱“美人”,對自己的儀表多有誇耀,在詩句中對屎忽鬼愛情作大膽表白,並不出奇。作為壹個文學弄臣,意欲幹政之徒,恐怕稱為君子不可,偽君子可也,愛國詩人評價則沒有錯誤!
關雲長:關羽可以說得上是忠,仁,義,但不孝,同時他還好色!貂蟬和他怎麽回事就不用說了吧,最主要的是他不孝,關羽是壹個殺人犯,撇下父母雙親逃離在外,作為壹個君子可以這樣?偽君子也!
李世民:殺兄弟,逼父退位,篡改史書!君子?算了吧,偽君子可也!
包拯:公元1058年,宋仁宗趙禎有四十八歲,在大宋帝國的皇位上也已經呆了三十六年了,對於從事皇帝這個職業的人來說,年紀已經很大,是該考慮身後事的時候了(北宋皇帝的平均壽命只是四十七歲)。但他還沒有立太子,這在那個時代是很嚴重的政治問題,萬壹皇帝突然死了,政局容易發生劇烈震蕩。於是,剛剛被提升為諫議大夫、權禦史中丞的包拯向皇帝上奏:“太子的東宮空著沒人已經很久了,天下人都對這件事感到很擔心,陛下為何壹直不作決斷,確立太子呢?”當皇帝的人沒有不希望自已“萬歲”的,壹般都不願聽讓誰取代自己這種事,所以趙禎不太高興地說:“哪妳想立誰?!”包拯當然聽得出弦外之音,回答說:“臣以低下的才能在朝中任職,之所以請立太子,為的是大宋的宗廟社稷。陛下卻問臣想立誰,顯然是懷疑臣有私心。臣已經七十歲了,而且沒有兒子,難道還能從新君那裏討得什麽好處?”包拯說謊!包拯生於公元999年,本年不過五十九歲,即使按照傳統的虛歲計算,也不過六十歲,竟然自稱七十歲,這不是當面欺君嗎?另壹個謊話是,包拯是有兒子的,他的夫人董氏所生的嫡子包繶雖然已經病死,但還有壹個側室所生的庶子包綖,怎麽能說無子呢?當面欺君,此等不忠之臣又如何能稱之為君子?偽君子可也!
辛棄疾:辛棄疾出生於壹個金國官僚的家庭,從他開始呼吸空氣的那壹刻起,他的身份就是金國人,而此時的南宋,已經建國十多年了。他斷奶的時候,紹興和議已經簽訂,南宋的皇帝以書面形式正式承認淮河以北都是金國的國土,已經不是北宋的國土,更不是南宋的國土。後來他投奔南宋,作為壹個叛國者,他有什麽資格稱為君子,偽君子都便宜他了。
紀曉嵐:歷史上,紀曉嵐與和珅的關系就像是忘年交。年輕的和珅處世外向潑辣。年老的、處世逐漸內斂圓滑的紀曉嵐會時時善意地提醒和珅。兩人既有政見不同帶來的爭吵,也有默契的配合。在工作中,更多的是和珅對紀曉嵐的關照;在人際關系上,更多的是紀曉嵐對和珅的幫助。和壹個貪官如此親密,妄稱君子,偽君子可也!
孫中山:歷史上有名的蘿莉控,就這壹點上就無法稱為君子,可以算得上偽君子,但是卻現在仍被人稱道。我贊成其為國父,畢竟開啟***和之基,但是稱為君子則是萬萬不能。
周恩來:殺顧順章全家。這場屠殺由周恩來親自帶隊,康生(趙容)也直接參與,黃埔軍校的學生斯勵那天在顧家打麻將,他的哥哥是國民黨將領,有記載斯勵在“四.壹二”清黨中曾將周恩來從國民黨手裏救出,但也因為他認得周恩來,所以也壹樣被殺。這壹事件中當場被殺的有顧順章的十幾個家人和親友。洪揚生親自殺了顧順章的妻子,還安排把顧順章七歲的女兒送去浦東,後來下落不明。在行刑過程中,康生表現得比周更堅決、更冷酷。任務完成後,周恩來冷漠地望了望趙容,像是在跟他說話,但又像是跟自己說話似的,自言自語地講:“現在是非常時期,我們萬不得已,采取這樣的極端措施,今後歷史將怎樣看待我們呢?”大概講了這句話後才可以稍微對得住自己的良心。壹九三壹年在甘斯東路愛棠村、新閘路、武定路等地挖掘這些屍體時,***挖出三、四十具,都是周恩來領導下的這個“鋤奸”的戰果。當時哄動了整個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