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國際漫評 - 天才與瘋子

天才與瘋子

去年,在看湖南衛視《快樂大本營》的時候,幾位嘉賓分享了自己平時看的書。謝娜說自己的枕邊書是《天才在左 瘋子在右》,眾人哄笑,我也覺得這本書名很適合謝娜,雖然當時我沒有看過內容。

每個人都應該有本適合自己的枕邊書,謝娜的才華和瘋癲就像是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而我現在最適合看的枕邊書就是明和師兄的《家,生活中禪修的道場》,希望慢慢找回自己的智慧。

小時候的我也很聰明的,成績基本名列前茅,雖然文化程度不高,但也是被知識洗腦了壹二十年,結果,玩也不會玩,學也沒學到什麽,也沒有像任亞老師那樣考上清華。越長大,越愚鈍了。

那天看到任亞老師的演講,我才明白,智慧改變命運。壹個人擁有再多的知識而沒有智慧,不會應用,那麽就成了百無壹用是書生。

而我不知道什麽時候就把智慧丟了,所以沒有學到知識,現在連看書都成問題,很多看不懂呀。

那次看完電視,我隨後就買了幾本書,其中就有那本《天才在左 瘋子在右》,我並不知道書中的內容是精神病人訪談手記。

很快我就看完了,看完後就壹個感覺:天才和瘋子真的只有壹線之隔。這些病人比我有知識多了,有些想法令人匪夷所思,卻似乎也有道理。而他們口中說的很多量子物理學、非線性動力學、生物學、天體物理等我是看也看不懂的,想要靜心去想象,也想不出來。

老公總是開玩笑說,妳別把自己看進去了。

作者高銘也在後記中提出,希望所有讀者看這本書的時候不要過於沈迷於此,也不要依據這本書判斷自己以及身邊的人是不是個精神病人或心理障礙者。

萬幸的是,我看不懂很多內容,所以也不會太糾結於此。

同時我也買了壹本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隨著三毛喜而喜,悲而悲,這個我倒是真看進去了,自己看到的腦海中就能浮現出畫面,常常會為書中內容而糾結良久。

三毛十三歲就蹺家去小琉球玩,初中時逃學去墳墓堆讀閑書,旅行和讀書是她生命中的兩個最,她用經驗和智慧創造了奇跡,成為天才,她又經常不按常理出牌,自由不羈,成為另類。

昨晚,我又翻開這本天才與瘋子的書。

只看了序言和後記。

道家說變通,佛家說自然,心學說知行合壹,其實都是壹個意思:應用。所有很牛的人,都有壹套自己的思想體系,且完整嚴謹,那不是簡簡單單就能出來的,是要經過多次嚴密地思考和推翻重建形成的,牛人之所以很少,空想家很多的原因在於:應用。拿到了鑰匙,想用卻不會使用才是最要命的。

以前我們老家,有壹個大學生,後來不知怎麽受了刺激,成了精神病患者。經常看見他到處乞討,穿得幹幹凈凈整整齊齊,不要錢,不要米,只要當時吃的飯菜,菜色不好的,也不要。這個受過高等教育的知識分子連乞討都保持著壹份體面,知識改變不了命運。

高銘問:這個世界,究竟是什麽樣的呢?

道說:這裏是人間;佛說:這裏是六道之壹;上帝說:這裏是天堂和地獄之間的戰場;哲學說:這裏是無窮的辯證迷霧;物理說:這裏是基本粒子堆砌出來的聚合體;人文說:這裏是存在;歷史說:這裏是時間的累積。

對於很多事,很多精神病人都能夠快速的找到某種解釋作為答案。

而我,希望再次認真讀完這本書,給自己壹個思想造反的機會,從這些“瘋癲”的話語中以壹個全新的角度審視並思考得到啟發。

天才與瘋子或許真的只有壹線之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