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建壹座通往月球的橋,那會怎麽樣?
但也許最大的障礙甚至不是橋梁本身的長度,而是地球和月球之間的距離不斷變化,這取決於潮汐和月球在其軌道上的位置。它在 225,000 到 252,000 英裏之間漂移,僅相差 27,000 英裏。大約有 54,000 個哈利法塔!雖然在宇宙的宏偉計劃中,它並不是壹個特別大的數字,但它顯然對我們通往月球的橋梁能否真正到達目的地產生了重大影響。但是除了這樣的事情在科學上是如何可能之外還有更多的問題,即即使我們可以建造這樣的結構,誰會真正做到這壹點?與哈利法塔相比,這座巨大的塔樓的建造成本為 15 億美元——對於半英裏的摩天大樓來說是合理的價格,但我們的橋梁的費用將是天文數字。
妳需要造更多的東西來給自己壹個登上月球的理由,而在成功登月之前,妳所建造的東西會輕而易舉地成為人類 歷史 上最昂貴的建設項目。大眾普遍看好SpaceX這樣的私企,相信它們有能力帶我們登上火星,這種現象越來越明顯。於是最可能出現的情況就是:壹位乖僻的億萬富翁忽然現身並表明其願意為某項目提供資金,盡管該項目貴得離譜。這絕非不可能的事。Moon Express已經獲得美國政府許可,可以在地球公轉軌道外建設自己的公司。或許也早就有人開始在某個地方繪制地月高速公路了,誰知道呢。
與Moon Express有著類似目標的是壹家名叫Obayashi Corporation的日本企業,該公司於2012年就宣布計劃到2050年——甚至最早到2035年——就建成可投入使用的太空電梯。所謂太空電梯,實質上是壹個建在距地球表面至少22000英裏的地球同步軌道上的空間站,它通過壹根巨大的電纜與我們的地球相連,理想情況下,也可兼作貨運鏈路。從理論上講,太空電梯的開發是我們建成地月運輸系統的第壹步,為我們可能面臨的問題提供了理論依據。如果Obayashi太空電梯完工了,其提升高度將達60000英裏,運行速度將達120英裏/小時,比商用客機慢得多,但也更安全。
但有些企業已經開始嘗試超越標準的太空電梯了——尤其是LiftPort,它們發起了壹項眾籌活動,旨在建造直接通往月球的“月球電梯”。該項目已籌資超過10萬美元。然而,所有這些項目的壹個顯而易見又壹直被忽略的問題其實是材料問題。簡而言之,地球上已知的材料還沒有能夠承受外太空未知的嚴峻考驗並保持穩定的。太空電梯的構造過高,無法通過重力適當地穩定下來,因此會以與地球自轉同樣的速度……也是就每小時壹千英裏的速度,在外太空拖動。即時這座橋完全由鉆石建造,它也不足以承受壹個G的重力加速度——盡管看起來屬實壯觀。
這就是奧亞旭會花費這麽久時間來建造升降機的部分原因,因為他們目前正在等待技術發展,直至技術強大到足以讓空間站在永久軌道上懸浮。對於大多數工程師和專家來說,只有壹種材料可能勝任這項任務——碳納米管。特別地,俄羅斯科學院已經在努力使納米管成為壹種可行的選擇。它們很輕,比我們現有的材料堅固50倍,但其生產既困難又昂貴。不管怎樣,像奧亞旭這樣的人仍然對納米管有朝壹日會被大規模生產抱有希望。
不過,靈活性仍然是個問題。最重要的是,我們的橋梁需要是可彎曲的,既可以根據到月球的距離彎曲,也可以根據裏程的變化來延長或縮短。也許更緊迫的是,考慮到月球(像地球壹樣)在旋轉,幾乎不可能建造壹個壹端永久固定在地球上,同時另壹端又固定在月球上的東西。所以,為了建造壹座永久的橋梁,我們需要找到壹種方法來阻止月球旋轉——通過建造壹個足夠堅固的東西來抵消它的旋轉。這是不可能的,但即使可能,也會給我們地球上的生活帶來無盡的混亂。另外,這樣做會導致月球開始向我們墜落,這意味著我們的橋也需要足夠堅固來承受整個月球的重量。
顯然,擁有某種可伸縮的機制是最合理的解決方案,但也有人倡導使用短程登陸艇或航天飛機把我們帶到月球表面——相對而言,這很有意義。盡管保留著更大的問題——我們為什麽要首先建立與月球的連接,但它確實會打開壹個全新的充滿可能性的世界。由於月球擁有豐富的黃金和鉑金等資源,這座橋可能會成為采礦活動的有用中介。作為地球向太陽系其他地方殖民的第壹步的壹部分,也許它將成為任何想要移居到月球生活的人的主要路線。或者,壹個月球橋可以簡單地讓月球變成壹個離地基地,從那裏先驅宇航員可以更容易地發射到火星和其他地方。
最終,壹座通天之橋可能會是(或許不是)最好的地月之路。雖然我們會不可避免地在未來建成某種巨大的沖入太空的建築結構,但更讓人難以置信的是,我們會建造壹座直連A地和B地的大橋。但是,這種可伸縮的空間之路確實變成了現實,這種技術真的會讓月球變得更容易抵達。妳是怎麽看的?是我們漏掉了什麽要點嗎?
相關知識
空間是壹個無邊無際的三維延伸體,其中的物體和事件都有相對的位置和方向。在經典力學裏,物理空間通常被限定在三維的線性維度上。 然而現代物理學家通常會將空間看作是時空,這種定義考慮到了時間這個無限的第四維度。空間的概念被認為是理解物理宇宙的重中之重。但是,哲學家們壹直在爭論空間到底是實體,還是實體之間的關系,抑或是壹種概念框架。
這些辯論包含了可追溯至太古的空間的性質,本質和模式。也就是說,我們可以在柏拉圖《蒂邁歐篇》這樣的專著裏看到相關的討論。或是在蘇格拉底對空間的反思裏看到,這個空間也被希臘人叫作母性空間(赫拉kh?ra)。抑或是在亞裏士多德物理學(第四冊,德爾塔)對 托 波斯即位置的釋文裏看到。更或是在後來的11世紀阿拉伯博學的阿爾哈曾的《論位置》中將“幾何位置觀念“稱作”空間誇擴展“的討論中。
許多古典哲學問題曾在文藝復興時期被討論過。到了17世紀,特別是在經典力學的早期發展時期,這些問題又被重新討論論證。在艾薩克·牛頓看來,空間是絕對的—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空間是永恒存在的,是獨立的,不論空間中是否有物質。
其他的自然哲學家,特別是戈特弗裏德·萊布尼茲,則認為空間實際上是物體之間關系的集合,是由它們相互之間的距離和方向決定。在18世紀,哲學家、神學家喬治·貝克萊,嘗試著在他的《視覺新論》裏駁斥“空間深度的可見性“這壹觀點。
後來,形而上學哲學家伊曼努爾·康德說,空間和時間的概念不是從外部世界的經驗中衍生出來的,而是人們生來便擁有的,是人用來構架所有經驗的系統框架的要素。康德在《對純粹理性的批判》中提到人們對“空間“的經驗是主觀的”純粹先驗直覺形式“。
在19、20世紀,數學家們開始研究非歐幾裏得幾何。在非歐幾裏得幾何學說中,空間被認為是彎曲的,而不是平直的。據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引力場周圍的空間會偏離歐幾裏得空間的。驗證廣義相對論的實驗證明,非歐幾裏得幾何為空間提供了更好的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