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救援》中都有哪些高大上的黑科技
原本是男主角馬克沃特尼和其他隊友們居住的臨時生活艙,這種生活艙內部備有完備的載人環境,航天員在艙內僅需穿著艙內服,為宇航員們在惡劣的火星環境中提供保護。男主不僅在居住艙中吃睡,而且還在其中打造了壹個農場和壹個工程實驗室。
火星居住艙(Habitat)
2.火星太空服
太空服是影片中男主得以生存下來的必備品之壹,因為火星上的氣體稀薄並且極其寒冷,航天員若要在火星上進行探測任務,必須得穿火星太空服。
太空服
然而片中男主所穿的太空服,並不是NASA開發的真實火星太空服。他們在2012年開發的太空服Z-1,造型類似巴斯光年,十分笨重。
3.火星艙內農場
看過片子的朋友們應該都知道,整部電影前半段就是壹個中規中矩的“農業養殖節目” 男主把居住艙改造成了生態小農場,通過種植土豆,吃土豆維持了幾百個太陽日,簡直是救命稻草壹般。PS:男主是生物科學家,看來學好數理化還是很重要的→_→
火星農場
4.水資源再生
男主在沒有任何與水有關系的資源情況下,他利用著陸器中的推進裝置與燃燒肼研發了壹套水供應系統,盡可能地收集所有水以求自己生存和種植土豆用。肼是壹種有毒的、極不穩定的化學物質,但由於男主是科學家,所以壹切都不是問題了...制水也需謹慎
5.火星探測車
馬克沃特尼的又壹救命稻草,沒有它就無法找到與地球通信的工具;別沒法開到推進器離開火星。男主最後在離開之前還特意在車上留下了字條“請善待這輛車,它曾經救過我的命”可想而知這兩火星探測車對男主來說有多重要了。
碩大的車輪
6.太陽能充電板
火星上沒有油,沒有風,太陽能因此在太空任務中扮演極重要的能源角色。龐大的赫密斯號就是運用太陽能電池板作為能量,馬克沃特尼也多次使用太陽能電池板給火星車充電進行長途旅行。
7.可佩戴式觸屏設備
男主跟隊員在火星執行任務時,通過手腕上類似對講機的觸屏設備交流。看過科幻電影和《玩具總動員》的人應該對這種設備很熟悉——巴斯光年就有壹個。但這壹切都只是意淫,這個玩意在航天史上並沒有被發明出來過。
連太空服也像巴西光年的造型
8.離子推進器
《火星救援》開頭中,其他宇航員以為男主已經死去,就使用離子推進器驅動宇宙飛船撤離了火星。離子推進器的效率是傳統推進器的10倍,離子推進系統的優點是不需要傳統燃氣系統所需的大量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