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國際漫評 - 夫妻同姓墓碑碑文該怎麽寫?

夫妻同姓墓碑碑文該怎麽寫?

這個問題問得很有趣,夫妻同姓姓,平時感覺不到什麽,但在碰了紅白喜事時,確實尷尬,不知怎麽署名,死後立碑也給後代帶來難題。

(古墓碑圖)

舊時同姓氏之間也有聯姻的,但民間傳統觀念認為不是壹件光彩的事。既是聯姻,免不了男方女方家庭要來往,正常來往倒沒什麽,遇紅白喜事時,就麻煩了。如嶽父母大壽,舊時,女婿是要做對聯和牌匾,才能體現對嶽父尊敬和家裏的風光。嶽父母去世的時候,現在送花圈,過去送祭帳布。與打花圈壹樣,祭布也要展開,像打旗幟壹樣要舉起來,展現在人們面前,上面貼了落款的紙條。因是同姓,落款時,前款與後款會出現相同的府第名稱,就會鬧笑話。同樣,夫妻去世後,要立碑,碑上要寫碑文。如果不是合葬,丈夫的還好寫,妻子的就碑文就成了問題。

(婦人墓碑圖片)

舊時,早先有的人家用宗府和宗氏來代替姓氏,避開這種尷尬,但後來發現不對,女的還好,男的跟別人姓了,那不是出賣祖宗了。因宗姓為百家姓之壹,姓氏的人雖少,卻是壹個古老的姓氏。後來男的落款就不用宗府之稱,加了壹個字,稱宗親府,意思是同姓姻親。女人的姓氏無所謂,所以碑文依然用沿用宗氏之稱。即“某門(府)宗氏某某老孺人之墓”,合葬用的是壹塊碑,格式也是兩豎排,內容男的用真實之姓氏,女的則用宗氏。

有的地方則不同,因家族群居在壹起,為了避免壹些不必要的麻煩,同姓聯姻時,兒媳嫁過來後,立即改姓。壹般改為與婆婆同姓,還有的改為與嶽母同姓,這樣就巧妙地避開了夫妻同姓。還有的則改同音字為姓,如楊姓改陽姓,陳姓改成姓,劉姓改留姓等等。去世後的碑文也就不是問題了。

(鄉村墓碑圖)

現在同姓氏之間聯姻就更有趣,特別是現在正值獨生子女結婚的高峰期,同姓結婚被認為是壹件很幸運的事,在依然以男方姓氏為主導的今天,同姓結婚的夫妻就不會在兒女姓氏上發生爭執,跟誰姓也都不會錯,夫妻只有壹個姓。至於這批獨生子女同姓夫妻百年後,如何立碑,那是將來的事,相信他們的子女會有智慧解決這樣的問題。

這個問題不大,因為我們陳姓是全國第五大姓,經常有過這種夫妻同姓的現象,按照我們風俗習慣的處理方式就是:“陳某公和宗氏媽”,中國文字就是博大精深變化多方,因為宗氏媽實際上就是我們的同姓,為了避開同宗同姓的不便就使用“宗”字,這樣壹來既合理又可以避忌。

還有壹種情況也順便說說:有的人在生前因故早逝沒有娶上老婆或根本就沒有娶妻,死後在祖祠的神主牌上孤零零壹個人略顯淒涼,後人子孫也可以在神主牌上給安排壹下,這個就寫上例如:陳某公和福氏媽,福氏者就是無中生有的意思,只是用來美化裝裝門面而已。

在我們這通常壹看神主牌或者碑文就會明白,宗氏者就是同宗同姓,福氏的話就是根本沒有娶妻。

實際上除了上述的宗氏這種方法之外,其他姓氏還有另壹種方式,例如:王姓的人他們會把王字加上壹點成了玉字,他們的規矩玉氏者其實就是王氏的變通方式,還有其他的各種變通方式這裏就不壹壹枚舉了。

有時真佩服先人的智慧和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往往壹字之差就滿盤皆大歡喜!

過去異姓通婚,墓碑的碑文是×公△氏,封建的宗法制度要求死者夫妻的姓是不準相同的。但時代在前進,在現實生活中,已有不少夫妻屬同姓通婚,那麽,在書寫碑文時就男的用其姓,而女的用“仝氏”或“宗氏”代之,既避免姓氏二字雷同,又暗喻是同姓通婚。據傳南京王氏宗族,方圓幾十公裏同姓通婚,墓碑上都用“王公”、“玉氏”的字樣代之……神主牌的稱謂及格式基本同墓碑壹樣,不同的是神主牌尊其祖考可曰“府君”。朱子家禮曰:無官爵者俱稱府君,也稱處士府君。府君乃人子尊祖考之辭也。

如姓李隴西氏姓張清河氏

夫妻本就是兩個人嘛!兩個人就是兩條魂靈字位嘛!與同姓有什麽關系?由他們的子孫名譽去立碑字去寫嘛!不懂寫就不懂寫,多此壹問!

男:公元故X壽顯考X公諱XX之墓

女:公元故X壽顯妣X母X氏之墓

這樣不是得行了!但是寫此靈位墓記是有壹個規矩的,俗稱:黃道尺!不然會走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