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國際漫評 - 天津中華武士會的會館沒落

天津中華武士會的會館沒落

從1912 年正式成立到1928年中止活動,天津中華武士會這壹北方最大的武術團體存在了十五六個年頭。武士會的終結有著多方面的原因,但最主要的是南京中央國術館的成立。中央國術館帶有明顯的官辦性質,並得到了軍政各方面的支持,他的地位相當甚至在很多方面超過了現在的中國武術協會。

從中央國術館的壹些資料中,我們可以發現以張占奎為首的中華武士會的骨幹成員,如尚雲祥,李星階,李子揚,黃柏年,姜容樵,付劍秋,趙道新等,都積極參加到中央國術館的早期活動中。有的人還擔任了職務,成為骨幹力量。傳說在國術館組織的壹次全國性表演和比賽中,獎牌幾乎全讓北方人拿走了,此事引起了南方武林人的不滿。最後張占奎拍板:武術靠的是實力,這次就這樣了。可見張在國術館的地位和權威性。

中華武士會活動終止的另壹個重要原因是缺少經濟實體力量的支持。可以把它和上海精武體操會做壹比較,精武會成立於1909年,比武士會稍早壹些,兩者都是教授武術的團體。從踏上上海灘到成立精武會六個月後(1909年9月)病逝,霍元甲在這樣壹個短暫的時間裏,不可能為武術傳承做很多事情。但精武會的事業卻越做越大,主要原因就是它得到了上海經濟實體的支持。創始和領導人陳公哲家族做五金生意,另壹個領導人姚詹伯,父業顏料,稍差壹些的盧緯昌,父業建築。

隨著生意的觸角,佛山,廣州,新加坡,香港,許多地方都設立了分會。在北方,包括東北與華北,他們的買賣不是很多,再加上有中華武士會這樣較大的武術團體,所以這邊就沒有設立精武分會。由於具有經濟實力,所以精武會可以在全國特別是北方地區聘請各個拳種的武術教練,來向會員傳授武功。最後還到天津請李存義先生南下上海任教。精武會的學員只要堅持學習武術,還可以在就業或生意上得到幫助,依附並服務於壹些經濟實體,這是精武會能夠長期發展的主要原因。而在天津,中華武士會這些方面就略遜壹籌。

1912年10月,在中山公園舉辦“天下英雄會”的武術表演,李瑞東擔任主持人。他和王蘭亭創編的“文太極”“武太極”是大會的壓軸節目。平日他來武士會大家就稱之為會長。李存義逝世後,李瑞東想真正接任會長壹職,卻遭到大家的冷落。因為這些人畢竟都是練形意八卦的,李瑞東非常生氣,武士會不來了,經濟上的主要支持也就沒有了。在張占奎,薛顛,韓慕俠,李子楊,尚雲祥,孫祿堂,等人的大力支持下,由教務長李星階主持,中華武士會又活動了幾年。直到1927年南京中央國術館籌建,張占奎率弟子趙道新和李星階 尚雲祥 李子揚應邀南下,參與早期的壹些活動。武士會的活動也漸漸走近尾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