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戰中大規模使用坦克的戰役是什麽?
1918年8月8日,協約國出動20多個師、500多輛坦克,猛攻德軍“亞眠防線”。這是壹戰中最大規模的坦克戰。
新式武器撕開德軍防線
第壹次世界大戰打到第5個年頭,德國為首的同盟國已相當吃力。1918年夏天,協約國準備發動總攻,作戰的突破口選在德軍防線的亞眠。參戰的兵力,英法美澳加等總計21個師、2000多門火炮、1000多架飛機。而在亞眠地區駐守的德軍雖然從番號也有10多個師,但嚴重不滿員,火炮不到1000門、飛機只有300架。
此外,協約國還調集了近600輛坦克和裝甲車輛。這種新式武器,1916年在索姆河首次使用,只有10多輛坦克。1917年的康布雷會戰則出動了近400輛,取得較大戰果。如今,協約國首腦又把坦克作為撕開德軍防線的利器。
“八音盒”消滅炮兵陣地
1918年8月8日淩晨,亞眠壹帶起了大霧。濃霧中,2000多門火炮齊鳴,幾百輛坦克率領十萬步兵,排山倒海向德軍防線沖去。當時,坦克還被局限作為步兵的掩護。即便如此,濃霧中出現的坦克,依然給德軍帶來了巨大壓力。坦克裝備的輕型火炮和機槍並沒有殺傷多少德軍,但許多坦克不懼槍彈,勢不可擋沖來的氣勢卻讓德軍膽戰心驚,紛紛逃跑。協約國軍進展順利,第壹天就突破了德軍正面,殲滅和俘虜德軍28000人,自己損失僅12000人。不過參戰的坦克,也被炮火擊毀了109輛。
戰鬥中,協約國將軍曾想用坦克和騎兵配合作戰,事實證明這是個敗筆。因為當時騎兵的速度比坦克快,但面臨機槍掃射時,騎兵又不敢跟著坦克上前。在戰鬥中,兩個不同兵種根本無法配合。相反,壹輛綽號“八音盒”的中型坦克,在行動中與騎兵失去了聯系,於是得以自由發揮,先消滅了壹個德軍炮兵陣地,接著在鐵路邊協助友軍殺傷60名敵軍,後來又連續擊毀了幾個敵軍運輸縱隊,才終於被德軍擊毀。這充分說明了裝甲部隊單獨行動所展現的強大威力。
8日成為德軍最不幸日子
協約國在8月8日取得巨大戰果後,繼續投入兵力鞏固和擴大占領地,但因坦克損耗較大,進攻力度也漸漸減弱。到8月13日,亞眠會戰結束。英法聯軍以40000多人的代價,殲滅和俘虜德軍70000多人,給予德軍沈重打擊,也讓德軍的整個防線動蕩,士氣更加低落。德國參謀總長魯登道夫將8月8日稱為“德軍最不幸的日子”。
隨後,協約國軍又發動了多次攻擊,最終使德國在11月11日簽約停火投降。第壹次世界大戰以協約國的勝利而告終。這其中,亞眠的坦克戰無疑是壓垮駱駝的壹根重要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