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叫鄰避效應
鄰避效應指居民或當地單位因擔心建設項目(如垃圾場、核電廠、殯儀館等鄰避設施)對身體健康、環境質量和資產價值等帶來諸多負面影響,從而激發人們的嫌惡情結,滋生“不要建在我家後院”的心理,即采取強烈和堅決的、有時高度情緒化的集體反對甚至抗爭行為。
鄰避效應是社會失靈的表現之壹,指成果受益者只願意付出與其他人等價的成本,而不願付出高額的成本。鄰避項目存在環境汙染和健康傷害風險,減少項目所在地的發展機會,
而且,如果風險失控,將導致生態環境破壞,甚至影響居民健康,這意味著項目所在地將承擔更多的風險與責任,從而產生了自己是政策犧牲者和項目不要建在我家後院的心理。
擴展資料
社會影響
1、利
在社會現實中,鄰避效應能在壹定程度上起到積極作用,有助於糾正行政和技術精英的決策失誤或不良偏好,維護公民的合法權利。
2、弊
鄰避效應的心理與認知因素越強烈,則居民的鄰避意識越強,對經濟性補償方案的各方面要求也就會越高。
對相關問題的處置不當,除了可能延誤建設進程、加大建設成本外,還可能引發社會政治問題、帶來社會的不穩定因素。同時,由於鄰避效應而拖延甚至取消對經濟社會發展具有必要性的公益性項目的案例也比比皆是。
百度百科-鄰避效應